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色彩鲜艳的荔蝽科虫子们,有人还很爱吃?

 林笛LD 2023-06-05 发布于法国

荔蝽科(学名:Tessaratomidae)

又称荔枝椿象科、硕蝽科, 是半翅目蝽总科下的一科,是一类体形较大的椿象,已知约240多种,分为3个亚科和56属,主要分布于旧大陆地区。

头小,很多种类颜色艳丽,还可能有金属光泽。一些成员的防御性化学物质如果与人体皮肤接触会造成严重损害,它们还可能导致暂时性失明(所以越好看的虫子越不能碰哦!)

它们为植食性昆虫,有些种类被认为是农业害虫,如荔枝椿象(Tessaratoma papillosa)(上图)等。

但也有些种类在一些国家被当做食物,,,,,,是不是又引起了吃货们的兴趣?不过下面这种最初吸引我的注意力是因为它让我想起了越南春卷!

这种是不是长得像一块熏鱼呢?

它叫Musgraveia sulciventris,是在澳大利亚发现的一种大型荔蝽,有时被称为铜橙臭虫它被认为是一种害虫,特别是对柑橘类植物。

铜橙虫从树上吸取汁液,导致花朵和果实掉落。

这个卵还狠可爱!

铜橙虫最早在冬末出现在树上。交配时间为11月下旬至3月初。每对交配对需要3到5天,产生10到14个卵。雌性产四窝卵,并将它们存放在叶子的下表面。明亮的绿色球形卵直径约2.5毫米。

潜伏期视乎目前的天气情况而定。在25°C和6%的湿度下,孵化平均需要7.4天。作为一种浅绿色的若虫,它们很难被发现,经常被误认为是不同的物种。

铜橙虫有五个发育阶段,卵,初生的小虫仍然在卵内,透明的淡绿色,有橙色的眼睛(看上图那些小眼睛)。

小若虫破卵而出了!

然后,小若虫出来了,成虫长约25毫米(近1英寸)长,随着发育,从浅绿,浅黄,橙色变成更深的青铜色。

所以长成行走的熏鱼块时还没完全成熟,完全成熟之后就是黑乎乎的!

好吧,长成这样就不好玩了!

荔蝽科的物种,若虫通过蠕动运动从卵中出来,并借助于卵中一个被称为“卵突”的内部结构。

荔蝽是不完全变态,这意味着它们没有幼虫期和蛹期。相反,若虫直接从卵中孵化出来,除了体型较小和没有翅膀之外,这些若虫与完全成熟的成虫相似。

若虫通常经历四到五个连续的蜕皮阶段,在蜕皮的每一个阶段中,体积都在增加,变得更像成虫,直到最后一次蜕皮。在某些物种中,若虫经常表现出惊人的鲜艳色彩,与相对单调的成虫形成鲜明对比。

成虫之间的交配可以持续几个小时,雄性和雌性端对端相连。


这颜色也太像三文鱼了吧!

这薄薄的生鱼片既视感!

Tessaratoma papillosa

Lyramorpha 是 Tessaratomidae 亚科 Oncomerinae 中的荔蝽,它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广为人知。

成虫和若虫对比

Pycanum rubens 

分布广泛,在婆罗洲、缅甸、中国(云南)、印度(印度斯坦)、印度尼西亚、爪哇、马来半岛、摩鹿加群岛、菲律宾、苏门答腊和越南都有记录。 

若虫就是薄薄两片,看上去很可爱!不过和成虫长得毫无关系!

最后来说,到底哪种荔蝽被人当食物来吃?谁喜欢吃?怎么吃?

可食用的荔蝽叫 Encosternum delegorguei 

在津巴布韦和南非的 Venda 人中作为人类食物食用。这些昆虫呈浅绿色,体型很大,平均长度为 25 毫米。它们在南非最广为人知的名称是“thongolifha”,尽管它们也被称为“tsonônô”。在津巴布韦,它们被称为“harurwa”或“harugwa”。 

Encosternum delegorguei 是在黎明前采集的,此时它们最不活跃并且更容易捕捉,它们被小心地抓住,小心不要杀死它们。

如果赤手收集,虫子释放的化学物质通常会将手染成橙色。将收集期间死亡的虫子与活虫子仔细分开。这是因为储存在臭腺中的化学物质很难吃——非常苦。由于死去的虫子无法释放体内剩余的化学物质,因此它们被认为不适合食用并被丢弃。 

将剩余的活虫放入盛有少量温水的桶中。然后小心地搅动它们,使它们在警报中释放出所有的防御化学物质。这会再重复几次,直到它们的臭腺被排出。 

啊,又学到了什么奇怪的知识!

然后将排空臭腺的活虫子放入水中煮沸,之后进行进一步排序——煮沸后变黑的腹部证明不干净,这些虫子要挑出来,剩下的虫子在阳光下晒干。

去掉翅膀后,晒干的虫子可以直接吃,加少许盐炒,或者和一种叫做 pap 的粥一起煮,它们被认为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近年来,E. delegorguei 的收成减少一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当地砍伐烧柴过多,让荔蝽的食材植物减少所致。南非正在研究如何确保虫子的可持续收获,以及圈养它们供人类食用的可能性。

在泰国(据报道共有 81 种昆虫被食用),Pygoplatys(下图这种好威风的虫子) 和 Tessaratoma 属(T. papillosa 和 T. javanica)的大型荔蝽被食用。

荔蝽(学名:Tessaratoma papillosa)

又名荔枝椿象,为荔蝽科荔蝽属下的一种椿象,香港俗称臭屁虫。

就这种长得很像生鱼片的虫子,果然是可以吃的!

原产自中国南方、东南亚及南亚,台湾于1999年首度在金门纪录到荔枝椿象的入侵,2011年开始蔓延到本岛并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由于荔枝椿象会喷出具腐蚀性的毒液以作防御,因此在野外几乎没有天敌,唯一的天敌就只有平腹小蜂。

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寄主植物(尤其是无患子科的荔枝、龙眼)的汁液,造成花穗萎凋、果皮焦黑、落花落果或生长不佳,严重甚至造成果树枯死。

一块生鱼片的长大,要蜕皮多少次,才能变成成虫!

荔枝椿象受到威胁时,会从尾端喷出具有腐蚀性的毒液,不慎被喷到皮肤会导致灼伤,若延误就医可能会留下疤痕,碰到荔枝椿象时切勿徒手抓取,若不慎被毒液喷到应赶紧以大量清水冲洗,并赶紧迅速就医,以免留下疤痕。

荔枝椿象一次会产14粒卵,因此荔枝椿象在香港俗称14粒。

在泰国、越南等地,荔蝽可油炸食用。于台湾可见到移工捕捉荔蝽,按压尾部喷光毒液后直接生食——啊?惊悚!

除此之外,在老挝,当地称为“mien kieng”的 Tessaratoma quadrata(上图) 也被食用。印度东北部的 Galo 人也吃同样的物种,在那里他们被称为“tari”,只食用成虫,翅膀被移除,虫子生吃或煮成酸辣酱。

好吧,今天的昆虫世界之旅就到这里,更多有趣的内容,真爱粉可以查询付费菜单里的《昆虫界》专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