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该发朋友圈吗?

 一线飞扬 2023-06-06 发布于江西

昨天晚上,与几个老同事在一起喝茶,聊到发朋友圈的事。有些人认为,发朋友圈是不成熟的表现,建议不要发;有些人认为,朋友圈是表达情感、传播知识的平台,除了与工作有关的内容外,其他不要发;有些人认为,朋友圈可发可不发,发圈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还有些人认为,发朋友圈是个人的自由,是信息开放、社会进步的表现。
在我的观念中,朋友圈是个体人设的展示平台,是个人品牌打造的基础阵地。在农业社会,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是一屋、两人、三餐、四季,蔬菜自己种,家畜自己养,不需要太多的社会联系,也能平平淡淡安乐过一生。进入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后,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我们的生存不免需要和很多人发生直接的联系,生活上需要相互扶持,工作上需要相互配合,发展上需要抱团进步。于是,陌生人见面,只要有共同的话题,聊过两句后,都要加个微信。加微信不是简单的留个联系方式,而是意味着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关注你,你可能会帮助我。很多人生活的交集,或许就在那个点,之后都是平行线。但有一部分人,由于生存的需要,今后可能会走入彼此的生活。在走入我们的生活之前,他们怎么了解我们呢?我认为,朋友圈是一个最好的渠道。
文以载道。朋友圈的观点、文字、图片,往往体现一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动态,甚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博客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博客、微博、论坛了解博主的思想、人品和技能,选择具有相同世界观、技能互补或加持的人做朋友、谈合作,从而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事业更顺畅。但个人在博客和论坛的运营,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也需要一定的设备支持,很多人被时间和空间挡在了门外。进入微信时代后,一张图片,三两句话,或者一键转发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传递个人的情绪,因此将世界推向了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文字成了人人都可以运用的武器,朋友圈也成为了个人品牌塑造的最佳舞台。
那朋友圈该不该发呢?每个人内心都有被关注的需求,发了朋友圈被人关注、点赞正是满足了这一需求。因此朋友圈的存在是一种研究了人性特点而生发出来的产品。存在即合理性,通过更新朋友圈,正是每个人与世界建立链接的一种方式,对于长久没有联系的朋友,我们再也不需要相约喝茶、吃饭,就能知道朋友的动态,知道他每天看什么书、走什么路,有什么样的心情,对待一个事情有什么样的观点。对于新认识的人,只要刷一刷朋友圈,就知道我们是否三观相同、兴趣相投,今后会不会有交集,一个小小的圈,竟有如此大的魅力。
朋友圈是一个自由表达的平台,但也应有表达的规则。任何观点的存在、信息的传递,都应该有利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朋友圈的内容也一样,既然有所表达,就代表内容会对圈内的人造成影响,如果内容是引领圈友向好,那就是值得发布的内容;如果转发会对公众利益造成伤害,发布时则应慎重考虑。否则,轻则对个人品牌造成不良影响,重则引发矛盾和恐慌,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经营好朋友圈,其实经营的就是自己的人品。心有所思,情有所念,圈有所显,言行一致,何尝不是活出了真实的自己呢?(文/肖扬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