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不倒翁”特性源于自组织功能

 循天园 2023-06-07 发布于广东

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存在于复杂的、不断改变的自然环境中,却具有应付环境变化、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从微观来看,人体的一切细胞、蛋白、生化因子、酸碱、水电都在中间值左右“摇摆”,内外环境的变化使之出现偏差,生命系统也会很快调整回正常范围内摆动,这就是生命的“不倒翁”特性,其内在机制在于生命的自组织功能。

生命是自组织系统

系统科学中,组织是指系统生成的有序化结构的机制和过程,自组织就是系统内部提供动力、指令,完成自调节,建立有序结构的机制。生命作为高级的复杂系统,内部各要素、子系统间建立了多重的相互作用关系,协同运作,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实现人体自发育、自生长、自适应、自更新、自修复、自稳定、自衰老等,这是人体区别于机器的主要差别。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诸多基因按时间、空间顺序的选择性表达以及引起的细胞信号传导可以导致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维系着生命的生、长、壮、老、已,其过程复杂,调控来源生命体自身,且不存在特定组织者,调控需遵循自身规律,亦需遵守生命体整体调节。生命的自组织调节具有显著的自主性和方向性,建立和保持机体的稳定有序,把偏离状态调回健康态,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是自主调整的功能所在,而疾病是自组织失常的外在表现。

中医学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把病因病机和疾病的治疗都聚焦于“人体”,以“正邪盛衰”的关系来总结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扶正祛邪”作为疾病的疾病治疗原则,通过维护、增强、推动人体的调节能力来抵御和祛除疾病。祝世讷教授对中医学的自组织理论作了系统的研究和阐释,提出中医“强调人的自组织机制是健康、疾病、愈病的枢机,健亦健在自组织,病亦病在自组织,调亦调在自组织。”

太极生两仪,阴阳自和,生命“不倒”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为中医自组织理论的根源。《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二气由元气分化而出,两者对立统一、交感互藏,是世间万物的构成基础。《黄帝内经》中吸取了阴阳理论,将其作为解释生命发展的规律,如“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论衡·自然篇》中将天道的自然规律总结为“阳气自出,物自生长,阴气自起,物自成藏”,顺应天地阴阳生藏规律才是万物生存之本,而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生命的自主能动性。

“阴阳自和”强调的是自己走向“和”的能力和趋势,这是机体发病和愈病的枢机。只有阴阳二气的存在是不能构成生命的,只有阴阳二气冲荡、交和,才可万物化生,即“冲气以为和”。张仲景将阴阳理论引入解释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曰:“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伤寒论》),明确提出疾病治疗的根本不在于病邪,而在于“阴阳自和”,疾病自愈。“阴阳自和”的过程是机体内的阴阳系统通过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使机体恢复原有稳定状态,呈现出疾病好转、痊愈的过程,即通过调动机体内部的自组织功能恢复阴阳平和。一旦机体自组织能力下降,欲调阴阳自和而不能,机体就会走向“阴阳离诀”,生命衰亡。

阴阳化五行,生克乘侮,五藏自稳

《御纂性理精义·卷一》中有云:“阴变阳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从阴阳交感变化而来,丰富了阴阳学说中线性的辩证关系,用五行间的生、克、乘、侮关系网,描述自然界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规律。中医将五行特性赋予脏腑系统以构建藏象学说,用木、火、土、金、水5种不同属性物质之间相生、相克、五行制化、五行胜复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五脏“自稳模型”来描述脏腑内的复杂相互作用,并通过经络“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从而将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连接来,形成一个以五脏为核心复杂系统,从肝、心、脾、肺、肾五个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机体保持稳定的机制,该系统没有主导者,各子系统间相互作用,依靠正负反馈机制使系统不断自我更新和维持,属于典型的组织系统。

“五脏自稳”强调的是五脏子系统间正负反馈机制以“自稳”为目的。五脏子系统中任何一行的变化,都会沿着相生、相克方向传导于其他子系统,递相传导,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引起整个五脏关系网的变化,每一脏的偏离正常态,都可以通过五脏系统的调节,回到新的正常状态上,反馈调节的结果是使生命系统趋向于稳定状态。五脏的“自稳”系统是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中间环节,在远离热力学平衡的外环境中,五脏系统依靠内部子要素间的正负反馈调节,对外来刺激做出反应,包吸收、适应、转化、滞留等加工处理,使机体适应、抵抗、缓冲外界刺激,以维持系统的有序性,成为机体防御外邪和自我调节的“稳定器”。

中医防治的核心是调“自组织”

从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到五行生克制化,其实都是通过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使机体通过自组织达到的平衡稳定的状态。中药方剂的治疗亦是通过调整人体的自组织能力,达到治疗效果。

自主调理,不治自愈。

15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推动了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带来工业革命的高潮和实验科学兴起的同时,促成了机械论医学模式的诞生,拉美特里在《人是机器》一书中提出“人体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是机器某部分失灵,需要修补完善”,治疗则是“修理机器”。自此,以疾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植根于西方医学,影响深远。

然中医理论历来有“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说法,徐灵胎也在《医学源流论》中提出“病有不必服药论”,曰“外感内伤,皆有现症。约略治之,自能向愈,况病情轻者,虽不服药,亦能渐痊”。自修复是自组织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对于人体来说就是自愈能力,激发保护机体自修复能力,常能使疾病不治自愈。中医治未病强调养生调摄,亦是通过恢复自组织机制,来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功效。科学的进步也促进了医学模式的革新,现代医学越来越认识到机体自愈力在疾病康愈中的重要作用,发现60%~70%的疾病都可以依靠自我调养和改善生活习惯自愈。

治病求本,本于“调自组织”。

“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中医治疗的疾病准则,要求治疗时深入疾病本质,抓住主要矛盾。既然人体的自组织机制是健康和致病的枢机,那么,辨证论治时也应将提高、推动、发挥机体的抗病、祛病和愈病的能力作为治疗的第一准则。

对于“摆动”偏离正常范围的疾病状态,机体恐难依靠原有自组织能力恢复正常状态,此时需要治疗手段的干预。中药、针灸、功法等中医治疗手段都不是直接作用于病邪,而是以机体为作用中介,经过吸收、转换、调理机体自组织机制,从而收获疗愈效果。因此,中医治疗不是简单的线性结果,常多系统同时获效,这也是其优势所在。调整机体的自组织能力以达“阴阳自和”和“五行自稳”都是中医治病求本的体现。

机体的自组织能力是决定健康与疾病的枢机,疾病诊疗时需注意调整恢复机体的自组织能力,注重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将调整机体的自组织能力贯彻到疾病的防治中去,这才是中医”治病求本”的精髓所在。(张海蓉 马淑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