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淋巴是疾病的“探测器”,淋巴结结核、淋巴肿大、淋巴结炎,咱老百姓有验方

 太极本草888 2023-06-07 发布于河北

我们常说的“淋巴”其实是一个系统,它由淋巴管道、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组成。大家最熟悉的淋巴结,就是一种淋巴器官。淋巴结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生成淋巴细胞,二是过滤淋巴液,三是发挥免疫作用。当细菌、异物或癌细胞通过淋巴结时,淋巴细胞会增殖活化,同它们“英勇作战”。在作战过程中,淋巴结发生的变化,就成了报警信号。人体正常的淋巴结像米粒一样大小,它们质地较软,光滑且可移动。

   除腋窝等部位外,一般较难摸到。如果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质地变硬或变软、破溃或触及波动等,实际上就是机体通过淋巴结向我们发出了疾病警报。

中医里的“马刀疮” 相似于淋巴结结核。

淋巴系统是身体的“护卫队”,淋巴还是疾病的“探测器” ,因此呵护它。

1、回阳软坚汤

出处【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处方】上肉桂3~9白芥子9~15炮姜612熟地15~30白僵蚕6~12橘红9*15三棱9~15麻黄3~6莪术9~15全丝瓜6~15

【用法用量】水煎服。

【功能主治】回阳软坚,温化痰湿。治腋窝淋巴结核,胸壁结核,胸前疽,腋疽及一切表皮不变,肿硬聚结之阴疽。

2、张赞臣治颈淋巴结结核

徐某,女,25岁,护士。

初诊(196297):有肺结核病史。19623月间发现左侧颈项有一结块,诊断为颈淋巴结结核。现检其左颈项上部之结核坚硬,皮色正常;下部之核溃被,溃面结有二个痂,色呈紫黑,按之有稀黄色脂液溢出;去其痂则有少量豆渣样脓液,根盘散漫,延及耳根。夜寐不宁而梦扰,咽干梗塞,头痛如锥刺,在于额前及两侧。脉象细弱,舌苔薄而糙。由肝旺兼夹痰热内蕴所致,证情缠绵,须悉心静调,方许图效。

生白芍6 珍珠母30克(先煎)生牡蛎30(先煎)夏枯草9 白桔梗3 生甘草3 瓜蒌皮9克大麦冬9 生熟枣仁各9 水炙远志3 淡昆布9 淡海藻9 犀黄醒消丸3克(分2次吞) 5剂。

二诊(914):

症状如前,夜寐不酣,食后腹胀,于原方去瓜萎皮、麦冬、远志,加夜交藤9克,焦白术9克,麸炒枳壳4.5克,再服5剂。

三诊(921):

左颈项疮口脓毒未清,周围尚属洁净,硬度依然,耳部及项间有牵痛感,头晕目花,肝阳上升而失潜。睡眠较好,胃纳作胀已减。脉细弱,苔淡薄,糙腻已化。再以平肝消肿软坚。

生白芍4.5珍珠母30克(先煎)杭菊花9克夏枯草9白桔梗3生甘草2.5浙贝母9克夜交藤9生熟枣仁各9焦白术9淡昆布9淡海藻9犀黄醒消丸3克(分2次吞)7剂。

3、祝谌予治急性淋巴结炎

症状标签:寒热往来

用小柴胡汤加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芦根、白茅根、桔梗可治疗急性淋巴结炎、咽喉炎、腮腺炎等具有寒热往来热型者。

《伤寒论》: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12黄芩9人参6半夏(洗)9甘草(炙)5生姜(切)9大枣(擘)4

【功能主治】和解少阳。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用法用量】上药七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

4、赵绍琴治急性颌下淋巴结炎

温毒(急性颌下淋巴结炎)

张某某,女, 24

初诊该患者就诊时发烧九天,体温波动于38.5~39℃之间,颌下有一5cm~15cm大小之肿物,西医诊为“急性颌下淋巴结,用青霉素、四环素效果不佳,现患者发热不退,仍觉恶寒,面色黯黄,颌下有一包块,大如鸡卵,质地坚硬,按之疼痛,皮肤不红肿亦不灼手,咽喉红肿而痛,纳谷不甘,大便三日未解,脉沉弦而数,按之有力,舌红苔白根腻。此属火郁三焦,少阳枢机不利,气血壅滞而成,拟升降散加散

白僵蚕3(为末,冲服) ,蝉衣6克,片姜黄10克,生大黄6克,柴胡6克,金银花10克,皂角刺5克,黄芩10克,苦桔梗6克,生甘草6克,三付,药后热退身凉,诸症霍然,颃下肿物仅有枣核大小,唯食纳不甘,乏力,以竹叶石膏汤、益胃汤加减收功。

〔按〕:颌下核起而肿痛,伴发热恶寒,咽红肿痛,大便秘结,是感时邪毒气,俗称时疫疙瘩是也。症属热壅于内,三焦不利,气血壅滞,结聚而不得发越也。故升降散疏利气机,流行血气,加柴芩疏解少阳枢机,金银花清热解毒,皂角刺消痈破结,桔梗、甘草清咽利膈,服药三付,不仅热退身凉,而且颌下肿块消散大半,升降散之善治时疫,消肿散结,历用不爽亦在于先生善于加减化裁也。

4、李东垣治马刀疮

马刀疮,结硬如石,或在耳下,至缺盆(穴位)中,或至肩上,或于胁下,皆手、足少阳经中。及瘰疬遍于颏,或至颊车,坚而不溃,在足阳明经中所出。或二证疮已破,流脓水,并皆治之。散肿溃坚汤:

黄芩(24g,酒洗一半,生用一半),龙胆草(酒洗,炒,各四遍)、栝萎根(剉碎,酒洗)、黄柏(酒制)、 酒知母 、桔梗、 昆布(各15g), 柴胡(12g),炙甘草、京三棱(酒洗)、莪术(酒洗,炒)、连翘(9g),葛根、白芍药、当归梢、黄连(6g),升麻(1.8g)

上㕮咀,每服六钱,水二盏零八分,先浸多半日,煎至一盏,去渣,食后热服。于卧处伸足在高处,头低垂,每含一口,作十次咽,服毕,依常安卧,取药在膈上停蓄故也。另攒半料作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百余丸,用此药汤留一口送下。或加海藻五钱,炒,亦妙。

5、连翘散坚汤

出处《医学正传》

古代剂量

柴胡(一钱二分),草龙胆(酒制,四次) 土瓜根(酒制炒,各一钱)、黄芩(酒炒二次,七分),当归梢、生黄芩、广术、荆三棱(酒炒),连翘、白芍药(各五分),炙甘草(三分),黄连(酒炒,二次)、苍术(米泔浸,各二分)(以上一钱为3克,一分为0.3克)

煎服法:上细切,作一服,外另秤十帖之数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百余丸。煎者,用水二盏,先浸大半日,煎至一盏,去渣临卧稍热服,去枕仰卧,每口作十次咽下,留一口送下丸药,服毕如常安卧,更以后药涂之。

主治:治耳下或至缺盆,或肩上,生疮坚硬如石,动之无根,名曰马刀疮,从手足少阳经中来也。或生两胁下,或已流脓,作疮未破,并皆治之。

6、柴胡通经汤

出处《万病回春》卷八

古代剂量

柴胡 、连翘 、当归尾、 黄连 、黄芩 、牛蒡子、 三棱(各一钱),桔梗(二两)、 生甘草(一钱)、红花(少许)(以上一两为30克,一钱为3克,一分为0.3克)

煎服法:上锉,水煎,食后服。忌苦药泄大便。

主治  马刀疮者,项侧有疮,坚而不溃是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