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一、足少阳胆经腧穴名称由来

 沧海一滴水8uba 2023-06-07 发布于河北
经络循行


图片

《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 ,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肋胁里,出气街,绕毛际 ,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译文】足少阳胆经:从外眼角开始(瞳子髎),上行到额角(颔厌、悬颅、悬厘、曲鬓;会头维、和髎、角孙),下耳后(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沿颈旁,行手少阳三焦经(经天容),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会大椎,经肩井,会秉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会翳风),走耳前(听会、上关;会听宫、下关),至外眼角后;/目部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向大迎,会合手少阳三焦经至眼下,过颊车(下颌角),下行颈部,会合于缺盆(锁骨上窝)。由此下向胸中,通过膈肌,络于肝,属于胆;沿胁里,出于气街(腹股沟动脉处),绕阴部毛际,横向进入髋关节部。/躯体部主干,从缺盆(锁骨上窝)下向腋下(渊液、辄筋,会天池),沿胸侧,过季胁(日月、京门,会章门),向下会合于髋关节部(带脉、五枢、维道、居醪、环跳),由此向下,沿大腿外侧(风市、中渎),出膝外侧(膝阳关),下向腓骨头前(阳陵泉),直下到腓骨下段(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下出外踝之前(丘墟),沿足背进人第四趾外侧(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足背部支脉,从足背分出,进大趾趾缝间,沿第一、二跖骨间,出趾端,回转来通过爪甲,出于趾背毫毛部,接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穴位歌诀

足少阳经瞳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

听会上关颔厌急,悬颅悬厘曲鬓饶,

率谷天冲浮白次,窍阴完骨本神请,

阳白临泣目窗辟,正营承灵脑空摇。

风池肩井渊液处,辄筋日月京门标,

带脉五枢维道续,居髎环跳风市招,

中渎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霄,

阳辅悬钟丘墟外,足临泣与地五会,

侠溪窍阴四趾端。

病候

《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主治

本经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病证:嘴里发苦,好叹气,胸胁不能转侧,甚则面孔像蒙着微薄的灰尘,身体没有脂润光泽,小腿外侧热。还可发为足少阳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酸痛等症。/本经主治“骨”方面所发生的病证:头痛,颞痛,眼睛外眦痛,缺盆(锁骨上窝)中肿痛,腋下肿,如“马刀侠瘿”等证,自汗出,战栗发冷,疟疾,胸部、胁肋、大腿及膝部外侧以至小腿腓骨下段(绝骨)、外踝的前面,以及各骨节部酸痛,小趾侧的次趾(足无名趾)不能使用。

图片

图片

1.瞳子髎

瞳子即瞳孔,髎指骨隙,穴在小眼角外缘骨隙中,横对瞳孔,故名瞳子髎。

图片

2.听会

听即听觉,会指聚会,此穴在耳前,故名听会。

3.上关

上,与下对言。关,意指关键之处。此穴在颧弓之上缘,足阳明胃经下关穴之上,故名上关。

 

图片

4.颔厌

颔即下颔,厌指顺从,此穴在颞颥部,随咀嚼顺从下颌运动,故名颔厌。

5.悬颅

此穴位于头颅两侧,上不及前发际,下不及耳根,如挂其处,故名。

6.悬厘

“厘”是治理、订正之意,此穴悬于头部两侧,有止头痛、止晕的作用,故名。

7.曲鬓

曲即弯曲,鬓即鬓发,此穴在耳上鬓发边际的弯曲处,故名曲鬓。 

8.率谷

率即统率,谷即山谷,此穴在耳上,为以“谷”命名诸穴的最高者,如诸谷之统率,故名率谷。

9.天冲

天即天空,指头部,冲即冲要,此穴在头部两侧,为本经循行的冲要处,故名天冲。

图片

10.浮白

浮即浮浅,白指明白,此穴位于体表浮浅部位,有清头明目之功,故名浮白。

11.头窍阴

“窍”指五官七窍。本穴主治头、耳、目、喉等诸头疾患,故名头窍阴。

12.完骨

完骨,即耳后之高骨,现称乳突。穴在完骨后下方,故而得名。

13.本神

“本”指本领、能力之意。本穴主治癫疾、惊痫等神志病,且居头部,头为元神所在又当神庭之旁,故名。

14.阳白

“白”有光明之意,正阳化气显现于天庭之间,且两眉之上首当天阳之气,其处光润明洁,故名阳白

15.头临泣

“临”指从上而下,“”指流泪。穴位于头部目上方且主治目疾而得名。

16.目窗

“目”主明,“窗”指天窗,此穴从目直上列于顶颞两旁与目相通,犹如室之天窗,且主治目不明之目疾,故名。

17.正营

“正”有遇、恰巧之意;“营”有布、集之意。穴属胆经,阳维之脉布此,恰与胆经相遇、结集,故名。

18.承灵

承即下受上,灵即神灵,脑主神灵,故脑上顶骨又称天灵骨,此穴在其外下方,故名承灵。 

19.脑空

脑即脑髓,空即空窍,此穴在枕骨外侧,内通脑窍,善治脑病,故名脑空。

20.风池

穴在项旁陷处如“池”,风邪易入,治一切“风”,故名。

21.肩井

位于肩上陷中,故名。

图片

22.渊液

“渊”指深的意思,因穴深藏在之下,故名。

23.辄筋

辄原指车两旁靠板,筋即筋肉,此穴当胸胁筋骨之间,故名辄筋。 

24.日月

穴属胆募,胆主决断,决断务求其明,明字分“日”、“月”,故名。

25.京门

京,指发源地,又含京都之意。门,之出入之处。本穴为肾之募穴,主治水道不利,为益肾利水之要穴,水液出入之门户,故名。

26.带脉

此穴为带脉经气所过处,主治妇女经带疾患,故名。

27.五枢

五,中数也,又通午,有纵横交错之意;枢,指通上转下之意。本穴在带脉下3寸,适当人身长度之折中处,又为经脉纵横交错髋部转枢之处,故名。

28.维道

维即维系,道即轨道,此穴属足少阳,交会于带脉,有如维系诸经的轨道,故名维道。

29.居髎

“居”即在、处;“髎”指骨隙,又为髂部之别名。该穴在关节部,是处凹陷,故名。

30.环跳

跳跃时屈膝屈成环曲,此穴主治下肢痿痹,瘫痪,使其恢复跳跃功能而命名。

31.风市

“市”有集结之意。该穴主治下肢风不仁,偏风半身不遂等症,言其为“风”气集结之处,又为祛风之要穴,故名。

32.中渎

中即中间,渎即河流,此穴在股外侧两筋之中,形如河流,故名中渎。

图片

33.膝阳关

膝即膝部,阳为阴之对,指外侧,关即机关,指膝关节,此穴在膝关节外侧,故名膝阳关。

34.阳陵泉

外侧为“阳”,“陵”指高处,“泉”指凹陷。穴在下肢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而得名。

图片

35.阳交

阳为阴之对,外为阳,交即交会,此穴在小腿外侧,与足太阳脉交会,故名阳交。

36.外丘

外为内之对,丘即土丘,此穴在外踝上方,局部肌肉隆起如丘,故名外丘。

37.光明

光明,即明亮的意思,穴属胆经络脉,别走肝经,而肝开窍于目,善治眼疾,使之重见光明,故名。

38.阳辅

外侧为阳,辅,指辅骨,即腓骨。穴在辅骨外侧前缘,故名阳辅。

图片

39.悬钟

别名绝骨。穴当足踝上3寸,昔时常有小儿此处悬带响铃似钟而得名

40.丘墟

高处称“丘”,大丘称“墟”,此指外踝而言,穴在其前下,故名。

41.足临泣

穴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间凹陷之处,足少阳脉之俞穴,穴临于足,其气上通于目,主目疾,目者,泣之所出,故名足临泣。

图片

42.地五会

凡两经相交处之穴,曰会。本穴为足少阳之气,与其他五经之气会合处也。以此之一,会彼之五、足方象地,故称“地五会”。

43.侠溪

侠通“夹”,溪即沟溪,此穴在第四、五趾的夹缝间,如处沟溪,故名侠溪。 

44.足窍阴

足即足部,窍即孔窍,阴为阳之对,开窍于耳目的肾和肝均属阴脏,此穴在足部,善治耳目诸疾,故名足窍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