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性知识

 任金鸿 2023-06-07 发布于北京

​观摩大棚菜园

陪刘老师观摩蔬菜大棚,眼前满是绿油油的蔬菜和圆滚滚的西瓜,扑鼻的是果蔬的清香。

很快我们就发现西瓜的藤蔓上都连着一个指示牌,上面写着不同颜色的数目字。

问了一下大棚主人,得到了一个解释:这个数目字代表着西瓜的生日——花一谢,就开始绑上这个标记。以现在的气温来算,大约三十五到四十天,西瓜就成熟了。如果温度再高一些,最少28天,西瓜也就可以成熟。

大棚边上的墙上还有一块白板,上面写着不同日期的气温。

能手连福叔叔

连福叔叔是绝对种田高手,关于他有一个说法:无论在什么地方。种什么作物,他都能比别人做得好、收获多。

事实上,连福叔叔就有这个能力,他能够不断地总结经验:什么时间施肥,什么时间摘瓜都有时间概念。只不过都这些知识他的大脑里,是一种隐性知识。

这些知识多数都是别人听一遍看一遍,不一定就能学会,更难以融会贯通了。

知识显性化

早年间看人摘瓜时就是拍来拍去的,估计把有些不熟的话都给拍熟了。

现如今有了这个牌子和气温与时间的对应,就把连福叔叔的经验,做了显性化的处理。

如此之下,原来存在于师父大脑里的隐性知识就可以被显性化地放在了数字里面。

这时既不需要悟性,也不需要经验,你只要会认数、会减法就足够了。

农业数字化就把那些与农作物相关、与时令相关的种植常识,把那些个存在于师傅头脑中的东西显性化出来,将其变成简单化的操作指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