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作家生活现状曝光!40+没结婚没买房,独居8㎡:不必可怜她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3-06-09 发布于北京

每天为你带来装修干货、改造新灵感与美好生活故事

探寻美好居住方式,我们值得更好的生活!

----------------------------------------------

“即使他现在睡的地方已经占据了房间内60%的空间,他依旧睡得很香,像一具安详的尸体,没有一点动静。”这是B站上爆火的视频《我在3平米的房间住了两年……》中的字幕。

有网友在视频下评论,有感而发地讲述了自己的蜗居生活——

我的出租房是10平方的储物间,没有窗户,伸手就能碰到天花板,分不清白天黑夜。

图源:B站UP主东亚悍匪阿-张

面对高昂的生活成本,许多奋斗在大城市的年轻人,选择蜗居在十几平米甚至几平米的出租房里。

就像视频中的UP主,和那个在下面分享自己蜗居生活的人一样,他们的生活空间狭小得可怕。

但面对自己那个几乎只能放下一张床的“家”,这些人却很乐观:“房间是小了点,但够住就好。”

图源:屋主一颗幼芽儿

但是,如果一天24小时都待在这样狭窄的空间,生活两周甚至更长时间,到底会是什么感受?

是因为在陌生的城市里,有一方可以落脚的地方而感到安心,还是因为空间过于逼仄而压抑?

对此,年过40的日本作家吉井忍,很有发言权。

她扎根在一个不过四个半榻榻米大小、无洗澡间、洗衣机,甚至连冰箱都放不下的8㎡蜗居里,一晃就是五年。

即便是见过很多极限住宅的房君,在看了吉井忍的生活后,都感到无比震撼。

一个人生活,若想要住得舒适,到底需要多少居住面积?

曾有统计称,单身者要住在25㎡以上的房间,两个人一起住的标准则是30㎡以上。

但吉井忍却不赞同这个标准。在她看来,一个人居住,只需要8㎡就够了。

所以2017年,她从北京搬回东京后,直接住进一个面积只有8㎡的房间。

吉井忍手绘的8㎡户型图

房子的入口很狭窄,木质楼梯踩上去也吱吱呀呀地响,但它完全是吉井忍独享的空间,私密性很强。

穿过狭长的楼梯走到二楼,就是一间小小的起居室。

这是吉井忍刚搬进来时候的样子,空间无比狭窄,但胜在干净明亮。

后来,她买了一张单人床放在窗边,直接占了房间将近一半的面积。

留给厨房的空间更小了,几乎只有1㎡大小,烹饪全靠卡式炉解决。

因为空间太小,所以吉井忍没有买冰箱。

没有冰箱的日子已经有六七年了,她已经非常习惯了。

冬天时多储存一些萝卜、苹果、鸡蛋等食物,夏天的话就当天买当天吃的食材。

可是,日子过得再简单,房间的面积就摆在那里,吉井忍即便是一个人生活,也过于局促了。

她真的能住得舒适吗?

其实,在吉井忍看来,这个8㎡的小房间,住起来并没有那么“悲惨”。

所以她并不着急搬离,也暂时没有买房的打算。

「每月花费不到 2000元人民币,租住东京一间只有8㎡的小屋」这个选择,对于当下的她来说,是最好的。

而这个8㎡小屋所带给她的,也绝不仅仅是一个“落脚地”那么简单。

吉井忍从小就不是活在「标准线」中的人。

若是以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为准绳,她的人生,有过太多太多的出线时刻了。

吉井忍的大学是在四川念的,她的舍友是一位法国女孩。

那名女孩是个独立且特别遵从本心的人,总是对遇见的各种事情有着自己清晰的见解。

所以,在吉井忍困于某些选择的时候,室友时常在她耳边说:“你真的是这样想的吗?这真的是你要的吗?”

在室友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吉井忍渐渐形成了独立的人格,对事物也逐渐有了自己判断。

所以,大学毕业的时候,哪怕周围的同学都在忙于投简历、去各种公司面试,她依然不急不躁地一边打工,一边寻找自己未来真正想要从事的职业。

在这期间,吉井忍去了不少地方旅居,也从事过形形色色的工作,比如早上便利店收银,中午去饭店端菜,晚上去爵士酒吧打工……

虽然很辛苦,但她见识到了中国菜市场里的人间烟火,看到了不用电、远离网络生活的法国嬉皮士,也认识了不少一边打工、一边享受精神世界的日本上班族。

吉井忍的旅居生活,长达20几年。

她住了足足30多个房间,法国南部的农庄、德国小城市的旅社、马尼拉的商务公寓、北京和成都的出租屋……

直到40多岁的时候,她才回到日本,在东京郊区租了个宽敞的大房子生活。

但住了一段时间,吉井忍发现,自己和大房子始终无法相融。

郊区的房子虽然足够大,但居住密度实在太低了,少了很多热闹的人情味,很容易就感到寂寞无聊。

所以,她这才选择搬回东京闹市区,住进了如今这个周围商铺云集、月租2000块人民币,但没有洗澡间、天然气、洗衣机,连冰箱也放不下的8㎡出租屋。

在很多人眼里,8㎡的房间实在是太小了,绝非久留之地,但凡是有别的选择,都不应该长期居住在此。

但吉井忍偏偏在这极度狭小的房子里,收获了难能可贵的富足之感。

这种富足,首先体现在经济上。

一个月2000块钱的房租对吉井忍来说,构不成任何负担,她可以用节省下来的钱去更多地方旅行,去看更多的看展览。

其次,是时间与精神的自由。

房子租得便宜,吉井忍自然不必为了支付房租,而花大量时间工作。

不用工作的日子,她选择泡在各个图书馆和电影院里,充分汲取大城市的文艺资源。

至于8㎡小屋里没有洗衣机、没有洗澡间的不便,在吉井忍眼里也不是什么问题。

攒了一部分脏衣服后,她会去往家附近的投币式洗衣间洗衣服。洗烘一次大概10块钱人民币,花费半小时。

等待洗衣服的半个小时里,她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翻翻店里的杂志,或是去周围的咖啡馆喝咖啡。

她还遇到了不少很有意思的人,比如为了自由而逃婚的邻居。

洗澡就在公共钱汤解决。

虽然这对于多数人来说很不方便,但却给吉井忍增添了不少乐趣。

每当夜幕降临,她就会一个人去往城市各个角落的钱汤,然后放下手机,在浓郁的雾气和温暖的水里彻底放松自己,顺便再跟老板娘与其他顾客一起聊聊天。

吉井忍还特别喜欢去喫茶店(指昭和时代开的古老的咖啡馆)喝咖啡。

她最喜欢的一家喫茶店叫金星堂,因为经常光顾,她很快就和那家店的老板成了朋友,也听他讲述了很多其他顾客的故事。

所以,尽管是独居,吉井忍从未感到过寂寞。

她与在洗衣店里一周见两次的邻居成了朋友,与公共钱汤里原本只有点头之交的人渐渐成了“洗澡搭子”。

而她在喫茶店所遇到的人,更是形形色色,比如经历过战争的老人,几度创业、不断失败又不断爬起的老板。

这些人为吉井忍打开了城市生活的另一个维度,也构成了一幅生动真实的浮世绘。

所以,对于吉井忍来说,自己8㎡的小房间真正的功能,其实是「连接」。

因为不能洗澡、没有洗衣机可以洗衣服、没有冰箱和天然气做饭不太方便,所以为了解决这些不便,她就必须走出家门。

而当她走一出家门,便会收获更多与周围事物和人群产生连接的机会,同时也让她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

不知不觉间,吉井忍在8㎡小屋中的生活,已经步入到了第五个年头。她暂时不会搬走,也不打算买房,还给自己添置了一台新空调。

但吉井忍没想过要在这里生活一辈子,她把自己的生活形容为“滚石”。

滚石不生青苔,吉井忍不选择在某处彻底定居。

如果不出意外,在东京呆腻了后,她还会自由自在地继续“滚”下去:

“在滚动的过程中你会看到别人的人生、不同地方的特色和不一样的感受,这都可以作为你的营养,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你可以从过去的经验找到答案。”

参考资料来源:

微博&豆瓣@吉井忍

一席:《搬了30多次家后,我选择住在一个8平米的房间 | 吉井忍 一席第985位讲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