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让莫言“憋不出”颁奖词的男人,32岁时写的这部作品,卖了2000万册

 寻梦向天歌 2023-06-06 发布于甘肃

前几天,在《收获》杂志65周年庆典上,莫言给余华颁奖,谁也没想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莫言居然说的是,自己要给余华写颁奖词,好几天也写不出来,最后让ChatGPT帮忙,瞬间生成了一篇莎士比亚风格的千字赞语。

不得不说,大家夸人都如此不着痕迹,给余华颁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莫言甚至不知道该从何“夸”起,看到了吧,莫言老师不仅小说写得好,情商也不低。

图片

相比一向低调、寡言的莫言,余华可是“网红级”的作家,还是“常红”的那种。

余华曾经说过,他靠着《活着》活着。

其实这句话不是余华说的,是许子东转述的。

在节目里,提到余华的代表作之一《活着》,在国内已经已经销售了2000多万册,于是许子东好奇地问余华,到底收到了多少《活着》的版税。

余华说,“没完全统计过,但至今为止,我依旧靠《活着》活着。

图片

众所周知,余华的作品,《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等,都是以“凶残”著称,读者们无不动容,为小说里的人物伤心欲绝。

可是,小说背后的余华,却说,“他们哭得越伤心,我越高兴”。

这,多少有点不厚道了。

余华的不厚道,不单单是对读者,对莫言也是。

在和俞敏洪的对谈中,余华这么吐槽莫言。

“他是我有工作以来遇到的最昏庸的领导。啥都不管,什么都不知道。” 

图片

图片

吐槽领导都不算什么大事,而且也不是余华的第一次。

想当年,马原还是沈阳文学院的院长,在篮球场组织了一场足球赛(对,我没写错),余华居然直接把史铁生搬到了篮框底下,让史铁生守门。

余华还对着对手们说,“小心哦,你们要是踢到铁生身上,很可能把他踢死的!”

图片

“整”同行的传统,已经成了余华的乐趣。

在意大利做文学交流时,余华就编出了一个“为了摸鱼,于是弃医从文”的“励志故事”。

大意是余华进了镇里的卫生院成了牙医,但是觉得文化馆的人工作清闲,于是立志写作进入文化馆。

一起交流的还有莫言,于是也说了一个“为了赚钱买靴子才写作”的故事。

这两个故事,甚至流传了很久,让大家信以为真。

图片

殊不知,同场交流的还有苏童,只有苏童,老老实实地说自己如何在北师大图书馆看书,最后埋下了写作的种子。

听完余华和莫言胡编,苏童特别后悔,“早知道我也编了”。

谁也没想到,时隔多年,余华还在“嘲笑”苏童,“苏童,最纯洁。”

交流时喜欢“编故事”,回答问题,也让人哭笑不得。

接受法国记者提问,“法国作家和中国作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余华认真地回答,“法国作家用法语写作,中国作家爱用中文写作。”

接受董卿采访,“作品不会烂尾的秘诀”,余华回答,“那就需要割阑尾。”

好吧,这是一个会扣分的“谐音梗”。

图片

这样一个作家,很难让人把他和他的那些作品联系起来。

他写的《活着》,基本上没有人最后是“活着”的。

图片

少爷富贵因为嗜赌,气死了老父亲,后来被抓了壮丁,老母亲在担心中没有等到富贵回来就去世了;富贵好不容易回来,没想到,儿子、女儿、女婿先后去世,最后只留下了小外孙,谁知道小外孙也因为吃了太多豆子被撑死了。

这部名字叫《活着》的作品,在故事的结尾,却是,只留下一个叫富贵的老汉和一条叫富贵的水牛孤独而惨烈地活着。

完成这部作品时,余华只有32岁。

余华在后来还真的正儿八经地聊过这部小说的主题、视角、叙事人、语言和调性等问题。

关于主题

“1992年初的时候,我在北京十平米左右的家里睡午觉醒来,脑子里出现了“活着”这两个字,觉得这是一部我一直想写的小说的题目。当时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小说题目,因为我知道自己要写的是什么,我想写一个人和他命运的关系,我一直有这么一个愿望,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写,直到《活着》这个题目出来以后,我开始写了。”

关于叙事人

“我开始是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来叙述的,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写福贵的一生。语言也是《在细雨中呼喊》语言的延续,结果写不下去,写了一万多字之后就感觉不对,那个时候我已经有经验了,知道自己感觉不对的话肯定是出问题了,虽然是什么问题不知道。后来尝试用第一人称来写,让福贵自己来讲述,很顺利写完了。”

关于语言和调性

“小说里的福贵是一个农民,不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他念过三年私塾,毕竟是地主的儿子。但是三年的私塾是不够的,可以说他还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民,所以他在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应该是用一种最简单的语言,你不能用大学教授的语言来讲述,我一直在寻找最简单的语言,刚开始比较谨慎,觉得这样的语言行不行,慢慢地找到叙述语调以后,就很顺利了,一切都顺利了,就知道他应该用这样的方式来讲述。”

图片

在最后,余华还总结了这些变化。

“这部小说发表好几年以后,我有时会想,当时怎么就把第三人称换成第一人称了,可能就是一条路走不通了,换另一条路。我曾经觉得这只是写作技巧的调整,后来意识到也是人生态度的调整。像福贵这样的一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除了苦难就没有别的了,但是让福贵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他苦难的生活里充满了欢乐,他的妻子和他的孩子,他们的家庭曾经是那么的美好,虽然一个个先他而去。《活着》告诉我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每个人的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不是属于别人的看法。”

看到没,对外插科打诨的余华,对自己的作品和内心感受其实无比尊重。

另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余华做牙医时为了进文化馆,用了5年的时间,在这5年里,余华每天都会看《人民日报》,为的是学习标点符号的使用及弥补自己读书少的缺失。

好几天都写不出颁奖词的莫言,也曾说过,“这家伙在某种意义上是个顽童,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个成熟得可怕的老人。‍”

而对于余华来说,也许他的作品和生活都只是在验证他说过的这句话:“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快乐,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艰辛。

关于余华的写作,可以移步刘老师的早读课,听刘老师如何点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