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细微处深耕细作

 一灼之火随笔 2023-06-05 发布于菲律宾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今天,是我坚持写作第718天,今天的主题是:于细微处深耕细作

饶丹丹在《在平凡生活中突围》中写道:抓住细节,于细微处深耕细作,则让我们希望的种子从生活的缝隙中破土而出。


埋藏在地下的泉水终有一天会喷涌而出,扎根于土壤的梦想种子中有一日会从生活的缝隙中破土而出,于是迎风成长。可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看到阳光,需要在地底下耗费自己所有的力气。遇到困难不放弃的坚持,在细节处深耕细作,一直向上的勇气······只有具备种种品质,才能不变成沉默的种子,最终发芽开花。

学会扎根,在细微处深耕细作,代表了一个人的态度,代表他愿意抛去浮躁,定下心思,沉着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一幅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本人被尊称为“书圣”,他的成就,靠的就是自己的深耕细作,靠的就是自己的一笔一画,靠的就是自己的辛勤付出。据传,王羲之小时候写字时专心致志。有一次,他在书房中聚精会神地写字,竟然忘记了吃饭。母亲只好让书童把饭给他送过去,有馒头,还有王羲之最爱吃的蒜泥。当母亲来书房看王羲之的时候,一进书房,便笑得前仰后合。原来王羲之边吃饭边看字帖,竟将墨汁当成蒜泥蘸着吃了。


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只有深深扎根于土壤之中,深耕细作,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结出丰硕果实。

一位植物学家说:“根系有多庞大,树冠就有多庞大。”根系的多寡,制约着树冠和果实,试问,一棵没有根系的树木,怎么能遮天蔽日?一座没有根基的高楼,怎么能屹立不倒?
从李时珍尝遍百草然后编撰《本草纲目》,到徐霞客遍走华夏独写《徐霞客游记》;从郦道元遍访水域注释《水经注》,到蒲松龄摆摊设茶创作《聊斋志异》,每一位取得成就的人,在成名之前,都有一段默默扎根,在细微处深耕细作的过程。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任何有价值的思想都是大地里开出的花,而真正美丽的花除去美丽,还要结成种子,回落在大地里,开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来。”扎根泥土,于细微处深耕细作,方能积蓄力量,才有可能破土而出,绽放出万丈光芒。

end

滴水持久,方能穿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明日主题:九死还魂草—卷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