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弄璋之喜、弄瓦之喜、文定之喜、于归之喜,日常祝福用得上,一定惠存

 xsqtsg648 2023-06-07 发布于湖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字词都蕴含着很深的道理。
或典故、或哲思、或警示、或祝福,不同的字词,都给人以有所得,有所感悟。
古人对于文字的考究,要超越今人很多。
尤其是在那个以“礼仪”为治国之邦的商周时期,更是将礼仪文化发展到了极致。并衍生出很多美好的祝福词,散见于《诗经》等作品。
“弄璋之喜”“弄瓦之喜”“文定之喜”“于归之喜”,这些看似相近的祝福语,其实各有着不同的用意,一定不能用错。

Image

弄璋之喜与弄瓦之喜
“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是两个成语,它们都是用作祝福生孩子的祝福,语出《诗经》。
“弄璋之喜”出自于《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意思是说,如果家里生了男孩子就把玉璋给他,希望他将来能够有玉一样的品质,后来也代指恭贺人家家里生了男孩。
“弄瓦之喜”也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意思是说,如果家里生了女孩,就要给她瓦。这里的瓦并不是我们常说的瓦片,而是纺车上的一个零件。这也符合了古时候“男耕女织”的家庭理念。
文定之喜
古时候结婚体系,常常分为提亲、定亲、成亲三个环节。“文定之喜”就是定亲的祝福。
古时候,社会观念比较落后,女孩子常常不抛头露面,居于深闺。等到长大后,往往要通过红娘牵线,走“提亲”的环节才能出嫁。
提亲后,就是定亲环节。定亲的时候,男方会将准备好的聘礼用杠箱抬到女方,女方收到后会回礼。女方回礼多为金团、油包及闺女自做的绣品。
那时候有一种定亲凭证,男方送“过书”,俗称“红绿书纸”(纸张两层外红内绿),女方送“回贴”认可,俗称“文定”。这就是“文定之喜”的由来。

Image

于归之喜
于归之喜是指古代女子的出嫁。
因为古人认为:女子嫁到丈夫的家中,才算是真正的回了家,所以于归之喜也被理解为丈夫家是女子的最终归宿。
这是古人的一种观念。
于归之喜最早出自《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其中的“之子”,就是指孩子,古代的“子”代称儿女,而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女子出嫁才是真正的回家。
与于归之喜对应的还有于归宴,也就是指结婚当天宴请宾客的这场婚宴。于归宴和出阁宴有着很大的不同,出阁宴一般是指女子在娘家吃的最后一顿饭。
花烛之喜
花烛之喜,古代指的是男子的结婚,和于归之喜是相互对应的。
因为古代将新婚的第一夜称之为洞房花烛夜,由此有“花烛之喜”之说。现在“花烛之喜”泛指新婚、结婚大喜。
乔迁之喜
乔迁之喜,这个比较好理解,日常用的也很多。
乔迁之喜,最早也是出自于《诗经·小雅·伐木》,“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原意是指鸟离开山谷,搬到了树上。古代是用在祝贺别人升官或者搬家,现代除了这方面的意思,还可以用来祝贺一些商业搬迁,比如迁移办公室等。

Image

弥月之喜
是祝贺孩子满月的祝福词,“弥月”就是满月的意思,也就是婴儿出生后满一个月的日子。
进益之喜
主要是祝贺学业或者仕途上的进步。多用于祝福孩子考上大学或者学业有成。
握珠之喜
主要是庆祝家中新添了人口。另外,还有掌珠之喜则是庆祝生了个女儿。
读者们,关于“古时候的祝福语’,大家还能想起哪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