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爱这样教育孩子,容易激发孩子“报复心理”,育儿无小事

 不吃花菜一号 2023-06-09 发布于河南

阿娇6岁了,阿娇妈妈一直认为女儿很不听话,一件事情都要父母重复好几遍,才会不情愿地地去改,而且也不把长辈的话放在心上。很多时候,爸妈也会气得骂她,但很少动手打阿娇,也就只是吓唬她而已。而挨骂的阿娇,总会悄悄嘀咕说:“我长大以后买房子不给你们住、我去哪玩、吃什么好吃的也不要给你们!”诸如此类的话,听得父母既吃惊又无奈。父母认为阿娇就是因为挨骂了才会产生报复的心态,让他们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改变女儿心态,才能理解父母的一番苦心呢?

现今有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会过于严苛,求好心切的心态,因而教育的方法,都会有些过于激动,但这些偏激的手段,不仅不会让孩子“学乖”,还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叛逆、报复的心理。

一、孩子报复心过重的原因

1. 家庭教养方式

有的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太过严厉、粗暴,甚至孩子一犯错就直接打骂孩子,导致孩子还没理解挨骂、被揍的原因,就莫名其妙被家长批评了一顿,结果到了最后压根儿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所以久而久之就会在心中积累了报复情绪。而受到这样教育的人,只要稍稍受到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后,就会产生无法制止的愤怒情绪,从而实行报复。

2. 遭受的生活事件多,心理压力较大

有些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会遭遇较大的精神压力,比如说被他人嘲笑、讽刺、欺负,而孩子又没有办法反抗,消极的情绪没有办法正确缓解下,就会堆积报复情绪在心中。倘若能找到一个好机会,他就会把过去积累下的报复情绪,全都宣泄出来。

3. 不良性格

有些孩子的意志比较软弱,在承受挫折时的容忍力相比来说比较低,一旦不随他的心意,也就容易受不了,因而有报复的行为;有些孩子比较敏感、多疑,当有人和自己行为有冲突时,会认为对方是有意要和自己过不去,而会想出报复的方式。在报复的时候,他并不会认为自己有错,而是觉得别人是“罪有应得”。

4. 遭受不良环境影响

孩子有很多报复到行径,都是从社会环境所习得的,尤其是到了中学时期,不少学生都是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了这种喜欢报复的行为。而现在的网络环境并不是很好,这种背后报复、耍小技巧的事情很常见,孩子容易受到这些的影响。

深受大环境的影响,孩子有报复现象是比较普遍的。之所以会有报复现象,多是因为他们也被别人伤害过,他们也会用一样的方法来对待他人,发泄心中的不满,这种状态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父母应当正确引导,消灭孩子心中的报复情绪,以利他们迎向健康的生长。

二、这三种行为是在培养孩子的报复心

1. 打桌子,桌子坏欺负宝宝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不小心摔倒了、磕碰了,就会迫不及待的冲上前去抱孩子,并哄着说:“宝宝乖,不哭不哭,是桌子坏坏,妈妈(爸爸)帮你打桌子!”原本该是心疼孩子的举动,却给孩子带来了一个错误认知“我撞到桌子,不是我的错,是桌子的错。”孩子未来犯错了,而不知道自省。

2. 纵容孩子的暴力行为

有些孩子在动手打人的时候,都是抱着好玩的心态,而这时候父母都会知道这是孩子还小,做出这样的事情也是无心的,因而总会一笑而过,或者是淡淡的说着没事,这时候其实就是在纵容孩子的暴力行为。倘若不加以纠正,孩子长大之后,肯定也会出各种问题来让父母来处理。

3. 平常爱开让孩子去打爸爸或妈妈的玩笑

有些父母看孩子打人就觉得特别可爱,起初孩子可能是无心,抱持着好玩的心态,在玩笑的状态下,父母都会相互开玩笑,要不说去打爸爸、去打妈妈的,这会让孩子有一个心态,认为这个举动是正常的,就会让孩子习惯。往后打爸爸、打妈妈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多数举动都是因为父母抱持着玩闹心态,想逗逗孩子、安慰孩子等,结果没有想太多对孩子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其实这些事情并不好笑,孩子分不清玩笑和现实,一不小心就会当真,这可是会影响孩子终生的,父母不可不重视。正确的引导孩子,将孩子培养成豁达的人,未来形成更健康的人格。

三、家长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为豁达的人

1. 告诉孩子做人处事的底线

这事情可大可小,应要让孩子认知到做人处事都有底线,要想活得自在,一定得彼此尊重,让孩子知道在遭遇不公时,应该怎样沟通,不该有排斥、嘲弄、恶搞、凌辱他人的行为,使得他人身心受到伤害。

2. 告诉孩子控管情绪的方法

引导孩子反思与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针对孩子的抱负行为,你可以先同感共情,再提问:“她打过你的小报告,你很生气是能理解的,但除了抱负行为,你还有更好的处理愤怒情绪的方法吗?”可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宣泄情绪之后,借此和孩子分享有建设的情绪调节方法。

3. 教育孩子时,采用互相沟通的方式来解决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虽然有时候孩子不听话,确实让人感到气愤,但是教育终归是教育,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泄愤。在纠正孩子时,不能只是单方面向孩子灌输知识,或者要求孩子做这做那,而是要跟孩子互相交流想法,给孩子表达的空间。

作为家长,应当引导孩子正确地应对各种事情,处理事情时,也不宜用过偏激的想法去揣摩他人,除了引导孩子之外,父母更应该要“以身作则”,唯有父母做好榜样,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