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章 第二节 太阳系轨道空间和公转周期规律

 大梦归 2023-06-08 发布于河北

先看图说话:

太阳系8大行星和小天体带(或者云),根据半径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柯伊伯带、奥尔特云。排列图如下:

关于“太阳系”,先来摘抄解释一下:

太阳系,若以冥王星轨道为限,太阳系的半径为40天文单位,约60亿千米;自冥王星被踢出后,目前太阳系以柯伊伯带为基准,半径为100个天文单位(约150亿公里)。太阳系位于距银河系中心大约2.4-2.7万光年的位置。

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⁶)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³⁰千克(地球的330000倍)。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采用核聚变的方式向太空释放光和热。根据天文学家的推测,太阳系会维持直到太阳离开主序。由于太阳是利用其内部的氢作为燃料,为了能够利用剩余的燃料,太阳会变得越来越热,于是燃烧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导致太阳不断变亮,变亮速度大约为每11亿年增亮10%。再过大约16亿年,太阳的内核将会热得足以使外层氢发生融合,这会导致太阳膨胀到半径的260倍,变为一个红巨星。此时,由于体积与表面积的扩大,太阳的总光度增加,但表面温度下降,单位面积的光度变暗。随后,太阳的外层被逐渐抛离,最后成为一颗白矮星,只有地球的大小却有着原来太阳一半的质量。再过约几十万亿年后会有可能形成黑矮星。

我们的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9,600,000千米,也就是一个天文单位,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圈的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实际上是比365天多一点的,每四年设一个闰年。

水星,公转约为87.97个地球日,距离太阳平均为57,910,000千米,约0.387天文单位。

金星,公转一周为224.7地球日,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08,200,000千米约0.723天文单位。

火星,公转周期是686.98个地球日,距离太阳约227,940,000千米,约1.524天文单位,时间差不多要耗时近两个地球年。

(火星到木星之间,是一个小行星带,经我们第一章推理出来的“宇宙时空规律”推算,这里原来应该是一颗“距太阳2.8个左右的天文单位、公转周期为6地球年左右”的行星。我们暂时叫它“M星”。)

木星,公转周期为4332.589天,约11.86个地球年,平均距离太阳约778,330,000千米,约5.205天文单位

土星公转周期为29.46地球年,平均距离太阳约1,429,400,000千米,约9.576天文单位。

天王星公转周期为84.81地球年,平均距离太阳约2,870,990,000千米,约19.18天文单位。

海王星公转周期为164.8个地球年,平均距离太阳约4,504,000,000千米,约30.13天文单位。

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区别很鲜明,柯伊伯带指的是天体密集的中空圆盘地带,主要指太阳系在海王星轨道外附近。柯伊伯带类似于“小行星带”,是太阳系中已知行星以外的一个圆形星盘,从海王星轨道(约30 天文单位)延伸到距离太阳约50个天文单位。但范围大得多,它比小行星带宽20倍且重20至200倍。许多小行星主要由岩石和金属组成,然而大多数柯伊伯带天体是由大量冻结的挥发物(美其名曰“冰”)组成的,如甲烷、氨和水。

奥尔特云是一个假设包围着太阳系的“球体”云团,布满着不少不活跃的彗星,距离太阳约50000~100000个天文单位,最大半径差不多为1光年,即太阳与比邻星距离的四分之一。}

关于奥尔特云,看如以下一组插图:

奥尔特云是球形的,像极了一个巨大细胞的细胞膜,整个太阳系就是这个大“细胞”,太阳就是“细胞核”。

先来看一个从网上摘抄来的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排列表格,我们主要看网上公布的各大行星的公转周期和距离太阳的半径的相互对比关系:

因水星绕日运行是一个扁平率较大的椭圆形,因此水星与太阳的距离差异颇大。将水星与太阳的距离加以平均,即可求出水星绕日公转的平均半径为0.39天文单位。

所以说,因为水星的椭圆形平均半径,比理想圆形的等距离半径,还是要大很多的。所以,半径大,公转的周期就大。那么后面当我们讲述“水星的运转半径和理论数值有偏差”的时候,就不要感到很奇怪。下面开始正文,先从网上找来太阳系行星公转周期和轨道半径的表格:

行星公转轨道的位置规律:

我们先来看比较简单的时间问题。我从网上搜来的现成公式,尝试代入层数关系,竟然发现非常好用。它就是“提丢斯---波得定则”,在网上搜《太阳系行星轨道的间距规律》就可以找到这个公式:半径R=0.4+0.3*2^n。如果我们都给它换成整数,就是(R=4+3*2^n)/10。

我们代入距日半径,首先就会发现水星没有层数公式关系,金星是“4+3=7”。“7周期”不就是我们前面从“河图”里面找到的四个基本周期规律之一“外圈逆转”的“7周期”吗?每一个外圈“7周期”就对应一个完整的“15周期河图洛书图的完成”。说明金星之前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小一个级别”的能够自冾到它的初始周期的“15周期关系”。那么金星以内,包括水星,都属于前一个周期系统的范围,所以水星的距日半径上来就是“4”这么大的数值,是因为它已经是前面一个完整的周期系统的缘故。水星的公转周期和距日半径距离,都不用和后面的行星进行一个系统的比较,另一个新的大了一个级别的15周期系统从金星开始。

金星就是另一个层数为“0”的开始部位。 金星的层级数是0、地球是1,火星是2......但是这里面还隐含着另一个问题的存在:金星的公转时间周期,是地球公转时间周期半径的3/5.也就是说,如果金星是小一个级别的“15周期”的“外围逆转”,那么地球,就是第一个最小周期的“15周期”的位置。而,金星又是大一个级别的“15周期”起点,所以,金星与地球的位置就是大周期与小周期的“重叠位置”。

现在我们再来距日半径距离的具体数值。各层级之间,都是每层递增“2倍+4”,4就是金星里面的完整系统的末尾部分,也是从金星开始的新的周期系统的初始半径距离。

应该说距日半径没什么好说的,毕竟有一个已经存在了二三百年的公式在。值得特别说一说的是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它占据的是一个不能忽略不计的独立轨道,完全可以把所有的小行星碎片加在一起,看成是一个整体的行星,我们给它起名叫“M星”

行星公转的时间周期

说完距日半径,下面我们来看比较复杂的行星公转“时间周期”的问题。

1,水星公转周期是88天,金星是224天,88/224≈2/5;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天,224/365≈3/5,是进行了两次1.618倍的黄金分割率的扩展规律,并且都属于“5倍周期”的基本规律。

2,火星的公转周期1.9年,我们给它处理成完美周期整数“2年”,火星公转周期是地球的2倍,符合“2倍周期”的基本规律。金星周期比火星的周期,是3/10,剩余部分是7/10,也是接近黄金分割率数值。

3,木星的公转周期是11.8年,我们给它处理成12年,是火星“2年”公转周期的6倍,“6倍周期”属于“2倍和3倍周期的组合”,也符合基本周期规律。那么,木星和火星之间,还有一个小行星带,如果小行星带加在一起也看成一个行星的话,我们给它起名叫“M星”,它的公转周期,不是基本周期“3倍”就是基本周期“2倍”,才能被6整除。

4,土星的公转周期是29.5年,我们给它取个整数“30年”,是木星“12年”的5/2,和水星到金星公转周期的关系一样,属于接近黄金分割距离。

5,土星的公转周期同时是火星“2年”的15。木星和火星之间还隔着M星,根据火星到土星15倍和火星到木星6倍,那么,M星的公转周期作为它们两个的公因数,只能取整数“3倍”的基本周期。所以,也就同时得到了M星到木星是“2倍周期”;M星到土星就是“5倍周期”。“土星”的位置,就是第二个“15周期”的终结点。

6,天王星公转周期是84年,是“土星”前面的“木星”12年周期的“7倍”,属于河图中外圈逆转的“7倍周期”规律。土星就相当于前面“地球”的“15周期位置”,并且是中级别周期与后面第三个大级别“15周期”的重叠部分。海王星公转周期“164年”,我们给它变成完美整数“168年”,就是天王星公转周期“84年”的2倍,属于基本周期规律“2倍周期”,就好像地球后面的火星的位置。

下面,我们把这些时间周期的倍数关系,画一个图来更直观的看一下:

现在我们进一步深度理一理各行星公转时间周期比值的关系:

金星到地球是3/5、地球到火星是扩大2倍,那么金星到火星的半径比值就是3:10.设金星之前的原始空间周期为11*金星3*火星10*M星3*木星2*天王星7*海王星2=1*3*10*3*2*7*2=1*3*4*5*6*7,从1到7的相乘唯独少了个2。我们看看空间规律中,水星的距日半径为“0.387”,唯独它和公式给的“4”出入较大。那么根据以前我们讲过的消除岁差的办法假设水星的轨道距日半径公式给出的理想的完美数字,“化3.87或者0.39为0.4”,也就是“3.87化成整数4”,那么它的公转周期也就会相应扩大到金星公转周期是水星公转时间周期的2倍。于是,太阳系行星运行的公转周期的时间系统,就很可能是“1*2*3*4*5*6*7”的规律。

那么,是不是太阳系的时间周期就到此为止,构成完整周期了呢? 我们还是重新来看这张图:

“11周期”与空亡地带

我们刚才的从1乘到7,是从水星一直乘到了海王星的公转时间周期倍数关系。我们看看右边,在空间轨道半径的层数上,也是到了海王星,就正好到“(R=4+3*2^n)/10”公式的2的7次幂。后面的柯伊伯带是2的8到9次幂,中间还差2的10与11次幂没有出现。空过去“(R=4+3*2^n)/10”公式中,10和11次幂这个“空亡地带”以后,后面忽然又继续下去了,有了奥尔特云的1215次幂。这个15次幂是系统中最大的“15周期”关系。

我们来看看上面介绍太阳系的时候的一张图片:

我们确实看到“日球顶层”到“奥尔特云”之间,有一片“黑漆漆的区域”啥也没有。那么这段区域,就是距日半径公式中的2的10到11次幂所表示的,空间轨道周期半径所指的“空亡位置”空间。或者叫“凹陷位置”、“隐形位置”、“下降区位置”。

那么问题来了,有了空间上的“空亡位置”,太阳系的行星轨道也到此结束了,那么,时间周期能不能跳过去呢? 当然能。

11层代表的“空亡地带”,很像“生命之树”上也有的一个“空亡地带”,却代表的是生命生长的过程。

“7周期”等同于“12周期”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图的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在一个倒立放置的“大宝剑”上,图的中间偏上的一个节点上,怎么少了一颗星星故意没有画呢?本来应该“13个点”,怎么烧了一个变成“12个点”呢??于是再详细研究一下:围在这个“空空的节点”四周的两个倒立的三角形叠在一起构成的大宝剑形,成功绕过了“空亡位置”后,就由原来的中心竖直一条线上的“7个点”,变成了后来的扩展图形“12个点”,也就是“7周期”等同于“12周期”的2种不同周期体现在同一幅图上的画法。

并且,这样的画法,生命之树还有另外3种:

通过“从上到下完整三个圆”、“以圆心为分界线,上下各有两个半径相交的”和“从上到下,一共有5个半径相交的”,分别代表三种不同周期含义体现在同一幅图上。

第一种三个圆是代表“微观宇宙、本地宇宙、宏观宇宙”;第二种两个半径相交的代表“上下两套发展顺序自冾”;第三种5个半径相交的代表“从1--15周期,每连续三个数字一个小周期,一共连续的5个小周期”。再加上前面说“7周期等同于12周期”的含义,这一个“生命之树”图,就包含了层周期含义。这四层含义,一直到第四章的“5种晶体宇宙”,才能说明和解释完全。

现在把“生命之树”图套用到太阳系行星的排布上,我们可以看到,“生命之树”的竖着的直径上,一共有“6个半径与7个交叉节点”,中间还有个“空亡地带”,正好可以套到“水星和木星的位置上”。之所以不再说是金星而说是水星,因为我们已经假设水星周期比金星公转周期是1/2的关系。再说,如果轨道半径的2的11次幂有个“空亡”,木星前的“小行星带”有个空亡,那水星之前也应该有个空亡,所以,“7节点”更适合水星来做,不适合金星来做。

三个15周期里面有3个空亡地带

我们再详细说明一下:

地球到金星是个“5周期”关系,可以看做太阳系中,第一个最小的一个级别的“15周期系统”,水星就在这个最小系统的“7层位置上”,水星之前,就是“空亡地带”

土星之前也有个“15周期”关系,是太阳系里面的第二大了一个级别的“15周期系统”,土星就可以看做是小级别的“奥尔特云外”,M星就是它的“空亡地带”。水星就是这个“小级别系统的第7层”,就是这个“生命之果”的起始位置,木星的“中级别的第7层”就是这个生命之果的顶端位置。

当在太阳系内第三大级别周期系统,从木星“7层”开始的“生命之树”中,日球顶层上的“2的11次幂”的第11层就是它的“空亡地带”,奥尔特云外侧就是他的顶端位置。

地球与金星时间也是第一个“5倍周期”关系(3/5),火星与木星之间,是我们发现的第2个“1-15”的周期关系。水星到冥王星外面的“奥尔特云”,是第3个15周期”关系。这样,一个大“15周期”里就套着3个小的“15周期”系统。三个小的15周期里面的每一次“7”都代表“15周期”里的“12”,这句话在第四章讲晶体宇宙的时候才能完全理解。

太阳系以外的“空亡地带”

那么有没有一个比“奥尔特云”更大的“15周期”系统,可以一直干到整个太阳系的外面很远去呢?也就是说,木星的“7层”为起始点的位置,还有没有更大级别的周期系统呢?我想应该是有的,不然水星后面不会有地球、木星外面也不会有土星、冥王星外面也不会有奥尔特云。所以,同理可证,从木星的“7层”作为起始点,还有一个连接太阳系内与外的第四大级别的“15周期”系统。同时,它也是外面世界的最小的周期系统,就好像水星所代表的“15周期系统”,是太阳系的最小的周期系统。

太阳系以外的“第11层”空亡地带在哪里呢?在银河系中心的黑洞。这个答案,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就能得到答案。

我们来看看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的方程组又称为引力场方程。它的方程组,是因为选取的四维时空的坐标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方程。据说独立的方程是10个。

{广义相对论场方程是二阶张量偏微分方程,这个二阶张量是个4×4的矩阵,所以有16个方程,不过独立方程是10个,所以爱因斯坦场方程实际上由10个独立的二阶偏微分方程构成。我们看到的只是场方程的简化表达方式,实际上可以展开,是一堆方程组。}

爱因斯坦选取的坐标,是按照“长度、宽度、深度、时间”四个维度两两组合,形成的16组,又简化成10组坐标。我们来看看,这10组坐标都是什么:

来看一个小视频,是“小红书”上的,一个作者叫“讲科普的丑豆妈”发表的系列视频中,有一个《宇宙膨胀4--爱因斯坦的宇宙学原理》

或者,你也可以到“哔哩哔哩”上去搜她的《46宇宙膨胀系列-1 无中生有的宇宙学常数》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B4y1R77k/

在这个视频里,我截取了一张图,是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十个方程组所对应的10个坐标的:

我们可以看到,十组坐标中,有四组坐标,都是“11”的倍数:“11、22、33、44”。,那说明,“11周期”很可能就是“7周期”后面,更高级别的周期之一。但是,“11周期”除了宇宙大爆炸,还会把我们引导去银河系中心黑洞的“空亡地带”。从数学上来说,黑洞就是其引力场符合史瓦西解

大自然是如何处理“空亡地带”的呢?

处理方法,就是跳过“11周期”的空亡地带,按“12周期”继续往下进展。于是,我们看到,水星后面还有金星和地球完成了第一个小级别的“15周期”;M星后面还有木星和土星,完成了中级别的“15周期”;第11层空间轨道位置的空位地带后面,还有奥尔特云来完成更大级别的“15周期”。

所以,宇宙终点不是黑洞,而是另外有其它时空周期的作用。

黑洞的“11周期”作用是三维周期末的一种“内陷和卷曲”的“弦”的表现,跳过“11周期”的空亡地带才能形成“12周期”。而“12周期”是三维时空与四维时空之间的“膜”,过此才能进入四维时空。就好像,到“光速运转”的黑洞时,时间是静止状态的,但是穿过“12周期”以后,还有平行世界的四维时空存在,在四维时空的世界里面的时间,相对于三维时空,是可以出现“负数”的。所以黑洞的“时间为零”并不是终点。

“11周期”,也并不代表“死亡”,而是代表生长、扩展的“7周期”之后,“11周期”代表“内陷”、“收缩”、“下降”的周期规律,是大周期里面小周期的结束又开始的循环过程。“死亡空间”是个错误的称呼,正确的称呼应该叫做“收缩、卷曲空间”。“7周期”和“11周期”一升一降,是形成“大12周期,即144周期”里面的“小18和72周期”,进而再形成完整“15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生长、扩展的“7周期”

一般的,“7进制”周期,往往用在生物学的生长和发育方面,易经《彖》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但是网上这类型的“7周期”总结非常非常少,我只找到很少的一部分例子。

古代中医认为,气血在体内运行一周是七天,与周易的观念不谋而合。《内经》中曾有以七日为疾病转归之观点的论述。《伤寒论》提到,“七日自愈”,说就是对生命修复周期认识的发展。

近代,丹麦生物医学家哈浦尔盖在十几年之中,经过大量的抽样数据分析,发现人体内的17-酮固醇数量,是以七天为变化周期的。孟庆云所著长论文,将“七日自愈”的经验上升为理论。

人出生前,胎儿也是7天一次变化。女子14岁左右开始月经初潮,49岁左右绝经,28天天为一个生理周期。人怀孕的周期是38周到40周的时间。

动物也有类似的规律:鸡的孵化需要3周;猫和狗怀孕大概8到9周;猪、狮子怀孕16周左右;牛和人接近,是怀孕40周。大象,怀孕88周......

原子模型

动物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最开始的阶段,就好像太阳系的水星是第1个“15周期”的“第7层”,木星是第2个“15周期”的“第7层”,奥尔特云是第3个“15周期”的“第7层”。“11周期”是什么呢?和每个“第7层”前面都有一个“空亡地带”的道理一样,每发展到“7进制”生长发育的某个周期,就会内陷”,形成一个“空腔”。一般的,动物胚胎第一次内陷形成的是“肠腔”,消化道的大肠开始形成;第二次内陷形成的是“胸腔”第三次内陷形成的是“神经”,然后才开始各具体器官的发育。于是,身体的3个级别的“15周期”环环相套形成完毕。就好像“生命之树”里的从下到上一共3个环环相套的小圆环。在生物进化史上也有同样的规律,最后才进化出神经系统。

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胚胎发育分成3个步骤:

第1步,“2进制”的细胞分裂:1变2,2变4,4变8,8变16.....

第2步,第一次内陷与第二次内陷,形成了“腹腔”和“胸腔”。也就是形成“5周期”或者叫“10周期”运行的的“五脏六腑”、“五行生化”小的宇宙循环完整系统,就好像形成地球公转周期的“360周期”。(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属于金;心与小肠相表里,属于火;肝与胆相表里,属于木;肾与膀胱相表里,属水;脾与胃相表里,属于土。

第三步,形成第三次内陷,形成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生物神经系统,用于生命系统的协调,另一部分,是意识系统。

同时,“神经病”等精神方面的缺陷,也能通过DNA进行生物遗传,所以,第三部分的精神方面,也可以通过一些特别的方法,连接到第一部分的细胞分裂的“DNA复制”中去。最高级的意识信息,和最细微的量子级别的DNA遗传信息,之间是有联系的。“15周期系统”中的“15与1”就能形成一个封闭的闭合完整周期循环。

所以,我觉得“生命之树”的“空亡地带”的“空亡”两个字,应该是表达内陷,是为了“形成”腔,而不是指腔里面啥都“没有”,强调的是形成,而不是没有。第一次内陷形成的“腹腔”里面有器官,第二个内陷形成的“胸腔”里面,也有器官,不是空的,而是有心脏的。并且,人的小宇宙也不是单单指“五脏六腑、五行生化”的腹腔和胸腔,而是包括神经层的一共“12周期”的,和比神经层更高级的“意识”的15层信息周期。这些似乎莫名其妙的话,第四章的时候才会真正听清楚明白是咋回事,现在第二章,刚介绍周期是怎么形成的,勉强先提一下吧。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15周期”的完整周期系统的理论论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