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益肝肾法在治疗痹症中的应用 2011年第7卷第2期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蚂蚁长者的空间 2023-06-06 发布于山东

【关键词】  痹症;补益肝肾法

  本文针对痹症病程较长,会出现不同程度人体正气虚损,提出了痹症的治疗过程中,应始终贯穿补益肝肾法,再配合其他治痹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疗效。痹证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由于病因比较复杂,病程较长,迁延不愈,而不同程度的损伤人体正气,治愈率低,且容易复发,治疗起来颇为棘手。由于痹证是由肌肉、筋骨、关节的病变,本着肝主筋,肾主骨这一理论依据,在实际治疗痹症过程中,将补益肾肝法配合其他治痹方法,收到较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9例,女16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21岁,21~30岁5例,31~40岁6例,41~52岁14例。按中医辨证属于行痹9例,痛痹4例,着痹10例,热痹2例,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10年。

  1.2 治疗方法

  在治疗痹证的过程中,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在审证求因的基础上,进行处方用药,以自拟补肾通络汤为基础方,药物组成为桑寄生20g,川断15g,牛膝12g,仙灵脾15g,仙茅15g,威灵仙15g,海风藤20g,鸡血藤20g,豨莶草15g。根据不同证型,加用其他药物。行痹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加入防风、羌活、独活、葛根等祛风药。痛痹疼痛剧烈加入川乌、附子等散寒止痛药。同时大量应用芍药、甘草以缓急止痛。着痹肢体困重酸痛,活动不便,加入苍术、黄柏,蚕砂等清利湿热药物。热痹以白虎桂枝汤合用加减。服药方法:每付药水煎2次,兑一起,分2次温服。

  2 治疗结果

  2.1 治疗标准

  (1)服药后关节疼痛消失,肢体活动自如为治愈。(2)疼痛明显减轻为有效。(3)服药后病情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2.2 治疗结果

  治愈4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

  3 典型病例

  病例1:女,42岁,2011年4月19日初诊。患者全身关节重着疼痛近1年,近日加重,随天气变化也加剧,同时伴有腰困,头晕,耳鸣,手足心发热,舌红苔略薄黄,脉沉细弱。化验;RF(+),ESR(25mm/h),服用西药效果不明显,就诊中医。此证属着痹,同时伴有肝肾不足之象,故用补肾通络汤加祛风除湿药治疗。处方:桑寄生20g,川断15g,牛膝12g,仙灵脾15g,仙茅15g,威灵仙15g,海风藤20g,鸡血藤20g,豨莶草15g,全蝎5g,防己12g, 地骨皮12g。二诊:服上方6剂后,关节疼痛减轻,头晕耳鸣好转,仍自觉困,手足心发热,上方加女贞子12g,旱莲草12g,继服6剂。三诊:服上方6剂后,各种症状消失,精神良好,嘱咐其再服4剂巩固疗效。病例2:男,48岁,2010年5月2日初诊。患者自觉在下肢外侧疼痛近1月,牵引足跟痛,腰酸腿软,活动不便,疼痛得热则减,畏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沉迟。西医诊为坐骨神经痛,此患证属痛痹,以寒邪为重,并伴有肝肾不足之象。用补肾通络汤加散寒除湿药治疗。处方:寄生20g,川断15g,牛膝12g,仙灵脾15g,仙茅15g,威灵仙15g,鸡血藤20g,附子9g,白芍30g,甘草15g。二诊:服药6剂后,病人疼痛略有好转,足跟痛仍剧烈。上方加大白芍剂量至60g,连服18剂,疼痛缓解明显,腰酸腿软证消失。足跟仍略有疼痛,嘱其服用壮骨关节丸巩固疗效。

  4 体会

  痹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发生机理不外乎内外两方面因素。《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内经》又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见本病发生是在正气不足的基础上,感受风寒湿邪而致病。风寒湿等邪气侵袭人体后,使肌肉,关节,经络闭阻而成痹证,由于肝主筋,肾主骨,痹证日久,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累及至肝肾,引起肝肾亏损。所以临床上在治疗各型痹证的过程中,均应加入补益肝肾之品,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 张 骏1,赵学众2作者单位:1 011700 内蒙古武川,武川 2013-2-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