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下半场,别掉进这三个“陷阱”里

 我的书海601 2023-06-09 发布于广西

马克·吐温说:“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误论断。”

有的人总是过分相信约定俗成的观念,结果,往往会让自己误入歧途。

认知水平高的人,不会轻易接受他人的观念,而是会先通过自己的理性去判断,发现是合理的,才会去接受。

人生路漫漫,唯有善于独立思考,才能避开路上的“陷阱”,行稳致远。

图片
图片
情绪陷阱

很多时候,压垮一个人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所导致的情绪。

面对某些令人愤怒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可能就会发现,那些事情并不会给我们造成多大的损失。

为了“无关紧要”的事情,让自己心烦的“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有些事情,本来已经过去很久了,我们却还是耿耿于怀。如此做法,看似是不放过别人,实则是不放过自己。

人生苦短,活的便是心态。

心态好了,才能享受到“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的清凉与美好。

一个人也许不能改变当下的环境,但是,他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

所以“境随心转。”

当一个人转变了心态,可能就会发现,周围的人、事、物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图片
图片
自证陷阱

每个人都会遇到被别人质疑的情况。

面对质疑,有的人总是急于去证明自己,结果,他们却发现,无论怎么证明自己,都会被对方“挑出毛病”来。

如此,便是掉入了“自证陷阱”中。

那么,面对质疑,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

我们要确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谁质疑,谁举证。”

如果有人诬陷你“撞了一位老人”,那么,你要做的,不是去证明自己“没有撞”,而是去要求对方,证明你“撞了人”。

如果对方不能“证明”,那么,他的质疑自然就“不攻自破”的。

郭德纲说:“冤枉你的人,比你都知道你有多冤枉。”

面对那些故意冤枉我们的人,我们即使再能言善辩,他们也会提出更多的质疑来,等着我们去证明。

于是,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便在这无意义的证明中被浪费掉了。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有些情况,我们越是去解释、去证明,反而越会“把水搅浑”,对自己就越是不利。

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克制住自己“辩解”的欲望,静待时机。

等到时机到了,自然就会“水落而石出”了。

老子说:“大辩若讷。”

有时候“不辩解”,反而是最好的“反击”。

图片
图片
努力陷阱

有人说:“废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一直忙碌。”

一直忙碌的人,看似在努力,实则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偷懒。

他们不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去思考“战略”、“方向”的问题,只是在低价值的努力中自我感动。

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努力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的时候,便会越来越焦虑。

方法不对,事倍功半;方法对了,事半功倍。

比努力更加重要的,是选对方法。

方法对了,才能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地达成自己的目标。

《道德经》里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有些人之所以难以获得成功,恰恰是因为他们“太过努力”了。

由于他们一直处于“透支”的状态中,所以,他们很难去“突破”原来的自己。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一个人只有守住自己的节奏,在该停的时候,好好休息以养精蓄锐,才能在该努力的时候,更容易发挥出自身的潜力来。

结语: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完美的。

最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不断的反省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完善。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时的得失并不重要。

唯有把目光放长远,才能摆脱无意义的羁绊,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

与君共勉。

*来源:哲学  作者:龙靖,一个热爱哲学的理工男,自由撰稿人, 愿用一支笔,点亮每一盏心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