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5岁的唐德宗,听闻姑姑跟禁军的风流事后,怒宣李泌:有法可解?

 四季视野 2023-06-05 发布于北京
787年,45岁唐德宗听闻,一禁军和寡居的郜国姑姑大长公主有亲密关系,他勃然大怒。
宰相张延赏得知后,心中暗喜:“我的机会来了!”
谁知,唐德宗却说:“朕要听李泌的意见。”
随后,唐德宗就派内监传李泌进宫觐见。
李泌看到唐德宗脸色不太好,忙问何事。唐德宗开口,跟李泌说了郜国姑姑大长公主的事情。
李泌一听,觉得是小事,不必太过忧愁。他给唐德宗出了一个建议,唐德宗听后,松开了紧锁的眉头。
唐德宗赞同地道:“好!就按你说的办!”
这奇童李泌有何本事,能让唐德宗听取他的意见?
郜国姑姑大长公主结局又如何?

7岁李泌作诗初扬名

李泌出生在辽东郡的一个小县,他的父亲是唐朝吴房县令李承休。
《新唐书·宰相世表》中关于他的身世是这样记载的:“称其为赵郡李氏定著六房之一的辽东房。”
由此可见,李泌的家世还是不错的,他家里的书籍,据说有两万余卷。
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能有很好的学习条件。他自己也好学,从小就拥有神童的美誉。
刚好有一天,唐玄宗举办了一场学识讨论会,夺冠的是一个9岁的男孩员俶。唐玄宗看到是小孩夺冠,对他的身份感到好奇。
后来,唐玄宗就把员俶叫到自己身边,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这时,唐玄宗才知道小孩是员半千的孙子。
唐玄宗一直夸小孩年纪轻轻,就如此有才学,应该是举世无双了。但员俶行了个礼说:“不敢当,不敢当。如果表弟李泌在,自己肯定不会赢。”
唐玄宗一听,发现还有比员俶厉害的人,顿时想见见李泌。
唐玄宗召来燕国公,提起神童李泌之名,燕国公见他有兴趣,便跟唐玄宗一起设了个局,打算考考李泌。
唐玄宗派人去找李泌进宫,自己就跟燕国公下起了棋。
内监传李泌到的时候,唐玄宗放下手中的棋子,跟旁边的燕国公张说一起打量他。

唐玄宗看着李泌镇静的样子,就想着考考他学识怎么样。他暗示的看了一眼旁边的燕国公,燕国公看着眼前未完的棋局,就用“方圆动静”作诗考李泌,李泌对答如流。
燕国公觉得自己想的都不如他,随后,燕国公转身就对唐玄宗说:“恭喜陛下,得到一个神童。”
唐玄宗听后很高兴,就把李泌留在宫中。而宰相张九龄知道后,经常和李泌一起谈古论今。
李泌成年后,擅长研究《易经》,也到处游历。唐玄宗知道后,就让李泌到朝中为他讲解《老子》。
李泌讲得头头是道,唐玄宗觉得李泌教授的知识通俗易懂,就把他封为待诏翰林,去教导太子李亨。
因为李泌和太子的年纪相差也不是很大,两人比起师生,更像是朋友关系。李泌也会把自己游历的事情同太子讲。
可是,年轻气盛的李泌,看不惯宰相杨国忠恃宠擅权。于是,李泌就写了一首诗嘲讽杨国忠。
杨国忠知道后,大发雷霆,一个待诏翰林,还不是正式官位,竟然敢嘲笑自己?本来杨国忠就很厌烦李泌,李泌刚成年就可以进入翰林,陪同太子一起读书。

现如今,李泌还敢嘲讽自己,杨国忠不甘心被一个“小孩”比下去。于是,杨国忠就利用李泌写的诗说他在讽刺朝政。
此事,被唐玄宗知道后,尽管他很喜欢李泌,但也不允许他人妄议朝政之事。
好在,唐玄宗看在李泌学识高,而且又在宫中住了那么久,并没有下令要赐死李泌,只是把他送去蕲春郡安置。
经过杨国忠一事,李泌就开始隐居归山。

辅佐太子定江山

可没多久,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并没有应对措施,只好仓皇出走,把皇位传给了太子李亨。李亨即位后,名为唐肃宗。
事后,唐肃宗就派人去把李泌找回。一是因为唐肃宗和李泌曾是师生关系;二是唐肃宗想让李泌辅佐自己。
找到李泌之后,唐肃宗想授予他官职。可被李泌拒绝了,他觉得自己是山人,喜欢过没有约束的生活。
唐肃宗看到李泌不愿意,就没有为难他。
后来,唐肃宗因平定安禄山叛乱一事头疼不已。李泌就主动站出来,帮助唐肃宗儿子李俶献上良策。
据《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六》记载:“广平王李俶率领众兵共十五万,打败叛军,夺回长安。”
指的就是唐肃宗儿子广平王李俶带兵平息了战乱,把长安夺回来一事。
后来,唐肃宗又因立太子一事举棋不定,他再次找到李泌商量。
因为唐肃宗儿子建宁王李倓曾和他在马嵬驿北上的时候,经常遇到盗贼。每次,李倓都会和士兵挡在唐肃宗面前保护他。

李倓也多次带军队作战,击败敌人。但立他为太子,又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李泌干脆地向唐肃宗给出了他的回答。
《新唐书·李泌传》是这样记载的:“建宁王诚贤,然广平冢嗣,有君人量,岂使为吴太伯乎?
建宁王虽然是贤诚,但广平王是嫡长子,如果唐肃宗要把建宁王立为太子,岂不是跟吴太伯一样传位给小儿子。
听完李泌的话,唐肃宗恍然大悟,之后便将广平王李俶立为了太子。
可以说,李俶能当上太子,甚至后面登基为皇帝,李泌着实功不可没。

新帝登基,李泌重回朝野

唐肃宗在位的时候,李泌虽然没有要任何的官职,但他一直为唐肃宗出谋划策。而唐肃宗身边的大臣,觉得李泌虽不是宰相,但他的权力却超过了宰相。
因为李泌说的话,唐肃宗基本都会采纳。这就引发了权臣李辅国、崔圆的不满。
李辅国是宦官飞龙的小儿子,略懂文书,唐肃宗还是太子的时候,曾侍奉过他。所以,唐肃宗做皇上的时候,也很信任李辅国。
但是,李辅国很会见风使舵,他看见唐肃宗对皇后张良娣很宠爱。于是,李辅国就暗中和张良娣一起在唐肃宗面前多次说:“建宁王为了当元帅,恨不得杀了广平王。”
唐肃宗一开始持怀疑态度,但听到权臣李辅国多次提起,他不得不担心建宁王会这样做。为了以防万一,唐肃宗决定处死建宁王。
李辅国之所以这样做,其实也是在跟太子李俶示好。帮太子除掉最大的“竞争对手”,日后若是太子登基,他在太子心中的地位必然能超过李泌。
但李俶却很厌恶这样的把戏,毕竟不是他自己授意去害同胞兄弟的,全是李辅国自作主张。

李泌也知道李辅国此举其实是在针对自己,他不希望太子因他受到牵连,就亲自去向唐肃宗说自己要请辞朝廷。
无论唐肃宗怎么劝说,李泌都不愿意留下。后来,唐肃宗知道留不住李泌,就应允他离去。
李泌离开之后,又开始了自己的归山生活。
等到唐玄宗、唐肃宗相继离世以后,李俶成为新任皇帝唐代宗。
唐代宗念着往昔恩情,立马把李泌召回了宫中,还把他封为翰林学士。不仅如此,唐代宗还让李泌住在宫中的蓬莱殿书阁。
李泌看到唐代宗对自己如此的热情,他也就没有拒绝。于是,李泌就在宫中住下了。
然有一事尚待解决,李泌常常归隐山居,46岁还是孤家寡人,没人照顾。

唐代宗为李泌做主,让他娶卢氏为妻。除此之外,唐代宗还赐了李泌一所住宅。
原本他还打算让李泌做宰相,但李泌怎么都不肯答应。娶妻之事,在唐代宗的强烈要求之下,李泌最终倒是应承了下来。
或许是因之前杨国忠之事,李泌对官位并不留恋。毕竟,权力越大,责任越重。不管做得好与否,都会遭人嫉妒。
事实上,他的担忧是绝对正确的。

宰相元载见唐代宗不仅为李泌娶妻,还要封他为宰相。此后,元载到处攻击李泌,在唐代宗面前说:李泌常常和旧友在北军举行宴会。
唐代宗大笑,道:“是朕要李泌去的,卿不要怀疑。”
元载看到唐代宗还是那么信任李泌,就更加想把李泌挤出朝廷。
元载看到江西观察使正在请求朝廷派参佐,就上书要唐代宗派李泌去。而唐代宗经过上次的事情,也知道宰相元载容不下李泌。
随后,他只好派李泌去当江西判官。后来,元载犯罪被杀。唐代宗又把李泌召回京。
只不过,那时的宰相是常衮,他也不想李泌留在宫中。常衮就对唐代宗说:“想要李泌担任宰相,就要试试他治理百姓的才能,有了政绩之后,也可以更好地胜任。
唐代宗觉得常衮说得也有理,之后,就任李泌为澧州刺史。而唐代宗也是在这一年去世。
后来,就由唐代宗长子李适登基,他在位时,改名为唐德宗。
没多久,唐德宗就遇到了泾原兵变,就带领群臣在梁州避难。后来,唐德宗又把李泌召回来,授予他为左散骑常侍之职。
几经周折后,淮西军大败。后来,唐德宗为了嘉奖李泌,便把他封为中书侍郎。

巧计化解郜国公主之难

虽然李泌在位时间不长,但却很懂得唐德宗的心思。
当时郜国大长公主一事发生,又是李泌出面完美解决的。
据《旧唐书》记载:“贞元中,蜀州别驾萧鼎、丰阳县令韦、前彭州司马李万、太子詹事李升等出入主第。”
大意是:郜国大长公主的府中经常有禁军李昪、蜀州别驾萧鼎、彭州司马李万、丰阳县令韦恪等人出任。
后来,被宰相张延赏发现之后,他就把此事告诉了唐德宗。唐德宗知道后很失望,因为郜国大长公主是父亲唐萧宗的女儿,也是自己的姑姑。
而且,姑姑的女儿萧氏还是太子妃。如今,发生这种事情,唐德宗觉得很痛心。
随后,唐德宗把郜国公主软禁在宫中,并责备太子李诵。因为郜国公主是太子李诵的岳母,唐德宗只好把气发泄到太子身上。
但是,唐德宗还是派内监去找了李泌,想让他到宫中商量此事。

唐德宗对李泌说:“郜国公主都嫁人了,只是丈夫早逝,但她岂能和李昪等人做出那种事情呢!”
李泌思考再三,才回答唐德宗,此事是谁跟陛下提起的?可唐德宗却不愿意说出张延赏的名字,只跟李泌说:“你去查清楚就好。”
即便唐德宗不说,李泌也知道是张延赏告的密。李泌跟唐德宗说名字之后,唐德宗感到震惊,李泌怎么会知道是张延赏说的呢?
据记载,张延赏和李昪的父亲李叔明曾有过仇怨。而张延赏就一直想找机会报仇,他把目标放在李叔明儿子李昪身上。
但是,李昪却获得了唐德宗的信任,担任禁卫将军,而且手握禁军兵权。
原因为,在泾原兵变的时候,李昪等人不畏生命危险,誓死保护唐德宗南下逃亡。
后来,胜利之后,唐德宗觉得李昪等人护卫有功,就把他们任为禁卫将军。
而张延赏找不到对付李昪的方法,只好从郜国公主入手。
郜国公主是皇帝的姑姑,又是太子的岳母,和禁军传出绯闻,必然会让唐德宗觉得面上无光。
唐德宗一怒,李昪自然落不得好。
李泌建议唐德宗将李昪调走。这样既可以掩盖绯闻,也体现出唐德宗爱才的表现。唐德宗觉得言之有理,便允了。
因着郜国公主和李昪一事,唐太宗甚至产生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唐德宗对李泌说:养子李谊已经长大。李泌瞬间明了他的意思,劝道:“何至于此!陛下,您只有一个儿子,为什么要怀疑他呢?万一,您这样做了,岂不是小人得逞了?”

后来,李泌还把建宁王之死和唐德宗讲述:因为唐萧宗听信谗言,就把建宁王杀了。
唐德宗听完之后,笑说:“卿这么力争,不怕朕把你处死吗?”
李泌笑了笑,只回复:看到太子遭受委屈,如果不提出来,那臣的罪就大了。
唐德宗思考再三,觉得李泌说得有道理。有过错的人是郜国公主,并不是太子,而且太子也没有犯什么罪。
如果这样废太子的话,大家指不定以为宫中出了什么事情,不利于稳定人心,此事便做罢。
而对于郜国公主私会李昪一事,唐德宗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张延赏想算计的心也就此落空。

写在最后

李泌因为他的学识出众,被唐玄宗器重。之后上任的的三个皇帝,也都很重视李泌。
但李泌的为官之路却极为坎坷,总是遭到同僚的排挤。
但不管身处何处的李泌,心态都依旧豁达,并没有因各种流放而感到怀才不遇。
只要皇帝需要,哪怕没有高官俸禄,李泌也愿意为皇帝效力。他的一生,很好的贯彻了为臣的“忠”之一字。
晚年的李泌虽官拜宰相,然他对官位并不看重,反倒选择参与修编国史,真是一代奇人!
这样的性子,倒是与苏东坡颇为相似。巧的是,李泌在花甲之年时曾做过一段时间的杭州刺史,管理水利。
而苏东坡也与杭州有着不小的渊源,留下苏堤,造福了百姓。
这样相似的经历真是有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