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总结:溃疡性结肠炎,3大时期,3大调理策略

 钱首相小泉 2023-06-08 发布于江苏

今天这篇文章,和你聊一聊溃疡性结肠炎的话题。

溃疡性结肠炎是怎么一回事?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腹痛、 腹泻、 粘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 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多见, 也见于全结肠和回盲部。

现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很高,多发于 20 岁~40 岁的青壮年。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 生活习惯和生活节奏的改变以及诊断水平的提高, 发病率逐年递增。

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的认识目前尚不明确, 临床反复发作, 治疗颇为棘手, 且治愈后常因外感、 饮食失常、 情志失调、 劳倦过度等因素而复发, 终致缠绵难愈而成为临床难治病。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分阶段视病情,辨证调治,灵活组方。

接下来说下溃结发病几个阶段:

1、溃结初期病机多为湿热蕴结大肠, 肠道气机失调, 湿热熏蒸, 热盛肉腐, 肠络受损, 故腹痛、 腹泻、 里急后重, 舌胖苔腻而黄, 脉滑数, 热蕴肠络, 络破血溢, 则便下脓血, 便血鲜红。

此时,应该清热利湿凉血, 方选葛根芩连汤、 白头翁汤为主加减

临证应用时除采用清热苦寒燥湿解毒之品外, 尚应宗守刘河间“调气则后重自除, 行血则便脓自愈” 之训, 参入调气行血之品, 同时兼顾脾胃之气以免苦寒伤胃。

临床上常可选用枳壳、 广木香、 当归、 元胡、 牡丹皮、 赤芍、 青皮、 大腹皮、 槟榔、 川芎、 红藤、 败酱草、 三七、 地榆等辨证加减

诸药合用达到清肠解毒、 调气行血, 并兼顾胃气的治疗目的。

2、溃结中期病机多为虚实错杂, 痰浊瘀血阻滞肠络, 互为因果, 胶结难化, 气滞血瘀, 不通则痛, 故见腹痛不止, 刺痛不移, 泻下不爽或见黑紫粘冻, 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 脉沉涩等。

此时,应该疏肝健脾, 理气活血, 清肠通络, 方选痛泻要方、 膈下逐瘀汤、 二陈汤为主加减。

临证应用时除宗法《内经》 “疏其血气, 令其条达” 。

合理选用活血化瘀之品如三七、 红藤、 当归、 赤芍, 王不留行、 川芎等力求活血不伤血, 止血不留瘀外, 还要根据病情随证加减如竹茹、 苏梗、 瓜蒌皮、 藿香、 青皮、 枳实等行气化痰。

也可视病情加入制大黄、 槟榔、 焦山楂、 炒麦芽及皂角刺、 米仁、 穿山甲等消积导滞, 托毒排脓。

诸药合用达到标本兼顾, 健脾疏肝, 祛瘀生新, 行气化痰的治疗目的

3、溃结后期其病机多为脾虚及肾, 脾肾阳虚, 下元虚亏, 运化无力, 以致水湿不化, 病邪留恋, 证见腹泻迁延日久, 反复发作, 或见滑泻不止, 晨起肠鸣即泻, 便下如水, 便血色淡而白, 神疲, 畏寒肢冷, 舌淡苔白滑, 脉沉弱等。此型临床上于本病后期多见, 病情较重, 非温补固涩难以扭转。

常取真人养脏汤、 四神丸健脾温肾固涩为主加减, 桂附之属亦为常用。临证应用时应注意攻补兼施,以补为主, 益气升清, 温阳固涩是其主力。

酌情宗法木能克土, 风能胜湿之意参用祛风除湿之品如防风、 荆芥炭、 桂枝、 柴胡、 葛根、 升麻等, 使其宣通阳气, 胜湿散邪

同时对于内有余邪留滞者, 宜兼清余邪, 以达扶正祛邪, 邪去正安的治疗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