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要总集、别集介绍(7)

 昵称503199 2023-06-05 发布于湖北

许老师国学讲堂 2018-01-18 00:43

7.《陶渊明集》

     《陶渊明集》,《四部丛刊》本十卷,宋李公焕笺注。分四言、五言、辞赋、记传、述赞、疏、祭文,另有《五孝传》和《圣贤群辅录》。后两种可能是后人假托,不很可靠。集中真正有价值的,是他的诗、文和辞赋,尤其是诗。

      陶渊明历来被认为是一位隐士或田园诗人,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在全部作品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这些诗歌描写淳朴的农村景物,感情真挚深切,风格朴素自然。如《归园田居》第一首,“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等句,把平凡的农村写得富有诗意;第二首“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等句,表现作者对农作物生长的关心,显示出他对“躬耕自资”的生活是何等热爱。《和郭主簿》和《读山海经》第一首写隐居生活的乐趣,充分地体现出他不慕荣利的性情;《饮酒》第五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示出作者热爱自然和心境旷达的特点。以这种生活情趣为内容的名篇,在陶渊明的诗集中还可以找到很多。

     但是,陶渊明作品的内容并不限于这一方面。在他的诗中有“金刚怒目”式的《咏荆轲》和《读山海经》中的“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等名篇。有悲愤填膺的“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杂诗》第二首)的牢骚。有“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我驾不可回”(《饮酒》第九首),这样斩钉截铁地表示和黑暗社会决裂的宣言。“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怨诗楚调示庞主簿》)等名诗,也反映了农务的劳累和饥寒的苦辛;“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移居》第二首),更使人感到他丝毫没有那种轻视劳动的架子。

     哲理诗《形影神》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批判了佛教徒们主张形尽神不灭的谬论。传诵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提出了一个人人参加劳动,人人过着美好生活,“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乌托邦理想,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要求。这些作品不论从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来说,在黑暗的东晋时代都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陶渊明所以能写出这么多杰出的作品,决不是偶然的,这是他长期的村居生活和亲自参加劳动之后,思想感情有所变化的结果。例如“桃花源”的理想和“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的淳朴而富有生气的感情,正是这样产生的。但是,他一方面爱农村,对劳动逐步有了感情,另一方面,对自己雄心壮志的无法实现,则始终抱着激愤的心情。他越是痛恨恶浊的官场,他也就越觉得农村的可爱和村居生活的可乐。所以在陶渊明作品中,“金刚怒目”式的情绪和静穆、恬淡的情绪实际上是紧密地互相联系着的。例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狹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第三首)这首诗中把劳动写得这样富有诗意,丝毫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正是实践着他的志趣“但使愿无违”,不与黑暗的统洽者妥协。不过陶渊明的作品里,也有“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的话,表达了他的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


阅读 31
写下你的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