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说整体就是整体

 药王学徒 2023-06-08 发布于吉林

我们在感觉到整体性的时候只觉得是模模糊糊的,感觉不到是从里往外联的,还是从外往里联的。因为整体就是整体,本来混元气就是兼容的,鸡蛋的混元气跟我们的意元体是兼容的,我们的意元体跟鸡蛋的混元气也是兼容的,只是我们平时不这么灵敏,感觉不到他们是个整体。一旦我们功能呈现的时候,意元体灵敏度增强了,整体性强了,常态思维融合到超常思维里面来了,在这个时候一下就感觉着了,“噢!原来是这样”,这就叫“当下即是”。因为这个整体不是这个东西的气进去了,或者你的气出来了,而是本来就交叉联在一起的。

比如你这儿出个概念,这个概念是个整体;要作用于那个物质,那个物质是个整体;两者一结合又是个整体,这个整体是反复起作用的。所以我们讲混元整体理论、混元时空观,就是这么个问题,意元体在起作用的过程当中,信息的往复既占了时间,也有空间变化。像这些道理慢慢想,也能想得通;但是,如果你能真正感觉到,那就不一样了。所以,大家要在实践当中反复感受,慢慢慢慢时间长了,你一想就进入功能态了。这是个很自然的过程。就等于脑子里作了调整,换了“档。

但又不要故意去想,我要换档,要进入功能态。因为脑子里面从这个功能态调整到那个功能态的过程是自然进行的,如果要有意识地那么去想,就把两个功能态截然分开了,在它们当中打上了一堵墙,反而不好调整了。脑子里一想,就已经命令脑子里那个很复杂的运动过程去起调整的作用了,大家要这么去领会它。

在调整到功能态的时候,我们还要发命令要去做什么。比如,鸡蛋壳愈合、停表、消瘤子,这都是在一种功能态下完成的,但是你的意元体要做出主动的选择。要长鸡蛋,就要发意念长那个鸡蛋;要停表,就要发意念停表;要消瘤子,就要想消那个瘤子。你要去干什么,就得有个干什么的指令。那么能不能一下子都起作用呢?以后功能强了可以,但是都起作用也不是同时起的,里面也有先后。因为这个过程非常快,所以好象是一下子起作用的。四合院的故事系列合集

我们一组场,很多人都起作用了,是什么道理?有的人治了病,有的人长了功夫,有时候我们没搞功能场,也有人出了功能。因为人和一般的事物还不一样,他跟这个场联系上了,就可以借助这个场的力量干事情。讲这些道理,就是告诉大家,我们调整到了功能态,心情比较愉悦,那还仅仅是实施功能的一个条件,要实施功能,还必须要有个想干什么的念头。有些同学不是说吗:“不想不行,想多了也不行。”因为想多了,你光想那个词汇了,而没有变成内在的力量,变成常态意识了,就不起作用了。

所以,我们也是“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求”。“无心”就是不求,那你就是练得非常安静了,常态意识都沉伏了,功能也不一定能出得来。因为你脑子不动了,即使里面非常匀衡,可对外面不起反应了,那你再灵敏也不行。这就是佛家禅宗讲的“枯禅”。所以,脑子灵敏了,还要有个“我要干什么”的念头。将来练功有了基础,能经常保持灵敏了,那么你一发命令马上就起作用了。

现在我们达不到总是那么灵敏,这就需要自自然然,别太紧张,但又要有个要干什么的念头。不过,这个念头一出来就放开它,不要被这个概念捆住,死于这个概念之下。这个概念是要变成那个起作用的活动过程。你要长鸡蛋,鸡蛋长了,这是长的过程,变成了长的过程,那个长的概念就散开了。所以脑子里面是通过这个长的概念而形成一个长的活动过程。这个长的概念消失得越快,越容易变成长的实际过程。把这个道理琢磨琢磨想通了,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要你放松,自自然然,但又不是什么都没有。自自然然里面要有个主旋律,就是要长它。一说长,就把长的概念变成一个使鸡蛋发生长的混化行动。

康复部有的老师在组场治病的时候,就是大声嚷:“疾病要消散!,要化散',搞得惊天动地。我就讲,这种情况不行。治病跟打仗、拚刺刀不一样,得有气进去起作用。用嘴喊,喊出一身汗来气也进不去。所以不是谁喊的声音大谁的效果就好。静一点行不行啊!把那个力量用到意识上去,把场统一起来,大家都用一个意识,可能比那样大声喊的作用要明显得多。因为是意元体的功能在直接起作用,而不是转一大圈,把意识变成了口腔肌肉的运动和口令在起作用。

有的人讲跟别人聊天的时候,觉得也可以联成一个整体。本来是自己模模糊糊想的东西,对方就说出来了;或者自己刚想说的话,对方就说了。这里面有两种情况:一是你心里一想,对方感觉着了,可他还不知道是你想的东西,他自己感觉着了,就说出来了;这是对方接收了你的信息。二是他想说的东西,在没说之前,还在他脑子里酝酿的时候,你接收到了,所以你觉得你这儿模模糊糊正想呢,他那儿就说出来了。

因为意识这个混元气也是可以兼容的,他那儿一活动,你这儿比较灵敏,就可以感受到了。懂得这个道理之后,对以前说的“以心印心”就好理解了。老师在这儿讲,你那儿安安静静呆着,老师一说,你就跟老师联上了,是个整的了,老师说的东西,就是你要说的东西,好象是从你心里出来的。能把老师讲的东西,从心里面这样去接受,那就是“以心印心”了。

因为老师的话在没说之前,你已经在意识里酝酿了,在酝酿的时候,就已经作用到外面了,你心里面就有感觉了。当老师一说,用语言把它一强化,你这儿就得到强化了。这么一来,你接收的信息就多了。“以心印心”就是这个样子,并不是光把说的那句话接收下来。

以前说“口传心授”。老师心里要想,然后通过嘴说出来,你要接收的时候就不能光接收老师的语言,而要接收老师的那个意识活动。大家就要这样来体会“口传心授”。老师说干什么事行,你一听,这是我自己感觉到的,老师说行,你就觉得是行。这就唤起了你的心声-心里面的声音。老师一说和你心里面的感受结合到一起,给你强化了,这就是“口传心授”。你心里面接受,老师用心来授,这两个一结合,就是“心心相印”-两个心结合在一起了。你要能这样接了,行了,就解决问题了。

百日筑基 休养生息--护持自身的精气神

我的修行经历--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