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上一次偶遇,竟成一生知音:虞世南《蝉》(下)∣趣解唐诗5

 读读镇 2023-06-07 发布于广东
春燕呢喃... 

春分,一候玄鸟至。玄鸟,即燕子。刘长卿说“玄鸟不辞桃花寒”。心怀春天,芸芸众生如你我,也不辞寒。

收听本文音频,请点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


上回说到——

小伙伴们都被美丽的传说感动了,凌烟阁殿外安安静静的,连蝉都没有声响。

01
敢对皇帝说不

猫哥茬从传说中回过神来,他想求证一段历史的传闻。

他走到虞世南跟前,摸了摸拐杖问道:“虞爷爷,唐太宗很器重你,但我听说他曾写过一首诗,要让你唱和,你却没有从命,这是真的吗?”

听到猫哥茬的发问,卞小辫也觉得不可思议。皇帝发出和诗的邀请,多少人都会求之不得、趋之若鹜啊。

“这是真的。”虞世南收起了笑容,他挺了挺腰说:“那是太宗皇帝作的宫体诗,内容并不文雅端正,如果我也唱和的话,天下的人一定也会追随效仿,不利朝野文风。所以我直言不讳地说出缘由,毫不含糊地拒绝了。”

虞世南的话令小伙伴们肃然起敬。

卞小辫似乎更深刻地领会到了诗人自喻自勉的诗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就像蝉一样,立身高洁,无需凭借秋风、无须凭借权贵,也自能蝉声远传、声名远扬。

  蝉  

唐  虞世南

垂 緌 饮 清 露,

流 响 出 疏 桐。

居 高 声 自 远,

非 是 藉 秋 风。



02

唐太宗焚烧诗稿


证实了历史,猫哥茬蹲下身继续研究着虞世南的木雕拐杖。他说:“虞老师,你不知道,你驾鹤西去之后,唐太宗(李世民)也为你写了一首诗,但是他让宰相给烧了。茬,有点可惜。”

后星咪熊觉得纳闷,他问道:“哄啧啧hong~ z  z),为什么要烧了呢?”

猫哥茬回答道:“唐太宗说'钟子期死、伯牙不再鼓琴他觉得虞爷爷走了之后,再也难觅知音,所以诗作干脆也不留了。

后星咪熊更不解了,什么“钟子期死、伯牙不再鼓琴”,这是啥意思?他摸着后脑勺,一脸懵懂。

虞世南看出了后星咪熊的疑惑,笑着说:“来吧,我领你看看伯牙鼓琴、钟子期知音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虞世南说着,用拐杖点了点地。只见一阵轻烟,凌烟阁瞬间消失,眼前出现一条春秋时代的江河。




03

伯牙鼓琴,钟子期知音


雨后初晴,一艘小船徐徐而来。

船上,一个琴师对江抚琴。酣畅间,忽然,琴弦颤动了一下。

琴师立即停下弹奏,他知道,只有听懂琴音的人,才能发出这样的感应。

果然,岸边的芦苇滩,一位樵夫伫立。

琴师连忙靠岸,邀约樵夫上了小船。

两人寒暄一番后,双双落座。琴师继续抚琴弹奏,樵夫静坐一旁侧耳聆听。

只见琴师指间激越,琴音铿锵。樵夫击节称赞:“弹得太好了!我听到了巍峨的泰山,雄峰耸立。”

忽而琴音旋律回转,势如恣肆汪洋。樵夫慷慨激昂:“弹得真好啊!我听到了洋洋江河,浩浩荡荡!”

卞小辫听得入迷,像遇到了知音般兴奋地说:“琴师就是俞伯牙,樵夫就是钟子期。伯牙弹了两首曲子,叫《高山》和《流水》。钟子期听懂了琴曲的音韵,这就是知音的由来,嘻嘻,太生动了!”

小鲸宝忽闪着大眼睛,似懂非懂。

虞世南补充道:“对,这就是【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典故。高山流水后来也就成了知音难觅的成语。”

“可惜呀,后来,”虞世南接着说,“钟子期死后,伯牙来到他的墓前,伤心地慨叹知音已经不在了,我也再不鼓琴了,说着就把琴摔断了。这就是伯牙绝弦的典故,千古流传啊!”

听完伯牙绝弦的故事,后星咪熊终于明白了李世民为什么要把写给虞世南的诗烧了。原来,唐太宗已把虞世南当作自己的知音钟子期了。

虞世南拐杖一点,小船远去,凌烟阁又重现眼前。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卞小辫再次反刍着这句诗,他觉得这是写给每一个高洁品性的人,是虞世南,是唐太宗,也是俞伯牙,和钟子期.....





















04

猫哥茬求证居高声自远


此刻万里无云,风平树静。

猫哥茬“哧”一声踩着滑板车越过梧桐树,飞上了凌烟阁楼顶,他要实证“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真理。他朝远处大喊了一声:

“茬——”

果不其然,高高的阁楼上,声音宏远,啸传千里。

天际间忽然传来一声晚唐的回音,也是一声嘹亮的蝉鸣。

那是李商隐的“蝉”。

小鲸宝高兴得早已喷出了彩虹水柱,用它“千里收听”的神功搜索到了李商隐的吟唱,并张开微笑的小嘴巴,播放出晚唐诗人的又一首《蝉》——

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唐朝的咏蝉三绝,此刻在凌烟阁的上空唱和交汇,像蝉鸣一样此起彼伏,绕梁不绝。

——  END  ——




01
伯牙鼓琴,出自《吕氏春秋》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02 高山

(接上文)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03 流水

(接上文)少时而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


素养好词

听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嘉宾杨雨品读——

杨雨品读
李清照《如梦令》



世间绝弦者少。猫哥茬深信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

遇见钟子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