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谈数学思维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6-06 发布于甘肃

图片

办公室某小青年提了个问题:

一定温度下,在V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s)+H2O(g)⇌CO(g)+H2(g),体系的组成未知。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定值,能否判断反应已经到达平衡?

很多小朋友看到反应前后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有区别,想当然地认为可以判断,这应该是婴幼儿数学没学好导致的吧。

变量不变才是平衡,那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不变呢?下面把问题换个更直接的问法。

一定温度下,在V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s)+H2O(g)⇌CO(g)+H2(g),体系的组成未知。若发现v(正反应)>v(逆反应),则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如何变化?

一些小朋友看到气体的质量增加,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增大”,另一些小朋友觉得,方程式左边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8,右边CO和H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当然应该减小了。

若运用数学思维,应该不难想到M=f(m,n)=m/n,显然是二元函数,由于v(正)>v(逆),分子m(总质量)增加,分母n(总物质的量)也增加,函数M=f(m,n)的值如何变化,取决于m和n改变的相对量大小。仅凭数学推理,便知可能有三种情况:增大、不变或减小。

设原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x mol,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一段时间后消耗碳(或H2O)的物质的量为y mol,则气体总质量增加了碳的质量,变为(ax+12y)g,总物质的量为(x+y)mol,有:

图片

由于y/(x+y)>0,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否增加,取决于12-a的大小。

若a>12,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若a=12,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若a<12,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对于H2O、CO和H2的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取值范围为(2,28),所以以上三种情况全有。

如果把题目改为起始时只加入水蒸气和碳,因为18>12,所以反应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减小。

有些小朋友遇到婴幼儿数学问题就不知所措,那大爷就把问题再简化一下。

假设某省级规范化学校某年级某班学生的平均体重为100kg(随便设的数,肯定不是真的,哈哈)

图片

现在要从该班调走一位小朋友A,调入两位小朋友B和C,如何才能不改变平均体重呢?

答案显而易见。合计增加一人,总体重增加100kg即可。也就是说,调入的小朋友B和C,减调走的小朋友A,体重差值为100kg。

假设下图中的三位ABC小朋友,体重如图所示。

图片

调出A,调入BC,是不是增加一人,增加100kg,平均体重不变?

小朋友们可以再换一种思路,只要这三人平均体重为100kg,则班级的平均体重就不会变。不过要注意的是,A小朋友为调出的,所以他是“负人”,体重和人数要乘以“-1”,另两位小朋友是调入的,是“正人”,体重和人数乘以“+1”,有

(-1×130+110×1+120×1)/(-1+1+1)=100

说明平均体重不变。

现在回到碳和水蒸气的反应,用相同思路,水、一氧化碳和氢气就是小朋友ABC,水是调出的,为负,则三者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18+28×1+2×1)/(-1+1+1)=12

显见,原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时,则不变,大于12则变小,小于12则变大。

是不是比前边又假设又列式的计算思路简单粗暴多了,而且妥妥的变成了婴幼儿数学题,某学校对面的明坡小学一年级小朋友全会。

数学思维的培养极为重要,有了数学直觉,高考题就是简单到令人发指的婴幼儿送分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