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点哲学】王阳明家训:96个字,浓缩的为人处世大智慧

 老沔城人 2023-06-09 发布于湖北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学点哲学】

王阳明家训:96个字,浓缩的为人处世大智慧

 
    这篇《王阳明家训》又称《示宪儿》三字诗,收录在《王阳明全集·赣州诗》中。全文虽然只有96字,却浓缩了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勤读书,要孝悌;

    王阳明在私塾读书的时候,就对自己的老师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一般人眼中,读书是人获取知识的最关键途径。但在王阳明看来,我们心中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所以读书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只是验证、呼唤我们良知所已有的知识。由此可知,王阳明让人勤读书,和其他“要你勤读书”的古人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曾问王阳明:“读书却记不住,如何是好?”

    王阳明的回答是:“只要理解了就行,为什么非要记住?其实,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体光明。如果只是求记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了。”

    而孝悌,《论语》中称“其为人之本与”。王阳明一上来就说了人生的两件大事,孝悌和读书。孝悌是人之根本,而读书则是发明本心,修身而成为圣贤的途径。

    学谦恭,循礼仪;

    谦恭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它不因学问博雅而骄傲自大,也不因地位显赫而处优独尊,相反,谦恭者学问愈深愈能虚心谨慎,地位愈高愈能以礼待人。

    谦恭和礼仪,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内在的谦恭,化作外在的礼仪。假如只有外在的谦恭而没有内在的谦恭,这就是虚伪。

    现在人的毛病,大多只因一个傲字。千罪百恶,都从傲上来。“傲”的反义词为“谦”。“谦”字便是对症治“傲”的药。做人不但容貌举止要表现出谦虚恭谨,内心也必须保持恭敬、节制、礼让,要常常看到自己的不对,真正能够虚心接受他人意见。

    节饮食,戒游戏;

    《论语》中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黄帝内经》上也说“饮食有节”,这是古人对于饮食的态度。

    至于戒游戏,则主要是立志。游戏一类令人玩物丧志。王阳明曾说,“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如果一个人沉迷于游戏嘻乐,日子长了,志气都消磨尽了,最终也难成事业。

    毋说谎,毋贪利;

    说谎则不诚实,就是自欺欺人。《大学》中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一个自欺欺人的人是无法真正做到慎独、无法正心诚意修身的。

    而贪图小利,则容易昏了头脑,被人利用。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想吞并物产丰富的蜀国,有人献计造能下金粪的石牛送给蜀侯。蜀侯中计,下令民工开山填谷,铺筑道路迎接石牛,秦惠文王让大军跟在运送石牛的队伍后灭了蜀国。人们嘲笑蜀侯是贪小利而失大利。

    崇祯十四年,王阳明六世孙王贻杰进京入朝,后统管江西都指挥使司,去世后才发现其竟然囊无积蓄,最后靠官场挚友的资助才得以回乡归葬。一个朝廷的二品官阶,清廉至此,着实让人肃然起敬。

    毋任情,毋斗气;

    任情恣性,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任何拘束。《增广贤文》中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这正是告诉我们,任情恣性的危害。

    斗气,意气用事。赌气,意为对别人有意见或闹情绪。只要一赌起气来,人类常会慢慢脱离“理性动物”的范围,做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历史上有个很有趣的“赌气”轶事:明代有个才子解缙,小时候住在一个做官人家曹尚书的对面。曹尚书家中有个漂亮的竹园。解缙年纪小小,很爱吟诗作对,每天看着茂密的竹林,十分畅快,写了一副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很多人看了,称赞他是个天才,曹尚书知道了很不高兴,心想,竹林明明是我家的,怎么可以借给他当题材呢?于是故意教仆人把竹林砍短,愈想愈不开心,又全部砍去,给这神童难看。没想到,解缙又在对联上加了四个字,变成: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无端毁了自家竹林,又让解缙证明了他的才华,全然是损人不利己,可见人在气头上,什么不理性的事都做得出来。赌气,可能只是因为小小的事情,却因为一时气不过,做出你死我活的决定。

    毋责人,但自治。

    东汉时期,有个清官叫杨震。他在荆州做官的时候发现了才华横溢的王密,就推举他做了昌邑县令,当杨震东莱出任太守途经昌邑时,王密为答谢杨震以前对自己的举荐之恩,趁夜深人静怀揣10锭黄金到驿馆拜见杨震。杨震对王密此举很是生气,毅然拒绝。王密四下瞅了瞅说:“夜黑人静,是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有人知呢?”说完他生气地将黄金掷于地上。好一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虽然你不说我不说就没人知道了,但心知道了就整个世界知道了啊。

    杨震说话的重点并非在责备王密上,而是在其自治方面。“自治”心知道了,整个世界就都知道了。如果我们自律自治能达到这种境界,还会担心自己德行有亏吗?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那些盛气凌人,看不起别人的人,都是没有修养的目光短浅者。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不会因为别人的地位低,或没有才干而看不起别人;其次,他们看不起别人,无非是因为别人不如他,但是未必别人以后也不如他,所以说,这是目光短浅。

    一个有志向的君子,他知道自己的志向在高处、远处,即便处在比别人优胜的环境中,也会谦卑自牧,清静自守,绝不会盛气凌人。

    能容人,是大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王旦是宋代的宰相。一天,宋真宗向王旦“告密”说“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意思是,你虽然总说寇准好,寇准却专门说你坏。王旦听后,也不生气,笑着说:“按道理应当这样啊。我任宰相时间久,处理的政事多,缺失也必然多。寇准对您从不隐瞒,可见他忠诚直率,这也是我最敬重他的地方。”

    一次,中书省的文件送到枢密院,因为文件不合格式,寇准阅后,便报告了宋真宗,王旦因此受责。不出一个月,枢密院的文件送到中书省,也有不合格式的地方,秘书觉得正好以牙还牙,高兴地把它呈给王旦,王旦却让秘书把文件送还枢密院,让寇准修改后再送来,寇准想起自己的作法,不禁汗颜。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

    王阳明用的比喻非常贴切。他说心就像果子的蒂一样,而人的行为就像果子一样,如果蒂不好,果子会受到影响;如果蒂坏了,果子也会尚未成熟就坠落,甚至烂掉。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良知就是“好心地”。王杨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和经典名言

    王阳明最经典的十句话,说尽了心学的高明境界

    读:王阳明,被《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整理王阳明最经典的十句话,这10句经典语录说尽了心学的高明境界,一起来感悟王阳明的心学智慧

    王阳明,被《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作为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人,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

    以下整理王阳明最经典的十句话,这10句经典语录说尽了心学的高明境界。

    1.王阳明: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点题:立什么样的志,成什么样的人。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相当于是在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因为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但他还是很快作出了坚定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王阳明严肃地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顿了顿,一脸郑重地继续说道:“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感悟】

    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老。中国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强调立志的重要性。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贤,后来果然成为圣贤,则为此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和证明。

    立志为什么重要?因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复杂的现实之下,才可能意志坚定、少走弯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标的可能性。

    古人言: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所以立志一定要高,那样即使不能完全实现人生目标,至少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2.王阳明: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点题: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故事背景:

    1496年,王阳明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于是都来安慰他。

    王阳明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感悟】

    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寻常人往往慌乱悲戚,唯有修养深厚者能做到泰然处之。文天祥说:时穷节乃现。

    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自觉和修养呢?王阳明还有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3.王阳明:他一疑,事就成了

    点题:人没有坚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故事背景:

    王阳明在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中,曾用过一个伪造公文的计谋。

    他伪造了答复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实和刘养正投诚的书信,再伪造朱宸濠手下指挥官们的投降密状。然后让人去和平时与朱宸濠结交的人相谈,在会谈结束后故意把这些公文遗落。自然,这些伪造的公文统统都到了朱宸濠手里。

    有地方官员对王阳明的这些计谋不以为然,问他“这有用吗?”王阳明不答反问:“先不说是否有用,只说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员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会疑。”王阳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感悟】

    这个故事,同时告诉了我们修养和做事的秘诀。

    对于修养,为什么“他一疑,事就成了”?因为这样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动,于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计谋、策略只能应对一事,修养则可以应对一生。前者总是悔之晚矣,后者往往有备无患。

    对于做事,人往往要么怯懦,要么只有血气之勇。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攻心为上,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4.王阳明: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点题: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便能无往而不胜。

    故事背景:

    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王阳明举例子说,当时和朱宸濠对战时,我们处于劣势,我向身边的人发布准备火攻的命令,那人无动于衷,我说了四次,他才从茫然中回过神来。这种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家,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感悟】

    为什么“此心不动”是唯一的技巧呢?因为心不动才能冷静,冷静才能沉着,沉着才能在危机面前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所谓急中生智。如阳明先生所说,这不是天外飞来的。

    事事讲技巧,似乎看着聪明,其实都是投机者的小聪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会从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实实做功夫。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

    如何做功夫呢?王阳明在这里指出了另一条路——努力做学问。诸葛亮说“非学无以广才”,对于才能和修养,读书学习就算不是唯一的路,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条路。

    5.王阳明: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点题:顺应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良知。

    故事背景:

    王阳明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据说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

    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地睁开眼,“啊呀”一声。

    王阳明盯紧他,问:“家里还有何人?”和尚答:“还有老母。”王阳明再问:“想念她吗?”和尚不语。一片寂静,静的能听到和尚头上的汗水流淌的声音。最后,和尚打破了这一死寂,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王阳明露出满意的神色,向和尚轻轻地摆手说:“去吧,回家去照顾你的母亲吧。”第二天,和尚离开寺庙,重回人间。

    【感悟】

    这个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视已经三年,王阳明为什么偏偏问他口巴巴说什么、眼睁睁看什么?

    因为他看到了和尚表面不说、不看,心里却终日在说、在看。说和看的,正是绝思绝欲与人的天然良知之间的冲突。王阳明其实就跟他说了一句话:顺应自己的本性,顺从自己的良知,才是人,才合道。绝不是要别处再求一个凌驾于人心万物的道。那也不是道,是妄。

    真心诚意想做王阳明心学的信徒,好好生活,好好做人,听到自己内心善的声音,听从自己内心的良知召唤,也就够了。

    6.王阳明:光不仅在烛上

    点题:真正的光明,只存在于心中。

    故事背景:

    一个叫徐樾的弟子,在岸边如信徒朝圣一样虔敬地希望和王阳明见面,王阳明答应了。

    徐樾还处于王阳明心学的初级阶段——静坐。他确信在静坐中理解了王阳明心学,得到了真谛。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就兴奋地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王阳明否定一个。这样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徐樾相当沮丧。

    王阳明指点他道:你太执着于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阳明就指着船里蜡烛的光说:“这是光。”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

    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徐樾拜谢而去。

    【感悟】

    蜡烛能发光,光却不仅在蜡烛上,还可以在太阳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么光便无处不在,因为你的心已经是太阳,正大光明,普照万物。这就是王阳明要告诉我们的。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推导,如果一个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阴暗,那么其实不是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的心里没有光明,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看到这点,力求扭转,那么光明便已不远。

    7.王阳明: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么?

    点题: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自暴自弃的心。

    故事背景:

    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脱就脱!”

    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又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大盗这回一点都不“豪爽”了,慌忙摆手说:“不方便,不方便!”

    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感悟】

    总有人感叹人心险恶,可王阳明告诉我们,哪怕是罪恶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明白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惩罚,而是感化。这就是慈悲。

    总有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王阳明则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的东西、珍贵的品质。所以人要对自己有信心,坚信自己的价值。

    喜欢蔑视、贬低和打压别人的人,修养品行往往都是下乘,这种人的看法不值得放在心上。反而是王阳明这种修养精深、境界高明的人,往往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很多时候,并不是你错了或者没有用,你只是还没等到有能力欣赏你的人。

    8.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点题:我心由我不由天。只要此心不动,如何都是安然。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感悟】

    花当然是自开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扰动我心,却是由我来决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电闪雷鸣、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远是在桃花源、艳阳天。

    这就是佛所说的“万法唯心造”。心灵的一切问题,追到根子上,其实都只是心自己的问题。世间种种无论怎样险恶,只要我心不动,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9.王阳明: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点题:这个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故事背景:

    有一天,个性极强的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都见到了什么?”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王艮这句话别有深意,他来拜王阳明为师前就是狂傲不羁的人,拜师后也未改变“傲”的气质。王阳明多次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终认为圣人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他说的“我看满街都是圣人”,是在讥笑王阳明。

    王阳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于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感悟】

    最有深意的就是王阳明的最后一句话——“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表明你心中有着无限的包容、友爱和善意;而这样的人,谁不愿亲近?谁不会爱戴?自然“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确实已经是真正的圣人。

    仅仅一句话,既说出了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修养,也说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以身作则,感化世人。所以别再怀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养不够深,做得不够好。不是这个世间亏欠你,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10.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点题:用尽一生,去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故事背景:

    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阳明从一个美的出奇的梦中醒来,他问弟子:“到哪里了?”弟子回答:“青龙铺。”王阳明又问:“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阳明笑了一下:“到南康还有多远?”弟子回答:还有一大段距离。王阳明又是一笑,恐怕来不及了。

    他让人帮他更换了衣冠,倚着一个侍从坐正了,就那样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积叫进来。周积匆忙地跑了进来,王阳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睁开眼,看向周积说:“我走了。”

    周积无声的落泪,问:“老师有何遗言?”船里静的只有王阳明咝咝的呼吸声。王阳明用他人生中最后的一点力气向周积笑了一下,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感悟】

    坦荡必光明,光明必坦荡,所以说坦荡荡光明磊落。生当如此,死亦如此。阳明先生死时都已经做到了,而我们连生时都还做不到,这就是差距,也是方向。他的学问是心学,他帮我们指出的方向,则是光明磊落的心地。

    如何像王阳明、曾国藩一样读懂人心?

    这年头要懂一个人,似乎很困难,所以也常有人感慨:人心不古。

    是不是在相对单纯的古代,这事就真不难?

    古人最令后人心向往之的,就有各种慧眼识人的智慧,高山流水的情怀,推心置腹的信诺。各种流传的美谈,成了后人心头挥之不去的暖,于是也就自然的认为:古代的人际关系,其实十分简单。

    清代书画大师郑板桥,也曾以为这事简单。

    身为清代书画一哥,郑板桥每天一边骂走求画却不懂画的土豪,一边哀怨为何难遇知音。

    可缘分这事,就是这般妙不可言。

    某日,郑板桥偶入一清雅小院,结识了这家优雅的老先生。从文学艺术到人情世故,聊啥都对脾气。欢喜无比的郑板桥,乐得挥毫泼墨,绘了三幅精品相赠。但等郑板桥再度登门拜访,却只见人去屋空,惊愕间还以为撞了鬼。

    后来得悉真相,差点气吐血:原来是扬州最大土豪王盐商,重金求郑板桥画被骂走,干脆研究透郑板桥的喜好,特意造这小院,聘来一个极具表演天赋的老秀才,就令郑大师轻易上了套。

    当然清代好些人说起这事,倒也同情郑板桥:不是郑大师太笨,实在是王土豪太狡猾。

    可在明代国学大师王阳明眼里,这事真心很简单。

    因为一位叫王艮的泰州富豪,也打算对他下手:拜入王阳明门下,做王阳明徒弟的发达意义,十张郑板桥的画也换不来。

    为这大目标,王艮把王阳明的喜好脾性研究了个透:疏通不少名流,让他们在各大场合里王大师面前讲自己的好话,见面的时候穿奇装异服,卖力批判封建礼教。

    王阳明喜欢什么,他就怎么来。

    然而王阳明大师只淡淡说了三个字,就轻松揭开了他的真实用心:欲显尔。翻译成白话的意思,就是你只是想借我出名。

    这三个字说完,先前花了大血本表演的王土豪,立刻呆若木鸡。就如精心搭建的摄影棚,轰然倒塌。

    颜面扫地的王艮,本想狼狈回家,却被王大师叫住,并告知已收下了他。早年的投机土豪,而后学问大成,成为泰州学派的开山鼻祖。

    懂一个人,再去改变一个人,王阳明尽显大师风范。

    大师如此,皇帝也一样。开创西汉王朝的刘邦,在楚汉战争跟项羽掐的最苦的年月里,也碰上一件糟事:员工里出了个极品骗子。

    这人的事迹,满满是坑:在老家的时候,就勾引过家嫂。出来混跟过好几个主公,却越混越惨,投奔到自己这边时,连衣服都被人扒光了。刚安顿下来没两天,竟又被人揭发收黑钱!

    这骗子虽说对自己犯的错痛快认账,可满满都是理由:勾引嫂子?那是真爱。衣服被扒光?那是碰上打劫,不扒衣服命保不住。收黑钱?那是因为我要为主公做大事。

    对这厚脸皮,向来不吃亏的刘邦,反应十分干脆:立刻给你升职加薪。以后你要办事,都可以先公款预支,总之你办事我放心。

    自那以后,这小子先用离间计解决了楚军的大智囊范增,让项羽直接变无头苍蝇,后来刘邦被匈奴围困白登山千钧一发之际,还是他用计把刘邦捞出来,功劳立了一大车,以至于刘邦临终的时候,还不忘给他点个zan!

    这位奇葩大骗子,就是大汉丞相陈平。他一生的辉煌,起自那一刻被刘邦看懂后的信任:从一桩糟心的黑钱案里,看懂一个貌似奸诈,却精明急智,敢作敢认的男人。

    是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看懂人?至少放另一人身上就很难:明朝末代皇帝崇祯。

    在大明朝最风雨飘摇的岁月里,崇祯发现了一个阳光向上的好青年。

    这位青年谈吐大气端庄,待人如沐春风,谁见了都说好。以至于崇祯终于确认:人才一枚,王朝有救!

    而后才三年时间,他就升任内阁大学士,成为中国古代史上提拔速度最快的宰相。就业绩表现说,遇到疑难问题,他更擅长百般宽慰,抚慰皇帝焦急的心灵。

    可真到了实际工作中,这人却显真面目了。十万火急的事,十天半月也不见解决,再难的问题,都会一拖二糊弄。最后拖来拖去,拖到了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帝悲情上吊。

    这位好青年,就是明代最后一位内阁首辅:魏藻德。

    而他在李自成进京后的表现,更证明了崇祯眼多歪:主动卖身投靠李自成,却被农民军抓起来一顿打,活活打死在监狱不说,抄家更抄出数万白银。国家危急如此,他除了混,更没少捞。

    再看崇祯这辈子,那些他一直百般提防的臣子,最后相继殉难尽忠,而他百分百信到最后的,却如魏藻德这样,除了贪就是卖。看懂人这件事,对他来说好难。

    为什么有人看懂人容易?有人却难。

    清末大儒曾国藩,也曾被儿子问道过这个问题。

    问曾国藩,可叫问对了人。曾国藩一生最没争议的,就是慧眼识人。“自将则败将兵则胜”的历史评价,十分贴切。

    曾国藩对这事的回答,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要往深一层看。

    套这句话回看,比如郑板桥想想荒郊野外,咋会离奇多个小院,那位秀才为何对他百般迎合。又如崇祯也多看看魏藻德一片好评的背后,到底干了哪些事。

    但这事说到底,还是个技术活。就如体操里的高难度动作,看着一个完美跟斗,台下却是十年功。

    曾国藩自己的办法,是个笨功夫:专门有个日记本,每次遇到人,就把这人的特征和自己的判断,写在日记本上,而后再反复对比查证。著名的《鉴人日记》,写了几十万字。看懂人的智慧,正来自这默默的积累。

    再多说一句,问曾国藩这问题的儿子,就是近代著名外交家曾纪泽,也就是中俄谈判时,活活逼着沙俄吐出侵占领土的那位。

    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一样,看准人很重要,而商场如官场,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也要像曾国藩这样不以主观判断,而从对对方的积累去看懂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