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桩之“抱”字诀

 用户云三易 2023-06-10 发布于辽宁

      形意要有形有意,既得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还要有潜意识,也就是心理暗示。我们前面说过“顶”字诀,“垂”字诀气沉丹田,肩要垂,肘要垂,为什么要垂,脑子里的意识一定肩不要耸,肘不能翻,肘要垂直地面,完全受地心引力影响。

    “扣”字诀,形曲力直,怎么做,意识要有,形还要做出来。这都是受我们意识支配的,所以站桩练功时一定注意力集中,若是站桩想别的事,肯定不行,精神要高度集中,也就是神凝,气聚。精神不能外散,拳到一定程度,就好比部队处于一级戒备状态,给人的感觉外形很安逸,里面已经跃跃欲试了。战斗一打响,里面反应迅速,身体要很灵敏,就是预备起跑的感受。把自己比喻成一只猫,前面有一只老鼠,蓄势待发,身体反应迅速灵敏,站桩就是要有这种意识。

      如果平常站桩闭眼,松懈的站在那里,真正动起来也不会快,遇到情况再去准备,这就好比蓄势张弓,等到看到猎物,再去拔箭张弓搭箭,就已经晚了,需要保持蓄势待发的状态,蓄劲如张弓,发劲如箭射雕,这也是老前辈说的必须要具备的功夫,一触即发的一个状态。这个是我们日常的积累,精神的积累,形不破体,力不出尖,只有长期练功,站桩,盘拳,无人若有人的状态,才可能在对抗中取胜。

     心气要下去,胸不能挺,心抱而精神聚。就是要畅胸,胸要虚,腹部要实,上下合聚,形成整体躯干的变化,这样气息就是畅通的,心火下去,丹田与之相合,腹部就会饱满,也就是像汽车的发动机一样,做动作就非常快。

      躯干一定合住,包住,站桩过程中要从两脚慢慢合聚到丹田,上面从手臂合聚到丹田,这会儿身上的劲聚到丹田。但这是不能强求的,不是鼓肚子勉强来的,勉强呼吸,气沉丹田,那样反而不灵活了,成为障碍。通过站桩练功日常培养出来,气聚神凝,是练功的结果。站桩时胳膊和肩这里要圆,肩沉,肘坠,后背要圆,胸前要圆,结合顶头,竖项,腰胯坐下去,全身精神提起来,如履薄冰的感觉,如站在薄冰上,精神要非常集中,脚下要非常敏感,即得听着脚下的劲,还得把重量提起来。

     老前辈说的“遇敌好似火烧身”,就是动之如脱兔,如老鹰捉物的一种战斗状态,这就是我们身体的合聚力,就是古拳谱里的“抱”字诀,胳膊要抱圆,胸要抱圆,背要圆,胸和丹田要抱起来,用丹田合住,全身都要合住。

      腰胯合,丹田合,肩背合,所有的动作都是以身体的大丹田为核心,都是身体的变化,不是手动的多快,都是日常练功的积累。气聚神凝,线下同学可以摸摸老师的腰,会感受到像打满气的轮胎一样,这不是憋气出来的,是自然的一个状态,慢慢的丹田气会分配到四梢,头、两手、两脚。

    平常练功细节必须慢慢培养,抱,就是丹田要有意识,心气要落下去,外形胳膊,肩膀要沉下去,要坠肘,顶头,竖项,畅胸、实腹、空背、紧腰这些都要保持住,膝盖要顶住,同时有上提之意,外面的力量沿着五张弓聚到丹田,里面就是一个收放弹簧器,随着练功进境,我们都要把他们练到身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