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闲翔 | 悼念我的伯伯

 荆楚文史哲 2023-06-07 发布于广东

▲李正阳题

今天,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送别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我最敬爱的伯伯。

伯伯一九三一年农历六月十四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在封建制度的社会里,这个家庭无田无地,贫困潦倒,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地支撑着。更为不幸的是,在我伯伯未足十岁的幼小年龄,我爷爷抱病离世,奶奶不堪生活重负,被迫改嫁他乡,留下孤苦伶仃的伯伯、我的父亲和更加年幼的姑姑。

幸好,在当时整个家族都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的先辈们不离不弃,六奶奶、七奶奶收留了我的父亲和伯伯,懵懂年幼的姑姑则被外村好心人收养。伯伯像野地里的一棵小草,艰难地成长在同样风雨飘摆的乡村社会里。

历史潮流不断向前,1949年钦州解放了,我的家乡解放了,正值青年时代的伯伯见证了解放后的新社会的巨大变化。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伯伯不顾七奶奶的极力劝阻,在三伯的帮助下,涉水渡江,来到当时的大番坡乡政府报名参军,走上了从军的道路,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一员,驻守边远的海南岛,为新生的人民政权持枪守卫,奉献青春!

伯伯是一名工作认真负责、热爱学习、追求上进的青年战士,虽然因家庭极度贫困,从来没有进过一天教室和课堂,但他优良的品质赢得了部队领导的信任,他被任命为司务长,掌管着所属部队的生活收支重要事项。

由于严格要求自己,管理有方,伯伯部队退役回到地方后,继续从事经济工作,先后在青塘、新棠、板城、长滩等基层农业银行担任营业所主任,负责做好当地农村金融服务工作,为所属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后来,伯伯从较远的镇调动回到康照岭镇,继续担任营业所主任,直至退休。

伯伯一生长期从事经济工作,过手的钱物款项不计其数,但他始终保持高度自律,从来没有以权谋私谋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伯伯一直独善其身,从来没有逾越规矩。伯伯的优秀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伯伯刚强正直,从小疾恶如仇。在成为一名解放军之前,针对外来人的挑衅和威胁,敢于组织本村青年开展斗争,最终维持了本村利益和声誉,为他日后从军报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十年动乱期间,伯伯始终站在工作大局上,维持单位工作局面。

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伯伯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和退伍军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优良作风。2021年,伯伯和全国710多万名老党员一起,获得了党中央首次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伯伯虽然凭借自身的努力摆脱了贫困的农村生活,但他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家乡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在从其他公社回到钦州县城开会时,经常不怕路远难行,抽空回到老家,与同村兄弟下海捉鱼,到田间参加劳动,帮生产队建筑晒场,与本村兄弟们同劳动同谈心,融为一片,给当时仍然闭塞的老家带来了新风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伯伯教会了同村大多数青年学会了骑自行车,为改变农村生活特别是出行方式创造了条件。

伯伯一生充满着对家乡后塘村的感恩。伯伯从不吝啬钱财,在一家人口多、收入少、开支大的情况下,仍然时常接济老家人。每逢从外地回到老家,伯伯都带着礼物看望年迈的六奶奶、七奶奶以及伯伯的堂兄堂嫂。

老一辈的六奶奶、七奶奶故去后,每年春节中秋两个节日,伯伯都亲自或托人带回礼物或红包看望他的堂兄堂嫂。伯伯退休后,经常回到老家走村串户,对老人问长问短,与同龄人促膝谈心,对晚辈关怀备至。伯伯内心绵绵的乡情以及真切的亲情,在兄弟族亲和上下几村中赢得了广泛好评。 


我永远记住伯伯的恩情。上世纪六七十年的中国农村普遍贫困,吃不饱穿不暖,我的兄弟姐妹和已故的父亲母亲都得到了伯伯的无私接济,大到支持建造房屋,帮助购买犁耙等生产工具,再到支持粮食,给我们兄弟姐妹购买衣服鞋帽等等,伯伯都尽力给予支持。

尤其令我不能忘怀的是,我读小学时,由于学校离家很远,我每天必须走几公里小路上学,伯伯知道这事后,便组装了一辆自行车,骑了几十公里泥路送回给我,解决了我上学读书的最大难题。

改革开放后,农村条件逐步变好,在伯伯鼓励下,我的父亲利用近海资源发展养鸭,我们家经济条件大大好转,伯伯依然像往常那样爱着他的兄弟和我们侄子侄孙等晚辈,每次回到老家后塘村,自行车架上总是装满肉菜和其他食物。伯伯的一点一滴恩情,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永远不能忘怀。

伯伯对我父亲充满着浓烈的兄弟之情,回忆我父亲生前,每当伯伯回到老家,待到晚饭时分,伯伯和我的父亲,两个患难的老兄弟慢慢地喝着淡淡的本地米酒,将最深的兄弟情谊溶化在微微的沉醉中。

当年,我父亲临终前,一直割舍不下他与伯伯的难兄难弟之情,直到伯伯从市区回到老家后塘, 轻轻拍了拍我父亲,我父亲才终于割舍了与伯伯七十年多年的兄弟之情,归于天年,回到了人生的原点。如今,伯伯走了,我最敬爱的伯伯走了,也回到了人生的原点。

伯伯和我们永别了,伯伯良好的风范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愿伯伯一路走好,在灿烂的天堂保佑他的后人和亲戚朋友永远平安!(2022.12.25)

作者简介

黄闲翔,男,1967年出生,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人。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