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高中”历史史观

 学好文化 2023-06-06 发布于河南
了解历史必然了解历史史观。
而高中的史观全部从属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这点望大家牢记。
历史的两大“观”,一是价值观,二是史观。二者缺一不可,今就史观聊以芹献,姑且谈谈。


NO.1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注:把一些具体内容归到了其他类。比如人民史观)
本内容: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3.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延伸扩展:了解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

“当我们站到某一个历史时刻点上的时候,过去历史的进程和现在的现状似乎都成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必然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对历史进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偶然性对历史发展仅仅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来源于维基百科

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够明白这个是站在整个历史空间的宏观考虑。
如果把历史分割成一个个事件的时候,偶然性可能就是这个事情产生/失败的原因/特点
我们可以联系到1871年的巴黎公社。里面就有强调说这件事情具有偶然性。而原因是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而这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种应用

应用:
根本原因:生产力

改革/革命: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大题也经常看到关于“生产力”的表述。


NO.2 革命(阶级)史观(唯物史观延伸)

此种史观建基于阶级斗争学说。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将阶级斗争看做是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成为历史研究的标准范式。(过分强调阶级斗争,目前我国谈论非常少,但考试还是要考)

可自行了解中国化的革命史观

基本内容:
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无法调和,从而导致阶级斗争尖锐化,阶级斗争转过来再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是历史前进的直接动力。


应用:
1.维护自身阶级的利益/缓和阶级矛盾(意义)
2.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尖锐(原因背景)

NO.3 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内容):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超地区,超民族的史学观念。

强调更加辩证,全面的看待问题,经济全球化,世界联系加强均是全球史观的表现。

“重视整体与局部”

应用:

出题上展现非常多,比如物种交流(2018.二卷41题)

答题思维上,敏锐感知从世界整体看问题。
尤其在我国近代史部分。会强调西学东渐等等

NO.4 近代史观

基本内容:
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外交平等化,社会文明化。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
应用:
强调对我近代的影响。
可以拿一个案例试着自我分析。

No.5 生态文明史观

概念不想多强调,记得分析某一事物/事件带来的生态影响即可。强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观)

NO.6 社会史观

基本内容:
大众化,生活化

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很贴切人民日常生活)

应用:
课本:近代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变迁(经济史)

1.从社会生活变化中窥看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动态)
2.社会生活所反映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时代特征(静态)

两种可能直接出现在题目中。

No.7 发展史观

基本内容:
历史呈现线性上升的趋势。
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继承,创新)和发展。

应用:
Xxx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还有几个,还会讲使用方法,但是我地理老师呼唤我(课代表)我得效命去了 我明天(也不一定是明天)继续…

我在百度上看到一篇文章写的不错。有需要可QQ询问。

请大家点个“在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