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复感染新冠会怎么样?虽然网上议论纷纷,但我认为,这份发表于Nature子刊的文献值得读一读

 Dr老爸的育儿经 2023-06-08 发布于四川


这一波疫情,据我观察,与本人生活圈子有交集的人,几乎全军覆没,统统中招。

当然,绝大多数已经基本痊愈,就我目力所及,现在只有我自己还咳得比较厉害,之前担心的老人小孩,都比我强多了

重症甚至死亡的案例,我的周边也有。老婆家一远房亲戚,老年人,肾功能衰竭长期透析中,被感染后没能挨过去。

虽然,以上仅仅是我的身边统计学,但也有些意义。

我们必须看到,部分人在这轮疫情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特别是老年群体,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尽管自觉症状确实有些重、很难受,但还是平稳度过了。乐观估计,再休养一段时间,大多数人都能生龙活虎地恢复到正常生活中。

然而,疫情并没有过去。

我们都知道,还会有下一次……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它的特征之一就是非常容易出现变异。

目前正在我国流行的毒株,主要是BA.5.2与BF.7,不过,另两种毒株,BQ.1和XBB,已经传入,这两种毒株在国外正逐渐成为优势毒株,大胆预计,它们将会在我国继续兴风作浪。

而且,长远看,肯定还会变异出其它毒株。

这些毒株之间,当然存在一定的交叉免疫,但是,感染其中的一种或数种后,对其它毒株的免疫效力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目前还是未知数。

能够确定的是,奥米克戎的免疫逃逸能力非常强,所以,反复感染,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

网上对于奥米克戎反复感染的后果,有着各种各样骇人听闻的传闻,它们靠谱吗?

今年10月,Nature子刊Nature Medicine发表了一篇论文,《Acute and postacute sequelae associated with SARS-CoV-2 reinfection》,我认为值得一看。

这就与大家分享:

01

研究目的与人群


先介绍一下,Nature是什么?

Nature是一份知名的学术期刊,中文译作《自然》,在学术界具有非常高的地位。Nature Medicine作为它的子刊,表现同样不俗。

然后,看看这篇论文,到底说了些啥?

在其摘要中,作者是这样写的:

首次感染SARS-CoV-2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死亡、后遗症等风险会增加。但是,再次感染后,以上这些风险还会增加吗,会增加多少?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使用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国家医疗保健数据库建立了一个SARS-CoV-2感染、再感染和未感染的对照研究。

通过该研究,将再感染的死亡风险、住院风险,出现各种后遗症的风险作出对比。

1、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研究目的,是看看新冠病毒再感染后,死亡、住院等风险,比起首次感染,究竟是更高还是更低?

举个例子,如果小A先感染了一次麻疹,假设死亡风险为1%,待麻疹痊愈后,倒霉的小A又感染上水痘,假设水痘的死亡风险也是1%,那么,两次生病,小A的死亡风险加在一起,为2%。

又比如,小B先感染了一次麻疹,死亡风险为1%,然后,假设他再次感染上麻疹,此时,由于小B体内存在抗麻疹病毒的抗体,病情较轻,死亡风险或许会下降到0.5%,那么,小B两次感染的死亡风险加在一起,为1.5%

大家认为,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结果会类似于小A还是小B?

都不是!

别急,后面我们会慢慢聊。

2、研究人群选择的是美国的退役军人。

该研究总共纳入了5,819,264人。500万这个数量级,确实很大了,从统计学看,是好事。

我猜测,选择退役军人这个群体的原因在于容易获取详实的数据。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毕竟,退役军人中男性的比例很高,该研究中女性占比仅为10.3%;而且,年龄偏大,仅12%的参与者年龄在38.8岁以下。

不过,瑕不掩瑜,就目前来说,我认为,这是可信度很高的一项研究。



02

研究结论


下面这张图片大家可以看看:

我来解释一下,第一竖列,从上到下,英文翻译过来,分别是:全因死亡率、住院率、至少一种后遗症、心血管问题、凝血障碍、糖尿病、疲劳……

第二列,小圆点的位置表示再次感染后出现左侧各种问题的HR(风险值

底部的数字,0,1,2,3,4,即为HR值(风险值),这个值可以理解为倍数关系。

举例来说,请看第一横排,二次感染后,全因死亡率的HR值为2.17,这表示,二次感染后,死亡风险增加2.17倍!

看第二横排,二次感染后,住院风险的HR值为3.32,这表示,二次感染后,住院风险增加3.32倍!

第三横排,二次感染后,至少一种后遗症的HR值为2.1,这表示,二次感染后,至少一种后遗症的风险增加2.1倍!

同理,依次类推。

按照我们的常识,患上一种疾病后,如果死亡或住院的风险为1,再次患上同一种疾病,死亡或住院的风险就会再增加一次,两次加到一起大约为2;甚至,由于首次感染获得了相应的免疫力,二次感染的死亡或住院的风险应该降低才对。

现实却啪啪打脸。

多次感染新冠病毒后,死亡、住院、出现后遗症等风险,竟然会大大增加!

说明一下,该研究只是一项统计,根据统计数字来得出结论,至于其具体原因或生理病理机制,我们并不清楚。

如果为3次及3次以上的感染,风险倍数的增长如图:

绿色小点表示一次感染,红色为二次感染,紫色为三次及以上感染,虚线为对照,下面的0、1、3、6、12为HR值,表示倍数。

一目了然。

新冠病毒,还真是麻烦!不要认为自己阳过了,就可以随便浪,还是小心谨慎些为妙。

而且,该研究中还有一些数字非常有趣,我拿出来,大家品鉴:


03

有趣的数字

其一,为感染人数

该研究总共纳入了退伍军人5,819,264例,其中,感染一次者443,588例,感染两次及以上者40,947例,未感染者5,334,729例。

这个数字简直不可思议!

1、未感染者竟然为绝大多数,有500多万!

想想我们刚刚经历的这魔幻的几周,估计感染者才是多数吧!人家不是早躺平了吗?何以至此?

2、感染一次者443,588例,感染两次及以上者40,947例。

可以看出,多次感染者仅为一次感染者的约10%。

具体来看,再次感染者中,37,997人(92.8%)有2次感染,2,572人(6.3%)有3次感染,378人(0.9%)有4次或以上感染。

简单计算一下,三次感染者仅为二次感染者的6.7%,四次感染者仅为三次感染者的14.7%。


重复感染,似乎不占多数,这或许是个好消息。

其二,为感染时间

第一次和第二次感染之间的时间中位数为191天,约半年;第二次和第三次感染之间的时间中位数为158天,约5个月。

这个时间间隔,还算可以接受

04

综合起来,总结一下

1次感染新冠病毒后,死亡率、住院率、出现后遗症的比率等,都会大大增加

2、虽然如此,我们也应该知道,新冠病毒感染,特别是被目前流行的奥米克戎毒株感染后,死亡率、住院率本来就不高,虽然再感染后死亡率、住院率会大大增加,增加后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范围。

所以,我们需要正视这一问题,但不要杞人忧天。

3、感染的比例,从国外的数字看并不高。不过,我国的实际数字将会是什么,目前尚不敢轻易下断言,还需观察。

4、再感染的时间间隔,多为数月。

有几句话还必须说一说:

不久前,大家对于封控的意见很大,希望放开,但是,不少亲没有料到,放开后会是这样的局面!

其实,奥米克戎的重症率虽然不高,但感染基数太大,据我的身边统计学,几乎人人中招,因此,重症患者的绝对量不容小觑,医疗挤兑问题,必须重视,那么,我们放开的时机、速度、准备情况等,是否合适?值得商榷。

大到国家的选择,小到个人的选择,都应该建立在充分获取信息的基础之上,可惜,有时,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这是一个奢求。

真相,往往没有掌握在多数人手中,也常常不是如权威们所讲的那样。很无奈,我们只能尽量获取可靠的信息,多思考、少盲从。

毕竟,未来的路,还很漫长。保卫自己与家人,还得靠你。

最后,表个态,对于清零与共存,我的看法仍与之前一样,下次我们可以聊聊这个话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