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812、中日甲午战争

 梦想童年594 2023-06-09 发布于江西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非正义战争,因战争爆发的1894年是甲午年,所以称为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历经近一年时间,最后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甲午战争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给中国带来沉重灾难和巨大影响。

日本是东亚的岛屿国家,由四个大岛和六千八百多个小岛组成,资源贫乏,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日本在历史上曾经依附和学习中国,连倭国、日本等国名,都是汉朝和唐朝赐予的。

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日本推行明治维新,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体制,废除了封建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只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一跃超越清朝,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这个时候,西方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不断对外扩张侵略。日本作为岛国,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再加上转嫁国内矛盾的需要,更急于从对外扩张中谋求发展。

对外侵略要有漂亮的遮羞布,于是,日本统治者大力宣扬“八纮一宇”。“八纮一宇”出自中国古籍《列子·汤问》,意思是天下一家。日本统治者大肆鼓吹,说日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全世界要合并成一个大民族,形成天下一体,日本天皇是世界最高君主。

公元1887年,日本制定了“清国征讨策略”,后来演变成臭名昭著的“大陆经略政策”。日本的野心和胃口很大,计划先吞并朝鲜,以朝鲜为跳板灭亡中国,然后再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因此,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是蓄谋已久、不可避免的。

公元1894年,朝鲜发生内乱,爆发了东学党起义,声势浩大。朝鲜长期是中国的藩属国,朝鲜国王请清政府出兵支援。清政府派清军入朝,很快平息了起义。

日本见朝鲜内乱,觉得是吞并朝鲜的好机会,立即派出军队,强行侵入朝鲜,突袭汉城王宫,挟持了朝鲜国王李熙,一手挑起了甲午战争。战争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丰岛海战。清朝见日本侵略朝鲜,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开始向朝鲜增兵。公元1894年7月25日,清朝几艘运兵船行驶到丰岛附近海域,突然遭到日本军舰袭击。由于日军不宣而战,清军没有防备,几艘运兵船被击伤或击沉,近千名清军葬身大海。8月1日,中日两国政府同时向对方宣战。甲午战争爆发了。

第二阶段:平壤之战。丰岛海战之后,清朝继续向朝鲜增兵,主力集中在平壤,有一万五千多人。日军早有准备,兵分四路,迅速向平壤推进,准备一口吃掉清军。

公元1894年9月15日,日军向平壤发起攻击。清军在平壤立足未稳,兵马又是从各地抽调来的,不能协调一致,结果只坚持了一天,就大败溃逃,伤亡两千多人,数百人被俘。平壤之战,暴露了清军战斗力软弱。

第三阶段:黄海海战。公元1894年9月17日,中日双方海军在黄海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也是甲午战争的决定性战役,双方都派出了主力战舰,规模宏大。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亲自乘旗舰“定远号”,率领十二艘战舰,水兵两千一百多人;日本方面也派出十二艘战舰,水兵三千九百多人。双方军舰数量相当,但质量上有很大差别。

有人说,当时北洋水师的实力超过日本海军,之所以战败,是因为朝廷腐败,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这固然是重要原因,但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并非完全如此。当时海战时,日本军舰优于中国舰船。

在北洋水师十二艘军舰当中,“定远”、“镇远”排水量七千多吨,其余十艘没有超过三千吨的,有四艘只有一千多吨;在日军十二艘军舰当中,排水量三千吨以上的有九艘,一千吨以下的只有一艘。

综合来看,日军军舰总排水量四万多吨、大炮二百六十八门、平均航速14.5节;北洋水师军舰总排水量三万多吨、大炮一百九十五门、平均航速10.2节;日本军舰上的大炮射程五千米,北洋水师大炮射程只有三千米。由此可见,北洋水师的军舰吨位、速度、火力、兵力,都比不上日本海军。

北洋水师在公元1888年正式成立的时候,实力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确实超过日本,但之后就没有再增添任何舰只,而且缺乏维修,燃煤、弹药等物资也不充足。有的史料说,慈禧把海军军费挪用去修颐和园了。所以,到甲午战争的时候,日本海军的实力,已经大大超过了北洋水师。

丁汝昌的旗舰“定远号”,已经下水十二年,七年没有维修,战斗打响不久,炮塔意外爆炸起火,丁汝昌受伤(一说是被日军击中的),舰长刘步蟾代替指挥。

虽然北洋水师的实力比不上日本海军,但将士们奋勇对敌,不惧生死,两军激烈交火,大炮轰鸣,海面上掀起惊涛骇浪。

邓世昌的“致远号”,排水量两千三百吨,航速18节,是北洋舰队中速度最快的。“致远号”船身多处受损,即将沉没。邓世昌决心与敌同归于尽,全速向日舰“吉野号”撞去。“吉野号”排水量四千二百吨,航速22.5节,速度更快,是不会被撞上的。结果,“致远号”中弹沉没,邓世昌壮烈殉国。

黄海海战历时五个多小时,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为近代海战史上所罕见。战至最后,北洋水师损失五艘军舰,其他军舰也伤痕累累,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五艘军舰受伤,伤亡官兵六百余人,没有军舰沉没。北洋水师受到重创,躲入威海港内,不再出海迎敌。日本夺取了黄海的制海权。

第四阶段:辽东之战。日军取得黄海海战胜利以后,从陆地跨过鸭绿江,向辽东进军。公元1894年11月,日军经过鸭绿江之战和金旅之战,攻占了旅顺,在渤海湾获得重要根据地,中国北方门户大开。日军在旅顺屠杀无辜民众数万人,造成旅顺惨案。

第五阶段:威海之战。公元1895年1月,日军两万五千余人在山东荣成登陆,向威海发动进攻。与此同时,日本军舰封锁了威海港。清军进行殊死抵抗,激战一个月,日军占领了威海城,北洋水师的大本营刘公岛成为孤岛。

日军劝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宁死不从,登上“定远”,决心与日军决一死战。日军大小战舰四十余艘,排列在威海港外,一齐向北洋舰队猛轰,陆地上的日军也用大炮轰击。威海港陷入一片火海,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丁汝昌见多年心血毁于一旦,愤而自杀,刘步蟾等五名高级将领一同自杀殉国。北洋水师的将士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壮烈的英雄悲歌。

在甲午战争的五个阶段,清朝屡战屡败,无一获胜,显示出日本的强盛和清王朝的腐朽没落。

清朝已无力再战,只得向日本求和。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谈判,最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比之前的任何条约都要屈辱,主要内容有:一是承认日本对朝鲜的统治;二是赔偿日本白银两亿两;三是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所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和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因俄国干预未能割成,清政府又拿出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补偿;四是日军驻守威海,清政府每年支付五十万两银子的驻军费;五是对日本间谍和汉奸不得追究。另外,还有通商、免税、派领事等多款条约。

《马关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灾难和影响,它宣告洋务运动彻底破产,三十多年的成果化为乌有;清朝遭受重大损失,国库空虚,更加衰弱不堪;更为严重的是,中国丧失了主权,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处于任人欺凌的境地。后来,日本和俄国在中国土地上发生日俄战争,清朝政府无力干涉,只能眼睁眼地看着强盗们在自己家里杀人放火。

《马关条约》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也促使人们惊醒,中国社会到了非变革不可的时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