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年代的武汉旧照:武汉师院武胜路转盘上,雨中借书的年轻女孩

 泊木沐 2023-06-07 发布于辽宁

这是一系列80年代的老式相片,它们的时代间隔比较久,但是它们仍然给我们展现出了那时的武汉人的各种人生百态,其中蕴涵着很多对老武汉人的记忆,在它们里面,或许能拨开你的心弦,唤起你对过去的记忆。

一名女孩于一九八四年到武汉市图书馆借书。

这是一位来自武汉钢铁公司的女员工,她为了借一些书,坐了三次公交车,坐了三次公交车,终于来到了武汉市图书馆。从这张图片中,女孩左边的书桌上还撑着一把大伞,雨水从上面滴落在地上,女孩的衣衫也被雨水浸湿了,她的双脚也被雨水淋成了落汤鸡,她的双脚也被雨水淋成了落汤鸡。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这名少女,她正从抽屉中取出了一张书卡包。以前的时候,要根据书架上的数字来寻找藏书,因为藏书架上有一个名字的缩略号,所以你要借什么,首先要知道你要借什么,把这个数字记在一张白板上,让藏书架上的人根据这个数字来寻找你要借的东西。

八十年代,因为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少,所以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来这里看书。

你当时有没有借书卡?你有没有在武汉市的图书馆里借过什么书?

武汉市中心,一个车水马龙的十字架。

八十年代初期,武汉只有四条有轨电车轨道,一条有二条,一条有三条,四条有轨。从图片上看,两台车分别开往了两个方向,从这一角度来看,要么是武胜路,要么是大东门外,毕竟1、2号车的路口是武胜路,1、4号车的路口是大东门外。但是,根据地形判断,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正是武胜路,毕竟,大东城城门口的地形,并没有像他们所说的那么平整,所以,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并没有那么平整。

而从这个位置可以看出,这是一幅位于新华书店正对着马路的人行横道,而人行横道的左侧则是新华书店,右侧则是凯德大厦。我记得,武胜路菜市场的右侧,也就是那时武汉仅有的一间二十四小时经营的菜市场。左边那棵大树后面,就是红旗村的一所小学了,那个中国人,十有八九就是这里的学生。

因为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所以我对这里的很多地方都没有什么印象,还请大家指出我说的是真的。

1980年代武汉航空路的大轮渡,从这张图片可以看到汉口宾馆。

相信大部分的武汉市民都很熟悉这张图片中的大桥。在80年代,过街的桥梁是一种新兴的东西,刚出现的那一刻,人们并不适应从高架桥走到高架桥,更多的人选择的是过街。

但是,由于道路上的车辆太多,加上十字架和人行道之间的障碍物,所以,他们就不得不通过过街了。从图片中可以看出,那时候,天桥上的行人并不多,而在桥下面的十字路口,也没有太多的车,应该不是下班时间。

在武汉,在1985,国家经营的农民市场。

图中的蔬菜摊位上,有新鲜的黄瓜,番茄,还有青椒,蔬菜种类很多。80年代以来,由于实行了“包村承包”政策,武汉城郊的农户逐渐增加了种菜,大部分都是为武汉各大市场提供的。而且,由于人民的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大家对于买到新鲜的瓜果也变得更为热情,普通民众的生活变得更有希望了。

在那张图片上,店员们都是一身白色的制服,制服的左边是他们的职业。八十年代初期,大多数的菜市场还是国有的,私人的农民主要在市场外面或者路边兜售蔬菜。在这个时代,很多人都会去国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买菜,毕竟政府的东西,在这个时代,比政府的东西要可靠得多。

这是武汉六渡桥上老会宾饭店旁的一张照片。

这张图片是一条宽阔的道路,左边的道路两旁有菜市场和药房,很多人都走在道路两旁,一位妇人正在用一辆26式的全新摩托车,在这张图片的中间,一位妇人正在推着一辆全新的26式摩托车,在这张图片的背景下,这是一张很有气势的图片。

一辆有轨电车从街道的另一头开了过来,这是武汉的一号有轨电车,两条“大辫子”连接着路边的一条铁轨,铁轨上的电力就来自于这两条铁轨。

你可记得在武汉,火车的起点和终点都在什么地方?

武汉一条街上,是一天中最繁忙的一天。

从图片上看,一条道路上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和车,道路上很是拥堵,原因很简单,现在正是上下班的高峰期。80年代的时候,尽管武汉的城市人口仅有300万左右,可是那时候的武汉城市的城市范围并不大,因此,武汉的城市交通非常的拥堵,而且往往在早上和晚上的交通高峰时期才会发生。

画面中,道路上行驶的大多是公共汽车,而不是骑车或者步行的人。80、90年代,公共汽车是武汉市民最常用的交通方式。从图片上可以看出,其中有一些是无轨的,其他的大部分都没有了“大辫子”,也就是所谓的燃油巴士。

在武汉,你要有一副健康的身材,要不然连一趟都挤不进去,就算能挤进去,也会被挤得水泄不通,你挤我挤,我挤你,那种感觉真的很痛苦,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的人,根本无法理解。

武汉教师学校,一九八四年。

对于这张图片上的“门楼”,不少武汉市民都不会感到奇怪。是的,就是从湖北大学的西门出来的地下通道。武汉教师与湖北高校之间的联系如何?

武汉师院是武汉各师范院校在三十年代的一所师范院校,是由多所师范院校联合组建而成的一所高级教师院校。但湖北大学在1948年成立于中原,建国后,中原大学搬迁到武昌阅兵场上,更名为湖北大学,湖北大学在经济学、会计、管理学等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

湖北大学于一九八四年把金融、会计和管理科学的重点学科从湖北大学转到中南金融系。在此基础上,与原中南金融学院共同组建中南金融与金融学院。到了一九八七年,湖北大学以“武汉师范学校”为名,“音乐教育”这个学科也就成了湖北高校的一个特色学科。

80年代之前,武汉师专为武汉和全湖北输送了一批杰出的师资,对湖北省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时至今日,“武汉教师”这个名字早已销声匿迹30余年,上一届从武汉教师中走出来的人也都是将近60岁的老人,不知是否还有人记得武汉教师这个名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