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查研究要在“实”字上见真章

 快乐者生存 2023-06-07 发布于北京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守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听真话、察实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共产党人历经百年薪火相传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和优秀工作传统。用好这个“传家宝”,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要在“实”字上见真章。

调研当躬身力行察“实情”,走好“亲民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调查研究如同“一线作战”,必须扑下身子、亲临现场,才能找准症结、精准施策。要坚持问题导向,锚定治理“难点”、民生“痛点”、政策“堵点”,备好“调研课”,明确任务书、问题表、路线图,以精准选题为高质量调研把脉定向。要坚持需求导向,绘好“民情地图”,既有“规定路线”、又有“自选动作”,既看“门面窗口”、又看“后院角落”,于细微处听民声、察民情,在一线中晓民意、得良策。要力戒形式主义,不搞“专车”、不走“专线”、不观“盆景”,怀着赤忱之心下去,带着“急难愁盼”上来,从民意中检验工作成效,从民情中解决赶考之惑,让调研成果掷地有声。

调研当刨根问底探“实因”,走好“求是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调查研究不能满足于一般性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而是要在不断地抽丝剥茧、解剖麻雀中牢牢把握关键线索、抓住问题要害,为改革发展“号准脉搏”。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信念,直面基层一线的复杂问题、瓶颈问题和短板问题,坚持好的差的都要看、表扬批评都要听,做到“一是一、二是二”,切实把问题和矛盾摸清弄透。要把准规律和方法,娴熟运用蹲点、访谈、问卷等多种调研形式,找出“硬骨头”,求出“最优解”,为基层“全景画像”。要学会从“小切口”处研磨“大文章”,针对一个目标、聚焦一类问题,找准整体与局部、短期与长远的关系,“环环相扣”让调查研究“调”之有方、“研”之有果。

调研当标本兼治求“实效”,走好“为民路”。“文可载道,以用为贵。”调查研究不可倒插笔画、预设结论,不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应以谋求实效、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报告撰写要文风朴实、观点鲜明,注重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坚持由表及里、反复推敲。要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不空发言论,做到数据对得上、案例有依据、结论有实效,杜绝“头重脚轻”“研而不果”的“假报告”。要关注长远、谋在当前,以一针见血之法提出有效建议,亮明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清单,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让调查研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