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菊花誉称“长寿花”

 润物无声3189 2023-06-10 发布于福建

菊花是秋令鲜花,黄红粉白,为肃杀之季披上了盛装。说它是长寿花,不是纯粹的文学比喻,同时包括有对菊花药理的科学认识。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于重阳节曾送菊花一束给钟繇,并附了一封信:“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非常明确,对菊花具有的益寿作用,在当时已经被认识得很透彻了。“真菊延龄,野菊泄人。”《牧竖闲谈》中的话,更是一矢中的,说出了菊花的益寿作用。此外,蜀中的“长寿源”、南阳的“菊潭水”,都有饮菊水、食菊药延年益寿的实例。郑燮《菊石》诗中写的“南阳菊水多蓍旧,此是延年一种花,八十老人勤采啜,定教霜鬓变成鸦”的诗句,形象地描写了菊花与返老还童现象的关系。把菊花作为药枕、药茶,是自古就习用的,而且也是上了古药典的。《日华子本草》中“作枕明目”之语,包括了用法和用途;《本草新编》中“取作茶茗之需,以为明目”的话,说得也毫不含糊。根据中医理论,目为肝之窍,菊花既有目疾之治,自然就是肝经之药;肝主风,菊花又为治风药无疑。综合各家之说,后人总结出了菊花疏风、清热、明目、解毒四大功能,对头痛、眩晕、目痛、目赤、心烦、郁热、肢痛、疮疡、肿毒皆有治疗作用。有名的成方如桑菊饮、菊花酒、菊花散、夜光丸、杞菊地黄丸、菊晴丸、菊花甘草汤等,有的至今还是临床上上方率很高的成药。药理研究认为,菊花有抗菌、抗病毒、抗螺旋体、消炎和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的作用,把它用于对冠心病、高血压的治疗,前者总有效率达80%以上,后者几乎达100%

菊花的本色是黄色,3000多年前的《礼记·月令》中就是这么说的:“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白菊花比较稀贵,唐以后的诗中不断提及。如白居易的“满园花菊都金贵,中有孤丛色似霜”、刘禹锡的“家家菊尽黄,梁园妙如霜”、李商隐的“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霜”等,说的都是这层意思。从古籍记载中可知,菊花的品种是渐次增加起来的,北宋刘蒙的《菊谱》中是26种,南宋范成大的《范村菊谱》中是35种,明代王豪的《群芳谱》中是274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是900种,现在它已是具有3000多个品种的大家族了。中药用菊经过千锤百炼,从中选出白菊、滁菊、贡菊、杭菊为上品。白菊中又以安徽的亳菊质量最佳,河南的怀菊、河北的祁菊、四川的川菊次之。滁菊为安徽滁县独有,亦为白色。贡菊主产安徽歙县,是上贡朝廷的礼品,又称“徽菊”;浙江的德清亦产,称为“德菊”。杭菊是浙江的特产,入药有杭黄菊和杭白菊之分。

围绕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活动,基本是以菊花为主题的。赏菊是其内容之一,《东京梦华录》中记述的是北宋时期的盛况:“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更是千古绝唱。插菊花也是古时的习俗,据唐代《辇下岁时记》记载,九月九日都城簪菊之风极盛,女人插,男人也插,于是才有了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佳句了。饮菊花酒的习惯也比较普遍,主要是取其驱疾延年的益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它有过“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的评价。明清之后,该酒中还加入了当归、地黄、枸杞子诸药,经过精制,备受欢迎,还打入了国际市场。现代的菊花食品更多,且不说风行大江南北的菊花茶已成了被普遍接受的茶种,就是接触和耳闻到的菊花晶、菊花露、菊花糕、菊花羹、菊花火锅、菊花鱼丸、菊花面条等,也足以让人陶醉了。它们风味各异,独特中都蕴含着菊花的清香。

菊花被誉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是勇敢、坚毅、纯洁、正直、团结、吉祥、幸福的象征。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陶渊明的“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郑所南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朱元璋的“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陈毅的“本性能耐寒,风霜岂奈何”、毛泽东的“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等所歌颂的,都是菊花的这种可歌可泣的精神,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可贵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