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第34条

 四圣医苑 2023-06-09 发布于广东

(葛根连芩证十一太阳八十一: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34】【辨161】)

“喘”为肺壅而气逆;“汗出”为热蒸而窍泄。其热,乃中风病,营血之郁热;热郁甚则相火上炎,故易凉营热之芍药为清相火之黄芩;相火灼盛,引发君火上炎,故用黄连。病若仅见“喘而汗出”,用桂枝汤重用芍药,或易为芩、连,或更加石膏、杏仁可也[1]。此不用石膏而仅用芩、连者,去其燥热之源也。

先生释文所谓“虽内有四逆证,外有桂枝证,而热在胸膈,二方俱不能受,宜葛根连芩汤主之。”实则非仅“热在胸膈”也。“热在胸膈”,仅指君相火炎、金受火刑而已。二火以及气分之热,非桂枝汤之芍药能清,此即桂枝汤“不能受”之意也。且因尚有阳明之郁热,故亦不能径用桂枝汤加芩、连。详如上段所注。

先生释文,“桂枝证,解表而用葛根,以喘而汗出,胸膈郁蒸,宜葛根之辛凉,不宜桂枝之辛温也”,示人葛根有解表之功。然此之“解表”,非“散寒”也,乃“解经气之壅遏”也[2],类于桂枝之“解肌表”而已。

葛根芩连汤乃治标之法。故先生示:“……宜葛根黄连黄芩汤,达胃郁而清上热,然后议温未晚也。”[3]是有后续温药之治也。温药所治者,即释文所称之“内有四逆证”也。治宜四逆汤。

简单说,此证乃桂枝汤证而被误下,亡阳导致脾陷,症见“利遂不止”(即“协热利”);肺胃上逆,症见“喘而汗出”。药用葛根芩连,降胃气而清二火,只是治一半而已。这个“一半”,亦可称“解表”之一半,即黄芩代芍药清营热(相火)。后续尚需“议温”之另一半。



[1] 《伤寒论》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2] 《长沙药解·葛根》。

[3] 《伤寒说意·卷二·太阳经坏病·太阳坏病入太阴脏证·下后泄利喘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