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长分享丨哥大、康奈尔MFE项目跨申,我是如何翻身逆袭?

 一森留学 2023-06-06 发布于北京

基本情况

院校新加坡本科,计算机专业

标化成绩:GPA3.7  托福:112  GRE329

斩获offer: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MFE项目

写在前面的回忆

我本身是海本,本科毕业于新加坡的一个本科,在大二的时候,我就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的。我选择sell side trader作为我的职业生涯第一步,不过据我了解,以我当时的背景和能力,绝对没有可能拿到这样的机会。

为什么这样讲,有如下几个原因:我当时大一的GPA成绩只有3.2分,太低了。我没有相关的实务经验。整体大环境并不是特别友好,新加坡的二级市场上的机会真的不多。

我也很清楚,以现在这样的背景,离开新加坡去找工作的话,我可能连面试的机会都未必能争取到。

在实习连着好几次碰壁之后,我决定先找一个跳板,那就是先读研,而后在去投简历,做自己想做的工作。

因为我的目标很明确,所以我在选校和选专业上,都是比较有针对性的。

第一、一定要是big name target school。因为名校的学历可以帮助我拿到工作面试邀请,同时后续回国发展到话,也比较优势。

第二、项目是需要和科技、金融相关的项目,最后我选择了Financial Engineering项目进行申请。因为我感觉未来的二级市场,还是有很大概率会发展成Traditional Tradingquant相结合起来的市场的。

当我顺利拿到硕士项目毕业证之后,当时的梦想差不多都实现了,毕业那年,我成功拿到了多加头部券商和香港外资企业S&Toffer

金融工程项目的申请热度还是很高的,如何在一众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呢?接下来,我可以根据自己的申请经历,给大家分享一波干货。

在正式分享之前,先放个总结:

1、留学规划和准备工作应该早些开始进行;

2、如果你是就业导向型选手,那么硕士申请应该完全服务于你的未来职业规划。

学习和知识储备

学习和知识储备——这是留学申请最基本,也是最容易完成的一步。

只要你有耐心和恒心,愿意好好努力续写刷绩点,GPA成绩还是很容易提升的,只要稳扎稳打,一步步构建自己的知识架构就可以了。

MFE项目的热门程度还是很高的,随着申请基数的增加,每个大学和项目的录取标准也有所提升。在quantentTop 10MFE项目对GPA成绩的要求都特别高(quantent这个网站可以多多去了解一下,上面有MFE的排名)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

而且网站的论坛上也有很多的干货,基本上跟我同期一个项目的同学,本科GPA成绩都有3.7+

作为MFE项目的全美专排第一的Princeton Master of Finance,该项目的同学差不多每个人都是满绩点的GPA

在大二我确定要出国留学之后,我就每个学期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GPA规划,用大学剩下三年的时间,我成功把GPA成绩,从3.2分刷到了3.7分。

在知识储备方面,MFE项目的招生官在审查材料时,会侧重审查申请者是否具备计算机、统计和金融这三个方面的背景和相关的专业基础。

在本科期间,我除了会把本专业要求的必修课程学好之外,我还辅修了很多专业没有要求的金融和数学课程。成绩直接出现在成绩单上,那么也可以选择通过Coursera此类的网站进行学习,后续拿到结业证书,对后续的申请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储备这三个方面的只是,并不是单纯为了申请项目的录取要求。在后续的研究生和工作阶段中,扎实的知识基础,是你深入了解和探索统计和其他数学高数知识的前提。

在本科期间一定要打好金融知识的基础,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其实quant对编程能力的要求没有那么高,还是很容易自学的。

不过如果你是的打算单靠自己去建立一个完成、系统的金融、数理知识架构的话,还是比较困难的,还是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的。

GRE和托福

每个项目和大学都会有一个托福最低录取成绩,只要你达标就可以了。一般而言,只要你的托福总分达到110分,且在每个单项上,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就可以。

因为我接触纯英教学接触得比较早,所以我没有备考,直接裸考上阵。之前了解到,GRE的分数还是很注重的,甚至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可以直接绝决定申请者可以申到什么level的大学。

实践证明,GRE这门考试的难度是真的很高,有很多生僻词,需要积累很大的词汇量。我曾经裸考参加过GMAT考试,分数还是比较理想的。

我原本以为GREGMAT属于一个level的,就比较自信,差不多只备考了两周左右,就直接上考场了,成绩很不理想,只拿到了315分。后面大概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去备考,才勉强拿到329分的成绩。

GRE的备考真的没有什么捷径可言,一定要背单词。因为准备时间不够充裕,所以我就放弃了三刷。

不过后来和其他的小伙伴聊到GRE成绩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发现低分GRE在一定程度上,这几分的差别是真的有可能影响到我的申请的。可能我没有被更好的大学录取,就是因为GRE的分数。

在备考GRE的时候,我建议题主最好可以脱产准备,全身心投入备考,突击两三个月左右。因为我之前不是脱产,所以备考战线拉得比较长。

人都是有记忆曲线的,很多读单词前半年背下来之后,过了半年之后,跟没背一样,完全没什么印象,从而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还有我很推荐mangoosh和要你命3000,只要你可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这两个tool,个人感觉300+GRE成绩是没什么问题的。

相关实习、工作经验

在申请硕士项目的时候,项目和大学都会要求申请者提交简历。简历上的工作经历还是很重要的,你是否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这对你硕士期间能否找到summer internfulltime role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之前我们项目director在跟我聊天的时候,跟我讲过,因为硕士的学制不是很长。

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的就业率,在审查材料的时候,招生官会很侧重审查申请者过往的实务经验。通过这种形式来保证学生在毕业时,可以顺利拿到工作offer,以此来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

个人感觉,简历上最起码应该有两段及以上的实习或者工作经历。MFE项目的毕业生在毕业后,大部分的都会选择riskquant risk)、data scientistquantsale and trading这些,当然也有一些同学会去IB。实习或者工作经历,最好是金融方向相关,quant或者data相关的经历。

如果大家有明确的未来规划的话,那么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和职业目标相关度高的岗位去实习或者工作,方便后续硕士毕业后找全职。

Personal Statement

一篇优秀的文书,是拿到名校offer的必要条件之一,甚至如果你的文书足够出色,还可以帮助你去争取一下本来机会不大的学校。相反,模板化的文书,招生官看不到你的诚意,很有可能让你错失梦校的offer

如果你在之前我提到的几个板块有弱势的话,你可以凭借着优秀的文书加以弥补。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的GPA成绩不是很高,但在文书中,一直强调着自己的学习态度。

大学四年的GPA成绩始终呈上升趋势,用认真的学习态度打动了招生官,让招生官看到了他的坚持,从而拿到了offer

撰写文书,我有以下几个建议,题主可以参考一下:

1、预留出足够的时间,早点开始构思文书整体架构,早些开始动笔

并不是你写好初稿之后,就可以直接定稿的,文书是要修改好多遍的,甚至十遍都是正常操作。所以一定要预留出足够的撰写、修改和润色的时间,如果时间预留地不充足的话,很容易出现时间不够,草草提交一封毫无特色、毫无吸引力的文书的情况。

2、文书要多找英语水平高(native speaker最佳)和专业人士进行修改。

之前我撰写好初稿之后,最起码找了10多个朋友和导师帮忙修改。如果题主周围没有太多的人脉和资源的话,也可以去找靠谱的留学机构去帮忙修改和润色。

3、要在文书中体现出,你是一个后续能找到全职工作的申请者为什么要体现出这点?

刚刚我已经在前文中解释过了,因为项目和学校要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之前我在撰写文书时,我主要侧重突出了自己丰富的实务经验,还有我明确、清晰的职业规划。

也阐述了学校的项目可以帮助我实现我的职业规划,从而给招生官塑造出我是一个有明确目标,且愿意为了目标努力的申请者形象。

4、每个学校的文书都需要有针对性地撰写通常,我们都是撰写一篇文书母版,随后根据不同项目的录取倾向。

在提交之前,进行有针对性地撰写,申请每个项目,都需要单独撰写一篇有针对性的文书。这个有针对性的范围还是很广泛的,可以是你申请项目的一些特色课程。也可以是该项目中的一位大牛老师,又或者是你从该项目毕业的校友和前辈那边听来什么消息等等。

在文书提交之前,一定要好好检查一下,不要出现语法错误和单词拼写错误。也要注意不要张冠李戴,把这个项目的文书提交到另外一个项目的网申中去。

推荐信

大部分学校都会要求申请者提交三封推荐信,其中我个人感觉最好有两封是来源于学校或者实验室的教授,一封是来源于实习公司的上级。

选择学术界推荐人也是有讲究的,要选择和自己熟悉,关系好,互动强的教授。这样教授在撰写推荐信的时候才能有内容可写,不至于泛泛而谈。如果有条件的话,在选择教授的时候,最好选择和你的目标项目相关度高的教授。如果能找到目标院校毕业的教授帮你开具推荐信,那再好不过了。

我在申请UCB的时候,我就找了我本科大学中UCB毕业的一位教授帮我写推荐信,最后成功拿到了面试机会,不过因为自己的综合实力不够强,没有通过面试。而且教授一般都有自己的推荐信模板的,所以不必担心教授不知道写什么内容。

选择业内的推荐人,一般都是选择supervisor的,也就是直接带你的领导和上级。不要选择一些虽然职位很高,比如说总经理什么,但跟你日常工作完全没关系的大领导。

因为学校之所以让申请者提交推荐信,是想要看到申请者和推荐人之间的日常互动。想要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去了解真实的申请者,大领导跟你都没有交集,怎么会了解你呢?

还有就是推荐信的提交流程是学校会把推荐信提交链接,直接发送到推荐人的邮箱中。每个申请项目都要单独提交,整体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大领导平时工作比较忙,每天会收到几十封邮件,所以学校发送的推荐信链接很可能会被他们忽视,从而耽误你的申请。

还有一点需要提一下,那就是有些supervisor可能会让你们先替他们写一个推荐信初稿,随后他们在初稿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如果你找推荐人也是这样的话,那么在撰写推荐信的时候,一定要站在教授和领导的角度去写,同时一定要认真对待,多修改几遍。

但其实我感觉,推荐信的重要程度不是特别高。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我之前找的一位教授因为失误,把推荐信也发给了我一份(不过一般情况下,教授都不会把推荐信的内容发给申请者看的)。

我打开看了一眼推荐信的内容,通篇都是语法错误,看起来特别敷衍。一看用的就是推荐信模板,而且有些地方名字和专业都是上个同学的,都没有完全换成我的...

不过就算我提交了这样一封质量很差的推荐信,对我申请仍旧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我对推荐信在申请中发挥的作用大小,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总结几个申请小建议

·每个学校都会有一个自己的application window,有些大学会采取review on arolling basiss的原则。

·还有些大学是等待DDL结束之后,所有申请者一起进行review。不过我个人感觉,申请还是要尽早进行的,最好在application window第一轮审查开始之前就提交完申请。避免出现自己本来是有机会拿到offer的,但因为录取名额满了,只能拿到拒信的情况。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每个学校都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去筛选和录取学生,比如说男女比例、科班非科班的比例、应届生和社会人士的比例等等。

我们大学在官网上会直接把往年录取的数据都公布出来,大家可以去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官网上了解一下。

其实有时候,我们申请的同期竞争者,并不是所有的竞争者,而是那些跟我们背景相似的同期申请者。

最后总结

提交完网申之后,接下来就是等待offer的过程了,等待offer的过程还是很焦虑的。我当时每天都会去刷quantnet,了解大家的申请进度情况,自己心里也会很焦虑。

我有一位朋友在4月末的时候,才拿到CMUoffer,属于你的总会到来,你不要急,你要等。

努力肯定会有所回报,一切都是时间问题而已,所以没必要太过焦虑。我们能做的就是活在当下,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其他的就交给命运吧。

其实综合排名相差十几名,或者二十几名,对后续的就业和求职影响真的不是很大。

成功拿到offer,成功入学之后,主要还是看你自己愿不愿意努力,愿不愿意去踏实学习,提升自己。并不是就读名校之后就万事大吉了,还是要好好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实力,才能顺利在工作季拿到心仪公司和岗位的offer

最后的最后,希望大家可以在接下来的申请季中,顺利拿到offer,开始自己的留学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