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知道的大脑的那些事(上)

 课程教学研究 2023-06-07 发布于浙江

作者:葛盛 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所;

图片
图片

脑,是人体最复杂、最核心的器官。因为它,人类进化成了地球上唯一拥有高等智慧的生物,所以,大脑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大脑极聪慧,它总是高效地指导人完成思考和某些特定动作。科学家一直希望能弄清楚大脑的工作方式,但目前,我们对大脑仍知之甚少。下面,我们先来聊聊你可能还不知道的大脑的那些事。

图片
图片

大脑在你两岁时最复杂?

你知道吗?在你的大脑里分布着约140亿个神经元细胞,这些细胞通过突触彼此连接,形成密密麻麻、四通八达的神经网络。神经网络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井然有序,各司其职。你学习新本领的过程,比如骑自行车,就是大脑努力构建与骑自行车有关的神经网络的过程,这个网络形成之时,便是你学会这项技能的时刻。当你下次再骑自行车时,大脑就会自动调用这个神经网络,助你骑车驰骋。

图片

再来看看神经元细胞,它们的多少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大的变化,毕竟你一出生就拥有了所有的神经元细胞。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元细胞的大小会发生惊人的改变。在你3岁时,它的大小就达到了你成年时的80%,这主要是因为它上面的突触数量增长太快。要知道,你刚出生时,大脑里只有约50万亿个突触连接,而在你2-3岁时,突触数量竟达到你人生中的峰值约1000万亿个(约成年时的2倍)。如此多的数量,我们不禁为大脑捏把汗,它能管得过来吗?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因为突触数在达到峰值后,会逐渐减少,这个过程被科学家称为“突触修剪”。科学家推测,这个过程就像对植物刚出生的枝叶进行必要的修剪,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浪费一样,对突触的“修剪”可以减少无用的神经连接,从而帮助大脑构建更加节能、高效的神经网络。

可是,另一方面,突触作为神经元细胞之间相互接触、传递信息的部位,在大脑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突触数量越多意味着神经元细胞之间的连接越多,这为构建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的神经网络提供了可能。

对此,科学家认为,2、3岁的幼儿拥有强大的学习潜能,如果在这一时期,幼儿能够尽可能多地接受新鲜事物的刺激,从而建立更多的神经网络,一些突触就有可能免于被“修剪”。看来,要想不被淘汰,突触只能通过努力工作来刷“存在感”。

图片

大量的神经元细胞通过树突和轴突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图片

两个脑半球不对称

图片

你或许已经知道,大脑分为两个左右对称、形态相似的半球,两个脑半球相互合作,共同管理着人体大大小小的所有事务。但你知道吗?两个脑半球负责的功能不仅差异显著,而且许多功能是采用“对侧控制”的方式,也就是说,你左侧身体的运动控制和感觉是由右侧脑半球控制的,左侧视野的信息是通过右侧脑半球来感知的。

你是右撇子还是左撇子?事实上,利手(常用的那只手)就是大脑两个半球功能差异的一种表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关利手成因的假说有很多,其中一个有趣的假说来自美国科学家Fred H. Previc 。他提出利手的形成是由你在妈妈肚子里时的体位决定的。

Previc认为,大多数胎儿在妈妈肚子中时,都是头朝下且右耳朝向外侧的,这种体位使得胎儿右侧的内耳前庭受到的刺激更多,从而发育得更加成熟。而右侧的内耳前庭控制的是身体左侧的平衡,因此,刚出生的婴儿会更多地用身体左胎儿在母亲体内的位置侧保持平衡,自然地,右侧身体就会更多地做一些探索性的动作,慢慢地,控制右手运动的脑区发育得更加精细,久而久之,右手便成为你的惯用手。这可能就是右利手的一种成因吧。除了利手方面,大脑半球的功能差异还有很多表现,比如,绝大多数人的左侧脑半球对语言能力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倾听歌曲时,左侧脑半球对歌词的认知存在优势,而右侧脑半球对旋律更加敏感。

图片
图片

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差异的现象被称为“大脑偏侧化”。那么,为什么大脑会发生偏侧化呢?一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解释是: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基因突变一般只发生在一侧,另一侧的功能则保持不变,这是一种兼顾效率和稳妥的选择。另外,一些功能的偏侧化可能是大脑避免浪费做出的选择,比如语言,由一个脑半球控制就足够了……

其实,大脑两个脑半球功能的偏侧化只是相对的,生活中,你的大部分任务都是由两个脑半球分工协作完成的。一项任务由功能差异的两个脑半球分别处理时,相当于用了两套不同的系统进行并行处理,其效果往往比单独的系统更好。正是左右两个脑半球分工既相对独立,又密切合作,才保证了大脑能够高效地工作。

图片

东南大学百研工坊:21世纪是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期。东南大学百研工坊(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所)是国内从事科学教育研究的专业团队,结合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面向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研究,包括:青少年科学教育、STEM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和科学素养评价研究,希望与广大科学教育工作者一起努力,为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