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哪些书可以让你变得更有深度?

 遇见独舞 2023-06-05 发布于广西

一个理性又有温度的公举号


读哪些书可以让你变得更有深度?


文/独舞+女神老师     图/网络

以前,我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总爱写一些小儿小女的浅吟低唱,可谓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那时,我总觉得自己应该就是戴望舒笔下的那个像丁香一样的姑娘,哀怨又多愁。我觉得自己可以不必有倾国倾城貌,但一定要有气质与才情啊。所以,文字成了我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

如今,回头来看,那些哀怨中还带着些许惆怅的笔触,仿佛也永远定格在了十八九岁的青春时代。再看看如今的文字,虽然还时常会流露出内心的不安与惶恐,但却比青春年少时的文字多了一份务实和沉稳。如今所思所想的,也似乎从往日的儿女情长、痴嗔怨恨中逃离出来,渴望追求深邃、追求理性。

感性如我,对于理性的接触,是从大一时遇见的一位恩师开始的。

大一军训后的第一节课,是陈老师的《现代汉语》课。一节课听下来,被陈老师宏大的学科研究视野和理性独立的思考精神所深深折服。

我喜欢她作为一个高校教师所拥有的专业学科知识,也喜欢她作为一个人文学者所坚持的独立思考精神,更喜欢她对于工作的极度理性和对于生活的极度感性。

听了陈老师一个学期的课,我打心底喜欢上了她,并在大学四年里,一直奉她为我的女神老师。

人对于崇拜的对象,总会不自觉地去模仿对方身上的一些特定品质。比如,我所缺少的理性精神。

大学四年,每次在校园里遇到陈老师时,内心会特别开心、还会很紧张。那种感觉,就像无数迷妹看到了欧巴一样。那时,如果有机会能和老师问句好,都能开心半天。

为了和女神老师建立联系,每次在她的课上,我都会坐在前排,认真做笔记,积极参与互动。(当然,其他老师的课也会坐在前排,除了马克思。)

为了建立深度的联系,我在大三下时,便主动在私底下联系老师,要求跟着老师后面做毕业论文。

大四一年,因为毕业论文,我和女神老师有了更多的接触和联系。那一年,我跟着女神老师后面做论文,努力学习老师身上的理性精神和对于学术的那种独立思考精神。

后来,我也变得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希望能发出一些自己独特的思考与见解。毕业前,女神老师和我说:二十几岁的女生,本应是比较感性、单纯的年岁。如今我却引导着你走向沉稳、理性、去过早面对这个社会的冷漠,不知道对你而言是否好。

其实,我真的特别感谢在我的大学时代,能有幸遇到这样一位老师,予我们专业、深厚的学科知识,教我们独立、理性的思考精神。

毕业后,我和女神老师依然保持良好的联系。在2016年岁末之际,我和老师做了一个约定:分享彼此2016年的阅读书单和阅读感悟。所以,在2016年12月30日晚上,我下班回来后,通宵总结了这一年的阅读情况。

第二天,发布在公众号上,并分享给了老师。在31号时,女神老师也对自己2016年的阅读情况做了一个总结,并抒写了一段真挚的阅读感悟。

陈老师,从大一时便开始喜欢。在整个大学里,我能听到陈老师的课,并能跟着陈老师做毕业论文,还能经常交流自己的成长感悟,于我而言,是一件值得我去感恩、铭记一生的事情。

今天,我也特别开心,可以将我女神老师的2016年阅读书单分享给大家。希望我们可以通过这份书单,去追求阅读的深邃与理性,能在整个浮躁的年代静下心来追求深刻。

女神老师的2016阅读分享

2016年是我的四十岁大坎儿。

犹记得二十九岁最后一天时彻夜难眠,恐惧老女人时代的来临。三十九岁最后一天时,内心却特别宁静,因为这样越来越美好从容的我,没理由讨厌即将到来又蕴含无限可能的无数个明天。

人到中年,经验积累养就的习惯理性,加上专业养就的习惯理性,今天我已经无法再沉浸在文学类书籍经历一次一次人物历程。以下罗列的都是社科类书籍,包括了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哲学等。同云云(独舞的名字)语:读得不多,但基本都是精读

一、2016年阅读书目总结

《合作的物种:人类的互惠性及其演化》(美)塞缪尔·鲍尔斯;赫伯特·金迪斯

《其实你不知道你错得离谱》(美)小理查兹·J·雅

《繁荣的真谛》美)路易吉·津加莱斯.

《动机与人格》 braham.H.Maslow.

《人的潜能和价值》[美] 马斯洛

《反对完美》美)迈克尔·桑德尔.

《革命心理学》法)古斯塔夫·勒庞

《精英的反叛》(美)克里斯托弗·拉希

《控制焦虑(美)阿尔伯特·埃利斯

《零边际成本社会》(美)杰里米·里夫金

《人类的天性:基因、文化与人类前景》(美)保罗·R·埃力克

《认知心理学》(美)John.B.Best

《人类破坏性剖析》弗洛姆

《文明的冲突 (美)亨廷顿.

《中毒的父母》苏珊·福沃德

《这一生为何而来》[德]伯特·海灵格

《自恋主义文化:心理危机时代的美国生活》(美)克里斯托弗·拉什

《爱的艺术》弗洛姆

《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美)塞利格曼

《内向者优势-如何在外向的世界中获得成功》(美)莱利

《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害我们的大脑

《人之心:爱欲的破坏性倾向》 (美)埃利西·弗洛姆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达成自我完善的经典 心理指南)(美)塞利格曼

《谣言心理学》(奥尔波特 著)

《找寻逝去的自我:大脑、心灵和往事的记忆》

《社会语言学演讲录[美]佐伊基

《文化与符号权力》

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 张意

《道德的起源:美德、利他、羞耻的演化》 (美)克里斯托弗·博姆

《论美国的民主》[法]托克维尔

二、2016年阅读感受

1、全面广阔的阅读,面对困境时积极求真的精神,拥有勇于客观剖析自我的意识,能够耐心地一日一日坚持,可以见证自己的不断强大与愈加体恤柔软。这是见证自我价值的第一个途径。

2、建设自我的同时,敢于承担、关爱亲密关系(比如父母、兄弟、爱人、密友)的困苦。陪伴,指引他们,共同体验发展、改善带来的幸福,这是见证自我价值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3、感恩生活,珍惜机遇,回馈温暖,形成互利互动。越是优秀,越是明白人人皆优秀;越是出色,越是明白人人都不可小看。越卓越,越是愿意给予,给予也是自我完善之路;越是卑弱,越是浑身带刺,无时不刻批评指责,试图遮盖自己的不作为。因此,给予、承担,是见证自我价值的第三个途径。

三、关于阅读的价值

1、多年习惯性的阅读会让我们有足够丰富的语言材料,把那些别人语焉不详的表达用精准得体的方式传达出去。

2、感性与理性的阅读材料会让我们有丰富的同理能力和条分缕析的习惯,远离偏见,走向客观中立,走向利他主义。

3、阅读会让我们在复杂的世事万象中,不堕迷局,不落俗思,保持清醒独立的思考力,以世事为镜,自我观照。个人得失是脚下根基,他人得失是正己之径。指出他人一万个错误,不等于自己无过;而不断积极完善自我,却可以使得内心澄澈,周边光明。

四、关于2017年的阅读

2017年的发展又多了很多的可能性,计划伴随变化,然而不影响生活质量。

阅读仍然随机,偶尔也会刷微博(和时代思维与时俱进)。

学习始终不辍,为的是自我认知不断更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