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画家是怎么想的,把人物画得这么可爱有趣

 笑溜达 2023-06-08 发布于辽宁

图片齐白石画意

中国古画,除了正儿八经的人物画外,经常出现人物的还有山水画。但山水画中的人物可不比人物画,更小更模糊,甚至给人一种画家是不是偷懒随便画的感觉。

如果把画家看作是捏人的女娲,那人物画大概就是他们精心捏出的有鼻子有眼的塑像,而山水画中的小人,可能也就是随手甩出的泥点儿吧。

当然,开个玩笑。山水画中的小人虽然没有那么精致,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王维说:“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这些小小的人物有时也能达到画龙点睛之用,而且正因为比例小巧,他们看起来更加可爱有趣了。

图片石涛《山水画册》

图片唐寅《虚亭岸帻图》

图片唐寅《虚亭岸帻图》

古人画的山水,虽然主要展示对象是奇山异水和日常所见的自然之景,但总爱添上点什么,比如亭台楼阁、竹篱茅舍、渔舟行人,尽管有时候画得不甚精细,但往往能让整个画面更为生动,还不会喧宾夺主。

山水之美,在于浑然造化,有巍峨高耸、雾流涧谷之美,也有烟波浩淼、小溪潺潺之美,但是这些美,都需要人来发现欣赏,毕竟人才是审美主体嘛。

画外的人在欣赏作品,而画里的小人也在欣赏他们眼前的秀水明山,这样想来还蛮有空间感的。

图片陆治《丹林翠嶂图》

对于山水画来说,加几个小人进去,能让静止的山水焕发出生命力,正因为有人的加入,山水才更显生气灵活。

对于观赏者来说,因为人的对比和加入,则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触。他们可以跟随画上的小人,行走于山林之间,一同'畅神’山水。

图片赵佶《溪山秋色图》

图片赵佶溪山秋色图》

很多时候,画中小人也是作者本人的映射或精神象征。

古人画山水,有时就是在画自己的内心,或者描绘想象中的美好生活。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人为什么钟情山水呢?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

因为人们都渴望自由不受束缚的生活,现实可太烦了,但人又往往摆脱不了纷纷扰扰的俗世,所以只能在想象中勾画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生活,借画中之人暂避山水之间。

图片南宋佚名《江山飞鸟图》

图片南宋佚名江山飞鸟

对于画家来说,他们用画画的方式,寄托自己的隐逸情怀。而观者则换了另一种方式,他们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来体会山水之趣。

这时候,画中的小人便是一个很好的牵引者了,看着他们就好像自己也能进入画中那般美妙的山水间遨游一样,为之怡情,为之陶冶,心旷神怡。

正如郭熙所说:“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

举个俗点的例子,就好比寻常人租住着百千把块的出租屋,但幻想着千万级别的大房子,于是去看那些豪宅视频,边看边说,真好啊,今晚的做梦素材有了。

当然,古人的山水情怀是不染铜臭、忘却世俗的,他们展现的是对山水的热爱之心,是那份隐逸之情,更看重的是心灵的享受。

图片徐渭《山水图册》

王维说:“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置身于美景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像在画中游览一样,这足以反过来说明,一般山水画有多梦幻美妙,正因为画出心中所想,所以才认可它。

想必人们在欣赏画作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将自己代入其中吧。

图片齐白石画意

郭熙说,山水画的创作,最终目的是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所以创作时要符合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价值需求。

亭台楼阁布置得当,可以让观者畅想自己在画中的观望和居所;骑驴小人、泛舟渔夫,也都是为了更好地让观者投入其中,与自然更进一步,就如身在画中,物我两忘。

图片

这大山水中的点景人物,小小的一个,但却寄寓着人们的期盼和情怀,他仿佛是画者和观者的一个小小缩影,在峡谷中隐居悠闲,偶尔凝望青山绿水,惬意自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