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浚《性论(上)》无私而为公

 流星雨刘鑫 2023-06-06 发布于浙江

范浚《性论(上)》无私而为公

范浚宣扬“尽心知性知天”。   什么是性?什么是心?范浚在《性论(上)》(《香溪集·卷七》)作了回答。他说:“天降衷曰命,人受之曰性,性所存曰心。惟心无外,有外非心;惟性无伪,有伪非性。”命是天定的,而且是正中不偏的。性是天授的,它存在每个人的心里。性不会有假,心也不会有别的东西存在。“伪而有外者曰意。意,人之私也;性,天之公也。心主之也,意迷之也。”意是人的私心,性是天赋予的公心,心应主公,而意则以私迷乱。”迷而不复者为愚,知而不迷者为知,不迷而止焉者为仁。仁即心,心即性,性即命。”达到无私而为公的境界叫做仁,只有达到仁的境界,心性才能实现和谐统一。   什么才是知性之道呢?范浚运用孟子的话,“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进而强调遇事勿正、勿亡、勿助长,这是其三。以上三条,就是知性之道

    春秋时代的晋平公要找一位有贤能的人担任南阳县的县令,因此他找来大夫祁黄羊,想请他推荐适合的人选。没想到,他竟不计前嫌推举了自己的仇人解狐。

  又有一次晋平公找一位勇敢善战的人担任军中统帅的职位,他知道之后,大力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一点都不担心别人闲言闲语。

  不论对方与自己的关系是好是坏,只要是适合的人选,他都会大方推荐,而他推荐的人也都很称职,更是证明了祈黄羊的好眼光。后来孔子听说了,称赞祁黄羊推荐人才完全以一个人的才德为标准,而不管对方是与自己敌对交恶的人,或是有血缘之亲的儿子,的确称得上是公而忘私。    公而忘私,是一种高尚的品德,表现出对社会共同利益的关注,而非个人私利。如何做到公而忘私,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和实践的。

首先,我们应该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做事时不打任何巧、不进行利益交换,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问题,以及每一个人。不私心、不偏袒,以公平的态度和方向来处理任何问题。

其次,我们应该尊重并贡献社会。尊重社会规则,尊重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利益和权益。同时,也要时刻关注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将自己的能力和智慧贡献到社会中去,让自己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展现。

另外,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平衡个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明智的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事务。不要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也非常重要,应该注重个人生活品质和价值的提升。

公而忘私,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实践,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地坚持下去。坚持这种品德,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小事做起,为实现公而忘私的目标而不断努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