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见的不一定为实,很多时候可能正好相反

 求财若渴 2023-06-09 发布于河北

二战期间,盟军的轰炸机损失很大,盟军很头疼,想解决此问题,于是对参加过战争并返回的轰炸机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在飞机的机翼上弹孔较多,头尾部位弹痕较少。

于是司令决定对机翼加装钢甲,增加防护。

这时,一位担任盟军顾问的统计学家对司令说:您看到的飞机机翼中弹了还能飞回来,应该恰巧是因为他强度足够,才能够飞回来被您看到。但是您看到的机头机尾很少有中弹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些部位中弹的飞机没能飞回来。

司令恍然大悟,赶紧安排人去战地检查飞机残骸,果然,被摧毁的飞机,都是机头、机尾中弹,能够飞回来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被击落,只有被击落的才知道,但是被击落的已经无法开口了。

这个故事表面上告诉我们:凡事不能只凭眼前看到的,要警惕经验主义,

更深一层的道理是:分析问题时,“抽样”要注意客观性。

职场中有这样一句话:“会干不如会说的,会说不如会演的”

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很多时候你看到的,恰恰是对方想让你看到的,你看不到的,恰恰是他想掩盖的真实。这点在上下级关系上体现尤其明显。因为下级经常想要表现好一点。

所以人们往往被表象蒙蔽,器重那些“会演”的,事实上他的能力往往不如那些真实的又有能力的。这种提拔方式在工作内容相对简单的情况下,无伤大雅。但是在工作具备一定难度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德不配位的现象。靠演技上位的,在需要他拿出实力的时候,往往就被“卸妆”了。

归结起来,还是那个道理,“抽样”要客观全面,评价一个人不能光靠自己看到的那一面来评价,要更多的关注自己看不到的部分的状态。

看不见的地方,才最致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