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医的生活其实也挺有趣,不信来看看

 Dr老爸的育儿经 2023-06-08 发布于四川

前段时间,D爸写了篇回忆过去的文章(看来是老了),反响竟然不错

如果错过了,链接在这里:一份深刻的自我检讨

有朋友说标题没取好,不怎么切题,我也这样认为,本来想把重点放在带娃后的经历上,结果一动笔,往事奔涌而来,写偏了。

不过,没事,反正就是闲聊呗,上次聊了D爸小时候,今天从进入大学开始:


踏入象牙塔,才终于见识到,大学老师,确实不同,太厉害啦!

譬如说吧,

给我们讲授生理学课程的是一位著名的老教授,泰斗级的人物。现在的本科生估计不容易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俗话说得好,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这位老教授能顶多少个,还真不好说。

反正,前面大半学期,每次来上课,他老人家都只讲第一章,虽然书本上仅仅是薄薄的几页,他所讲的内容却绝不重复。

学问,那是大大的有,确实牛逼!

可是,我们急呀。

这样下去,怎么考试?!
“生理学”这门课的考试,其厉害程度在医学院代代相传,使人闻之色变,在这里栽跟斗的学长不计其数,是传说中著名的四大名捕之一。


但是,没办法,牛人,是从不按套路出牌的

同学们只能旁敲侧击、迂回婉转,向老师表达了自己的顾虑。

老师很通情达理,认为大家的担心完全可以理解,再看看这学期的时间确实也不够了,于是,轻描淡写地对我们说,后面的内容大家就自学吧,反正听了前面的,知道后面该怎么学了。
。。。


教我们物理化学的老师就更牛了。

物理化学,是个什么鬼?明明物理是物理,化学是化学,把它们俩放在一起,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厮不好惹

第一节课,老师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告诉同学们:我的课,估计大家不怎么听得懂。
事实证明,这句话很有道理

最后一节课,老师的结束语是:大家经过这学期的学习,估计对于本门课似懂非懂,这没啥,关键是,考试后,你们的感受是似过非过不过,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能通过本门功课的考试,你们就会明白一个道理:

我已翻过了世上最难攀登的高峰,以后再没有什么能难倒自己了

。。。


最硬核的,还属解剖学老师。

他是一位慈祥的小老头,外表和蔼可亲,刀法却干净利落。

关键是,每次都是刚刚摆弄完浸透了福尔马林的心脏啊,肺啊,肠子啊,大脑啊。。。然后洗洗手,若无其事地回家给老伴儿做饭去了。


对于一名新晋医学生来说,最好奇的,当然是解剖课了。

可惜的是,大一并没有开这门课,而是上一些基础课程。

没关系,我们探索的步伐是不能停止的,无论什么,都挡不住同学们内心求知的渴望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寝室里的几个小伙伴有些无聊,想找点刺激,小A提议说,我们去解剖教室看看怎么样?

那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位于一栋老式教学楼的底层。

这栋教学楼有三层,长方形,大门位于正中间,进去后,左右两侧是阴森的过道,过道两边是一间间宽大的教室,而解剖教研室,位于右侧过道的尽头


高年级的学长们上课时,我们可以隔着绿化带,远远透过外面的窗户,看到大致的情景。

教室很大很空旷,里面整整齐齐摆着4张解剖台,上面放着人体的各个部分。。。

听到小A的提议后,大家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小B主动打破了僵局,说:“好,去看看,几个大老爷们,怕啥!”

小B这样说,并不意外。这家伙1米八几的个子,身形魁梧,四肢发达。而且,从小就不是善茬,典型的重庆坏崽儿,最擅长的事就是打架,还进过少管所,要不是学习成绩好,估计已经成混混头子了。

小A见有人附和,立马来劲了,“一起去,一起去!”

寝室里还有小C和我,想着人多胆壮,也蠢蠢欲动。

那就去吧。

进了教学楼,小B自告奋勇走最前面,我们几个紧随其后。

那是一个周末的夜晚,楼道里面没有灯,两边教室里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只有外面昏暗的路灯透过教室的窗户照进来,影影绰绰。

夜深人静中,我们的脚步声显得格外清晰。

终于到了过道的尽头,解剖室的门虚掩着(这里没有什么必要防小偷),小B伸出手,推门,门缝开到约半尺时,却突然停住了,大约几秒钟吧,他没有动,我们也不动,时间仿佛凝固了。

说时迟,那时快!

只见小B迅速缩手、转身、一溜烟跑了,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小A是足球运动员,短跑高手,见状毫不示弱,迅速追上小B并超过了他。

然后是小C,也脚底抹油,溜得飞快。

D爸的反应速度一向慢人一拍,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大家已经跑出了一大截

。。。

之后,我们为这事嘲笑了小B很久。小B这家伙,毫无廉耻,还自夸重庆崽儿就是耿直,怕了就跑,绝不拖泥带水


可能有人会说,我们的做法显得不尊重尸体标本,其实,谁都有过年少轻狂的时候,当时只是好奇而已。

多年后重聚,都已各自为人父母。

小A曾是运动健将,现在却健康状况堪忧,前两年做了换肾手术,既是医者,又是患者,别有一番感悟;

小B毕业后入伍,进入某部队医院,并参与了512地震救援,在大灾之时远离娇妻幼子,深入一线抢救伤员,虽身强力壮,也差一点在灾区的大山里永不能回来;

小C上大学时最为佛系,毫无进取之心,毕业后却致力于学术,医术精进,后来还自己创业,干得有声有色。

回忆往事,心情五味杂陈。

用一句诗来形容最为贴切: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吧,下此继续。

最后为自己近期还不错的几篇文章打个广告,需要自取:

首先是本文的姐妹篇,前传:一份深刻的自我检讨

然后是这个,关于流感疫苗的:前门驱狼,后门进虎!新冠阴霾未散,它又要来了,怎么办?

最后是一篇旧文:便便,这可是一门技术活!------宝宝如厕训练全攻略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