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篇到位!12至20世纪音乐作品导赏

 yy2751 2023-06-05 发布于黑龙江

12-20世纪音乐导赏」

如果我们要试图列出欧洲古典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恐怕会困难重重。一方面,人们对了某些作品的价值已经拥有了某种共识,这种共识可能是依据某种标准而建立。而这些建立标准(创新程度,影响力,创作水准等)虽然作为作品分级的标准似乎很有用,但它却在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其他因素,甚至对其所列因素本身也不公平。



文 /〔德〕卢卡斯·赫费尔曼-科佩尔
(Lukas Hövelmann-Köper)
编译 / 吴仪曜


以理查德-瓦格纳的开创性歌剧《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为例。

这部歌剧对有良知的古典音乐听众特别重要,因为它被认为是背离几百年来具有稳定调性中心的调性思想的代表作。

但是,这首曲子不仅在第一小节就经过了几个调,而且还被一个半音阶的基本动机冲淡了,甚至在这个长约五小时的即将出现的无调性大作的第二小节就已经引入了音乐史上可能最著名的和弦,即所谓的特里斯坦和弦

所有这一切都促成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神秘性,并使它在公众心目中成为今天的样子。

图片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尽管这部作品的重要性绝不能被削弱,但我们的确应该注意到,在瓦格纳(Wagner)之前,特里斯坦和弦已经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出现在贝多芬(Beethoven)、舒伯特(Schubert)和肖邦(Chopin)的作品中。

诚然,在那里,它既没有意义,也没有如此重要的半音解决。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作品、一个和弦甚至一个作曲家符合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就会被赋予某种意义。

同样,大多数音乐学者和听众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作为为无调性做准备的主要作品的评价,与勋伯格在《和声学》(Harmonielehre)中对此作品给出的评价相冲突,他认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之所以无聊,正是因为瓦格纳使用了特里斯坦和弦,以及对脱离调性如此重要的全减和弦。

相反,他在书中不断提到的是莫扎特(Mozart)、勃拉姆斯(Brahms)和马勒(Mahler)以及他们所带来的创新之举,而不是瓦格纳。

同样,如果我们想到约翰-凯奇的《4分33秒》,它作为进步和概念化音乐的缩影,是与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和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的作品相对应的音乐。

这样的音乐只有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才被赋予其意义,因为它是对陈旧的艺术理念的分解。

图片
约翰·凯奇(John Cage)

令人惊讶的是,像《4分33秒》这样演奏者不发声的作品,在凯奇之前就有不少作曲家和作家构思过。如阿尔方斯·阿莱(Alphonse Allais)在1897年创作的《聋人葬礼进行曲》(Funeral March for the Obsequies of a Deaf Man),由24个空白小节组成。

由此,艺术环境和历史背景在很大程度上使特定的作品在特定的时期变得特别重要。
综上所述,也许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如果一份作品推荐旨在给出每个人都应该聆听的作品清单的话,不可避免地要么非常主观,要么遵循某种规范。

虽然在我选择以佩罗坦的单旋律乐曲开始,到浪漫主义时期晚期的作品结尾时,我就不可避免地需要遵循某种规范。

但就上世纪以来音乐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变化来看,想要避免主观似乎是完全不可能的。

一方面,西方古典音乐的国际相关性因其向亚洲、非洲、特别是美洲的开放而大打折扣,它不能再自诩为音乐创新的唯一地点。

另一方面,纵然音乐发展已有几个世纪之久,但人们对上世纪音乐的看法仍然是严重扭曲的。也许是由于缺少距离;也许是由于面前的景观过于庞大和复杂。这样的“视觉盲区”使得我们无法拥有全局,无法看到某些作品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历史背景中的作用。

图片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由于上个世纪音乐发展的大规模以及个性化地转变。在现代作曲家如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巴托克(Bartók)、米约(Milhaud)、德彪西(Debussy)和欣德米特(Hindemith)重新审视所有的音乐参数之后,几乎每个作曲家都可以说是拥有独特的个人风格。

在我们集体努力对上个世纪混乱的艺术发展进行整齐的分类和评估时,某些风格和运动已经在我们的文化和语言中根深蒂固。

然而,这些风格之间的界限总是如此不稳定,以至于一个作曲家现在可以属于三个或四个完全不同的风格。听众完全可以遵循这些分类和命名,我在列举时也尽量谨慎地思考这些分类。

图片

在此,我希望读者可以带着高度的兴趣和好奇心去逐一认识每个作曲家。

尽管有这份极其详细的名单,但仍有一些作曲家虽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却没有进入这份名单。

这也说明了没有一份曲目清单可以做到列举出所有客观意义上“重要”作曲家的所有“重要”作品。

请永远记住,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可能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作曲家,在他被门德尔松重新发现并再次演奏时,已经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名声。

图片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