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陆军人工智能系统在杀伤网中的运用(附视频)

 小飞侠cawdbof0 2023-06-05 发布于北京

摘要2021年12月23日,美国VITA标准组织副总裁雷·奥尔德曼(RAY ALDERMAN)发文研究了美国陆军在“融合项目2021”(PC21)作战演习中进行的杀伤网(Kill Web)演习及其影响。本文梳理了作者提到的关于“造雨者”(Rainmaker)、“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火焰风暴”(FIRESTORM)和“射击”(SHOT)等四个人工智能系统在杀伤网中的主要运用情况。

关键词:美国,陆军,PC21,杀伤网,人工智能

Image

2021年10月至11月,为期6周的PC21作战演习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举行。此次演习主要是为了测试34个新的技术和概念。PC21作战演习重点关注网络,将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和太空部队的多个情报监视侦察(ISR)系统和武器系统接入杀伤网,并使用110种新的技术和概念生成细节丰富的实时通用作战图(Common Operating Picture)。美陆军在PC21作战演习中取得的成果是多维且复杂的,要了解这些成果,就必须先了解演习中运用到的四个AI系统。这四个AI系统分别是“造雨者”系统、“普罗米修斯”系统、“火焰风暴”系统和“射击”系统。

雷·奥尔德曼表示,由于关于上述AI系统的信息较少,因此其仅通过能获取的少量信息对“造雨者”等四种人工智能系统在PC21中的工作方式进行了部分逻辑推论。他提出:

美国陆军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建立网络,将各军种部队的各类传感器和武器系统接入安全的网络,并开始通过各类传感器,包括雷达、红外线传感器(IR)、光电传感器和无源射频(RF)传感器收集ISR数据。然而,由于这些传感器采用了不同的射频传输数据,因此网络必须要能够发现并建立适合这些射频的链接。

此外,由于传感器采用的技术各不相同,因此来自不同传感器的信息均采用不同的信息格式和数据结构,该网络必须要能够将这些数据转化为通用的信息格式和数据结构。“造雨者”系统在PC21作战演习中执行的正是这一任务。“造雨者”系统连接了15个传感器、19套武器系统、刘易斯-麦科德联合基地的“作战云”服务器、军用和商用卫星、白沙导弹试验场的部队、尤玛试验场的部队、范登堡太空军基地、陆军空中和导弹防御系统、部分地面战车、部分ISR无人机、部分战斗机、部分直升机、部分炮火系统和少数其他军事基地。

网络开启运行后,另一支陆军部队扮演敌军角色,使用电子战系统通过拒绝访问、降级访问、间歇性访问和有限带宽访问四种方式来干扰RF频率、卫星通信链接和卫星定位、导航和授时(PNT)系统,迫使“造雨者”系统必须使用多种新的反干扰波形以保护RF和卫星链接,并使用PACE模型(主要、备用、应急和紧急)寻找开放通信通道。

Image

网络重新配置后会自动创建新路径以传输传感器数据。小型无人机采集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更大的无人机上后,后者会将这些数据传送到“黑鹰”(Blackhawk)直升机或战斗机上,然后再通过低地球轨道(LEO)卫星将数据传送到刘易斯-麦科德联合基地的“作战云”服务器上。“造雨者”系统内部应该运行有“保证信息向前推进”的通信算法,否则,数据将在不同的平台之间来回打转,永远无法送达“作战云”服务器。通过演习可以看到电子战攻击会降低带宽,造成网状网络延迟,导致数据滞留在多个平台路径上,而“造雨者”系统能够在几秒钟内自动、动态地计算出新的路径和频率。

来自多个传感器的ISR数据在转化信息格式和数据结构并进入刘易斯-麦科德联合基地的“作战云”服务器后,还需要进行整合和分析。“造雨者”系统会将这些数据发送到“普罗米修斯”系统,后者将从这些信息中发现威胁和目标,并把这些目标的坐标传送给“火焰风暴”系统。

“火焰风暴”系统掌握有与该网络相连接的全部武器的位置和能力,可以使用多个决策模型挑选合适的武器打击目标。这些决策模型包括紧急协同、“贪心射手”(Greedy Shooter)、分层协同、集中协同和共识协同。匹配武器系统和目标的要素包括距离、炮弹摧毁目标所需的爆炸威力、天气、地理因素等。在“融合项目2020”(PC20)作战演习中,初版“火焰风暴”为一个目标制定了6个射击方案。而在PC21作战演习中,由于网络连接了更多的传感器和武器,优化后的“火焰风暴”系统在几秒钟内自主、动态地计算出了21个传感器到射手(sensor-to-shooter)的火力方案。

计算出火力方案后,“火焰风暴”系统会将方案传送给战场指挥官。指挥官选择好传感器、目标和武器后,将决策发送给“射击”系统,“射击”系统与未选中的武器断开连接,并发射选中的武器。选中的传感器和武器与目标匹配后,武器系统会在几秒钟内发射。由于“火焰风暴”系统可能有几百个目标需要分配武器,因此其他武器需保持待命。“射击”系统的任务是管理传感器到射手的火力发射顺序,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武器进行管理。

选中的武器对目标完成打击后,“普罗米修斯”系统使用“造雨者”系统传送来的新数据进行战损评估(BDA)。如果目标未摧毁,部队就需要再次按顺序使用这四个AI系统,并运用另一个武器系统进行打击,这一套程序仅需要几秒钟就能够完成。

早在2017年,美陆军就启动了他们的第一个多域特遣部队(MDTF),计划在多个MDTF中部署优化后的“造雨者”、“普罗米修斯”、“火焰风暴”和“射击”系统。美国防部取消与微软的联合企业防御基础设施(JEDI)合同后,根据“联合作战云能力”(JWCC)合同,这些AI系统未来也可能在商用云服务器上运行。美陆军不需要对其战斗数据中心进行维护,谷歌、微软、亚马逊等互联网公司能够高效完成这一工作。预计杀伤网概念很快就会在战场上付诸实践。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