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平县人民医院首任院长翁润苍

 zhaoniupai 2023-06-07 发布于河南

  按:位于连平大道中80号的连平县人民医院,已于2023年5月28日整体搬迁至新院区(元善镇南湖社区105国道黄麓坑地段),距离上一次搬迁已有60多年。本文发表于2000年《连平文史》第10辑,作者为颜永平副主任医师,他五十年代初曾在连平县卫生院工作,1954年考入中山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曾任广东韶关曲仁矿务局医院外科主任。本文略有改动。

连平县人民医院搬迁公告

  我怀着深深的敬意回忆我县卫生院(连平县人民医院前身)首任院长翁润苍医师,他为我县解放初期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连平地处粤北山区,穷乡僻壤,解放前这里人才匮乏,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极为落后,人民群众缺医少药。据我所知,当时县城里仅有私人西医诊所三间:西街有“方书成诊所”、张秀满和张德明医生的“惠英西药房”,以及在青云街颜润勤医生办的“仁安西药房”等。国民党县政府虽有“医院”(设在棕行街[分司街]江氏宗祠内),但也只有曾某等几个医护人员,当时设备简陋,就连最小的外科阑尾切除术都不能做,可见当时连平医疗技术落后状况。

连平解放前西医简况(张德明,1987年)

  1949年6月连平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和关心山区医疗卫生事业。1950年,翁润苍医师被任命为连平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即现在的县人民医院前身 )首任院长。

  翁润苍院长来连平时约50岁,他是福建省闽侯人,1920年毕业于福州协和医科大学,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医疗临床经验,曾做过大医院的院长(照牛排注:翁润苍曾经是军医,来连平之前是顺德县卫生院院长),有相当强的医院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他为人善良厚道,对下属和晚辈谆谆教诲,善于引导,耐心帮助,是个好领导。他接任连平县卫生院院长后,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将医院迁到前进五街的谢氏文节书院内。在翁院长的领导下,当时人员虽少,但干出了不小的业迹。

连平县人民医院历史(2001年版《连平县志》)

  积极征集和培养医疗护理人才

  解放初期我县医护人员严重缺乏,为适应当时医疗护理工作的需要,翁院长上任伊始即征集一些有医疗技术的人才来我县卫生院工作。这些医护人员有过去的军医或资深的妇产科医师,其中有张泰权、张杰夫、杨永乐、蔡振民、黄勉勤、赖剑青,以及妇产科张佩琼、黎正己(老药剂师 )和王玉贞医师等一批医疗业务技术骨干。他们的到来,大大加强了我县医疗队伍的建设,打下了人才基础。此后,为提高医护人员水平并建立各级医疗卫生组织,他积极筹办了两期医护人员学习班。

1976年连平县上坪公社卫生院开具的出生证

  第一期是1951年2月开办的护理人员学习班。学员全脱产学习半年,主要培养我县急需的护士,从本县招考录取。参加这期护理学习班的学员有:吴静珠、彭爱容、彭爱媛、廖群芳、廖秀如、黎美华、麦惠鄞、麦琴瑞、廖礼容、欧阳锦霞、叶秋艳、陈淑珍、高玉珍、张静娴、谢彩霞、唐妙良、叶瑞娥、简顺花、吴翠颜、欧阳翠容、欧阳日霞、叶振媚、黄双娣、陈惠芳、钟凤英、叶瑞琴等20余人。其中一些,后来成为我县医疗部门的护理及妇幼保健技术骨干。


1978年连平县人民医院开具的出生证

  第二期是1951年10月开办的中医人员进修班。学习西医现代医学知识,培训对象为我县原在业的中医和民间中医,以及个体中西医药房的青年人。学习期限为半年。每天上午实习下午授课。由翁院长、张杰夫、张泰权、杨永乐等医师任教,传授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各科知识,边学边实践。当年参加学习班的有:谢象焘、彭雪中、叶用九、叶华尹,叶大熊、廖章、何尧、池谢安、叶发慈、黄季鸾、颜永平,颜炳昌、邱柏青、叶启宣等十余人。考试合格按期毕业。学习期满组织二组医疗队到县城四乡巡回医疗,送医送药上门,为贫下中农服务。后来这些医务人员成为我县各级医疗卫生部门的技术骨干,有的还担任了领导职务

  通过两期业务培训,卫生院的医疗护理队伍得以发展壮大,从而适应了当时医疗护理工作的需要。医院为贯彻“预防为主,医疗为辅,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方针,积极开展全民的爱国卫生运动。

  建立健全各级基层卫生医疗机构

  从1951年起,各区先后建立有忠信、隆街、陂头等区卫生所。忠信卫生所由杨永乐任所长,隆街卫生所由张杰夫任所长,陂头卫生所由蔡振民任所长(先后由颜永平、黄勉勤接任)。卫生院本身设置有医疗股、公共卫生股、总务股等股室,建立了留医部及简易手术室。1952年2月28日在上坪成立第一区(惠化区)卫生所,由颜永平医师任代所长,开展医疗预防工作。同年夏,又在大湖区公所内成立大湖卫生站,开展防病治病医疗工作。真正做到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连平各乡镇卫生院(2001年版《连平县志》)

  积极配合抗美援朝战争,在全县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战争,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952年,我国抗美援朝运动进入高潮,为了预防和粉碎美国灭绝人性的细菌战,我县和全国各地一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翁院长积极率领我们开展了除“四害”( 消灭老鼠、蚊子、苍蝇、蟑螂)活动,为预防疾病(特别是传染病)作出了积极贡献。

  积极协助参加我县的各项中心工作

  解放初期,韶关至兴宁的公路“韶兴线”连平路段,因为战争而年久失修。当时公路的部份路段桥梁、涵洞,线路破烂不堪,为了尽快修复通车,当时有大量外地民工在进行全线修路。为了确保修路民工的健康和扑灭民工中暴发流行的疟疾,卫生院派出大批医护人员在粗石坑、金花洞、水洋洞、牛岭水等线路各段设立医疗站,为修路工人疗伤治病,以使公路早日修复畅通。

  同时卫生院还派出五名医护人员到县的土地改革工作队,参加全县的土地改革运动。

连平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大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