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平胃散、藿香正气散、六大基础方

 小胡TCM学习吧 2023-06-07 发布于天津



每天10分钟,坚持带来大改变!
公众号推送内容主要围绕中医考研展开,附加一些临床拓展与笔者所见所闻,供大家各取所需。

思维导图的说明:

思维导图参考自中医学10版教材,对于其他版本会做部分参考,现在考研的主要参考教材也为中医学10版教材。

往期回顾:
方剂学:
15.治燥剂
方剂学——清燥救肺汤、增液汤、人参总结
14.治风剂
方剂学——川芎茶调散、大秦艽汤、桂枝总结
13.理血剂
方剂学——补阳还五汤、复元活血汤(天花粉总结)
12.理气剂
方剂学——越鞠丸、枳实薤白桂枝汤(胸痹三方区别)
11.固涩剂
方剂学——固冲汤、固经丸


一.祛湿剂

二.平胃散

【功效】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

【方解】

三.藿香正气散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方解】

四.高频考点

1.【平胃散】

①六个基础方,临证开方子的时候尽量从简,自己组方用药不需要那么多的方子,掌握以下六种基础方,然后随证加减即可,这样对于中医初学者是十分友好的。

(1)痰湿:

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组成】 半夏五两(15g)、橘红五两(15g)、

白茯苓三两(9g)、甘草一两半(4.5g)

【用法】 上药㕮咀,每服四钱(12g),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枚,水煎服)。

(2)水湿:

平胃散——燥湿运脾,健脾和胃

【组成】 苍术四两(12g)、厚朴三两(9g)、

陈橘皮二两(6g)、甘草一两(3g)

【用法】 上为散。每服二钱(6g),水一中盏,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现代用法:共研细末,每服4~6g,姜枣煎汤送下;亦可作汤剂,加生姜2片、大枣2枚,水煎服)。

(3)气虚:

四君子汤——益气健脾

【组成】 人参9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4)血虚:

四物汤——补血调血

【组成】 白芍药9g、川当归9g、熟地黄12g、川芎6g

【用法】 每服三钱,水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5)阴虚

六味地黄丸—— 填精滋阴补肾

【组成】 熟地黄八钱(24g)、

山萸肉四钱(12g)、干山药四钱(12g)、

牡丹皮三钱(9g)、茯苓三钱(9g)、泽泻三钱(9g)

【用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现代用法:蜜丸,每服9g,日2~3次;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6)阳虚

肾气丸——补肾助阳,化生肾气

【组成】 干地黄八两(24g)、

山药四两(12g)、山茱萸四两(12g)、

茯苓三两(9g)、牡丹皮三两(9g)三两(9g)

桂枝一两(3g)附子一两(3g)

【用法】 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现代用法:蜜丸,每服6g,日2次,白酒或淡盐汤送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2.【藿香正气散】

①大腹皮+厚朴=气行则湿化(化湿的治疗思路,即通过理气而化湿)

END

NEW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了,我是小胡,未来的我们,无论走向何方,终会感谢现在这段称之为努力的时光。
文章内容来自文献古籍与中医学教材,涉及图文部分源自中医学10版教材及网图,如有侵权,请及时留言联系删除。
关注我,了解更多考研基础备考知识。
思维导图制作不易,感谢大家点赞支持!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蓝色文字,进入对应合集)
中药学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清热剂思维导图回顾
中诊学
中医“寒”的汇总小结
中基学
中医藏象——心包络
中内学
中内肝胆病——积聚、鼓胀
针灸学
针灸学——特定穴(上)
考研复试
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属中西医结合导师介绍·上篇(专硕)



知识星球:雷哥故事


中医交流合作平台

给小编点个赞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