分享

散文||真诚做人,朴实为文

 冬歌文苑 2023-06-05 发布于北京

真诚做人,朴实为文

——读张达富散文集《生命的守望》

郭苏华||江苏

认识张达富主任,说起来,都十三四年了。大概是2008年,老响中还在灌河边的旧址上,初中部和高中部也还没有分开来。那是小县城规模最航母的一所学校了。其时,张达富主任在响水中学做办公室主任,带高三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就这样一个名头,在一个小县城里,你都不用想象,都能知道,张达富主任在教育界是怎么样一个地位。

第一次见到张达富主任,就是在老响中的楼上办公室里。那一天,我们去响水中学听讲座。小曹也还在响水中学教语文。小曹大名叫曹尉军。那时候,县城写作的人很少。小曹算一个,张达富主任算一个。有一次我到县城监考高考,名单就贴在响中的大会堂门外。其实,我一直没看到那个名单。小曹看到我的名字,就找到我们学校一个熟人,要了我的电话。那时候,还用小灵通。

他约我在一个茶座见面。我在茶座见到他们夫妇两个,真是金童玉女,要惊为天人。其时,言谈甚欢。仿佛遇到多年知己,许多话说不完。盐城周围在写作的作者,对于他们的生活概况我们似乎都了解一二。

所以,那一天去响中听讲座。小曹知道了。课余时间,他就给我引荐了张达富主任。

在老响中的旧楼上,我第一次见到张达富主任,出乎意外地和蔼和平易近人,完全没有一点领导的架子。这令我这个乡下的土气的不名一文的小教师,感到非常的惊诧。

那时候,张达富主任就准备出第一本散文集。他给我看了散文集的封面。散文集叫《教书的日子》。出版之后,他送了我一本。我从头到尾都读了。文章中贯穿始终的是真挚的情感,那么朴实、真诚,没有一点伪饰与做作。

有一年过年,大概是大年初四,我、小曹和张达富主任,在教育局旁边二楼的一个茶座,喝茶聊文学,一直聊到茶座打烊,前台来催我们,才起身离开。

那时候建立起来的文友间的友情,的确非常的纯粹。小城里,写作的人少,也寂寞,互相的交流,有取暖与鼓励的意思。

小曹后来考到盐城房产局去,打过一次电话,就再也没有联系。前几年在盐城的一次诗歌朗诵会上见到小曹,也还是非常亲切。

张达富主任退休之后,依旧笔耕不辍。在北京文友的一个公号“冬歌文苑”上,写了不少文章,其中,有不少动人的散文,也有大量的评论。

不久前,张达富主任寄来他最新出版的散文集《生命的守望》,那天,他是在上完课之后,中午到快递点寄的。张达富主任退休之后,一直在培训机构里教高三语文。他的这种发挥余热的精神,真的特别值得我们钦佩。

他在教书之余,一直坚持写作。当我拿到这本厚厚的散文集,真的是更加由衷地敬佩了。

散文集《生命的守望》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辑:感悟人生;第二辑:体悟亲情;第三辑:读文悟道。

张达富主任的人生是奋斗的人生,不息努力向前的人生。他的散文一贯真诚朴实,就像他的为人一样,多少年,低调、谦逊、温和、平易待人。曾经听说过,在学校里,他遇到后勤工人总是非常亲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一点架子都没有。一个人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决定了这个人的人品。在这样一个物质的社会里,在他那样一个位置上,是多么难得的高尚的品德。现在不知道多少人,只要做芝麻大的干部,眼睛就不知道长到哪里去了。

张达富主任在他的第一篇散文里写到当年投考无门,在乡下劳动的时候,关于人生路上的迷茫。他在文章中写道:“这样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整整折磨了我四年。这四年不是时间上的损失,而是让我做人的信心受挫。因为这四年的荒废,我的积极向上的勇气,丧失殆尽。在那人生的路越走越窄的日子里,我求告无门,以为自己将永远在农村沉沦一辈子。”

这样真实的心理剖白,是多么真诚啊!他把自己当时的处境,内心的想法对读者和盘托出,就像跟一个老朋友诉说从前一样,有深沉的关于历史的悲叹,关于命运的漂浮的无力,关于理想失落的痛楚,这样的文字怎么能不打动读者的心灵呢。

好的文字都是从心灵中流淌出来的。都是烛照了作者的内心真实概况的。这样的文字也经得住岁月风霜的检验吧。

即使它在浩瀚的文字的海洋里,也仍旧有动人的力量。当我们与它相遇的时候,我们会被打动,会产生共鸣与人生的启迪。

第二辑的第一篇散文是写妻子的。张达富主任为什么把第二辑写亲情的散文的第一篇给了自己的妻子?可见,妻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在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教书的日子》里,这样的篇目也有不少。可见他们伉俪情深。妻子在他生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一口气读完这篇散文,对张达富主任夫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为他们夫妇的情深意笃相濡以沫而深深感动,对于张达富主任夫人在生活艰苦的时候,甘于寻常的幸福生活的淡泊而钦佩,文中写道:“妻子是个务实且生活能力很强的人,我们开始生活的时候,工资低,手头紧,我总是耽于幻想,在物质上与人攀比。因为这个缘故,我总是超前消费,甚至还借钱购买家电,常常月月光。我常常为没有给妻子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而苦恼,可妻子云淡风轻,从不抱怨,就像古人说的那样: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

这样真情的抒写,可以看出,一个妻子对于贫贱时候的丈夫的爱与支持,与现下的那些女孩子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价值观、爱情观真是天壤之别。这也是他们夫妻能够相亲相爱过一辈子的原因吧。

文章中还深情地追述夫妇回乡,妻子独自驾车三百多公里回家,生活中讲究卫生关心丈夫的诸多温馨的片段。文章一气呵成,娓娓道来,是因为熟悉,因为爱,所以才写得那么深情,从容,令人感动。

散文集的第三辑是文论。这是张达富主任从前没有涉猎过的体裁。他的语言富有哲理,行文开合有致,往往能切中文章的重心。其中一篇评论《冬歌文苑》主编黄玉东的散文《在老去的时光里陪故乡长大》。游子在外,对于故乡的情感,在离开和回来的时候,前后充满了复杂性。

评论里写到作者对于故乡的无以言说的情感的时候,这样写道:母亲的一句“去当兵吧,部队上起码能管吃住,兴许还能谋个出路……”不仅深沉而沉痛,传达出无限的酸楚和期盼。全文由开头“暗暗发誓永远不要再回到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到行文最后,“决定在故乡的母亲河边为自己找到一块驻足之地”,了却游子思乡的心愿,完成这一感情转变的过程,就是乡愁的诠释过程,思乡是全文的感情线索,一线贯穿。全文的结构严谨,主题集中。

张达富主任写这样的文论,自由地抒发,有一种游刃有余的感觉。总是能切中文章的要害部位,这样的文论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有很好的引领和启迪的作用。

文论对于文友的文章条分缕析,娓娓道来。亲切而为人们接受。

再一次回看张达富主任这本厚厚的散文集,的确是对漫长生命和文学道路的一次有益的回望,是对温暖生活的追忆追述,是对文学道路的梳理,一本文集的出版,对于作者自己的意义其实是非凡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微小如尘埃,渺小如蝼蚁,但是,我们要有自己的光。这文集,就是生命的微光吧,在一瞬间,将照亮一些前行的生命,还有自己。

祝福张达富主任,祝福一切热爱文学的人们。

                                    图片/网络

作家简介

郭苏华,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外文摘》《雨花》《雪莲》《散文诗世界》《短篇小说》《大江文艺》等发表散文小说诗歌千余篇。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