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蚂蟥里有“黄金” 如皋一养殖户年入千万

 绿云uwyh8tzbwd 2023-06-10 发布于福建

(视频:张松 )

央广网南通5月31日消息(记者杨梦奎)提起蚂蟥,不少人在幼时的记忆里是害怕与无助,吸在身上难以摆脱……而在江苏如皋城南街道的万泽家庭农场里,负责人张建说起这个东西,却是一脸自豪:“事实证明我当初的选择(养殖蚂蟥)是对的,去年产值超千万,今年翻一番不是问题。”

万泽家庭农场全貌(央广网发 张松摄)

张建此前是做船舶工程的,造船业不景气后,一直在寻求新的创业思路。201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建得知养殖水蛭(俗名蚂蟥)利润空间大,经过考察后,他感觉这是一个健康产业,阳光产业。“这个东西具有治疗跌打损伤、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功效,在老年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它的前景一定会好下去!”他说,下定决心后,当年就投入了两百万元成立农场,开始养殖宽体金线蛭(水蛭的一种)。

宽体金线蛭卵茧(央广网发 张松摄)

不过,第一年由于养殖技术欠缺的原因,并不是太成功,张建夫妻两人四处请教、反复琢磨,终于找到了窍门,此后越来越顺,规模越做越大。2020年,该农场获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21年,农场占地面积达160亩,产量达十万斤,实现产值近一千五百万元,利润近八百万。

宽体金线蛭幼苗(央广网发 张松摄)

日前,央广网记者在万泽家庭农场看到,养殖池的水面上漂浮着白色的泡沫箱,里面装满灰褐色的圆球。张建告诉记者,这些质地类似海绵的圆球就是蚂蟥的卵茧,每个卵茧内约有二十多条幼苗,近两天内,这些幼苗就会爬出卵茧,钻到水里生活。通过约四个月的养殖,就可以起塘加工晒干处理,这也意味着销售要开始了。谈到销售,张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供不应求”,他说,不少大的药厂会主动上门采购,根本不用出门推销。

“今年的农场面积又增加了约160亩,到年底产值和利润翻一番不是问题。”张建说,截至目前总投资2000余万元,投资内容包括钢结构箱子、孵化室、仓库和办公室等配套设施。农场现有育苗区36亩,大棚养殖区356个养殖箱,成品养殖区一千个钢结构养殖箱。

当然,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农场需要的工人也越来越多,这也让周边不少百姓“鼓”了腰包,据张建介绍,从农场成立之初到目前带动农民增收五百多万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