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点《经方实验录》:桂枝汤二

 经方人生 2023-06-10 发布于四川

诸位无恙,我是白发渔

先说两件事。上篇评点《经方实验录》发布以后,收到不少小伙伴的私信,说不是“姜佐龄”,而是“姜佐景”。我从网上找来的书内容,的确会有错误,包括上篇的原文部分,曹颖甫把“桂枝汤”说成“桂技汤”,顿时有种曹颖甫是广东人的感觉,脑中浮现粤语的普通话“煲一碗桂技汤喝喝啦”。

这周初编辑告诉我,《我在东汉末年学中医的日子——另辟蹊径读伤寒》首印的四千册基本售罄。并说出版两个月后即重印,可以算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了。我脑中浮现的是360弹出一句“你已经打败了全国98%的中医书籍”。

接下来就是评点《经方实验录》:桂枝汤二。

医案:

我曾在某年夏天,治一个老乡杨兆彭的病。一开始,他没有发热,开着窗躺着,浑身大汗淋漓,风一吹,十分舒服,慢慢就睡着了。到了半夜,觉得有点冷了,于是盖了被子再睡,结果反而越来越冷。第二天,我诊查,病人头有汗,手脚心有汗,背部汗不多,身上其它地方汗也不多。于是开了桂枝汤原方。

又过了一天,病人没再来找我。后来因为其它病来求治,说:“上次喝药后,出了少汗,然后病就好了。这药力真厉害。”但他并不知道,这其实是我比较轻的药剂。

药方:

桂枝(三钱) 白芍(三钱) 甘草(一钱)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

姜佐景解说:

有人说,仲景的治病体系,似乎对病因、病原、病理不闻不问。我觉得并非仲景不关心这些,而是没有详细说。仲景体系完备,我辈只需要对着条文按部就班治病,就绰绰有余了。所以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病治好了,但治病的医生还不知道为啥就把病治好了。

曹颖甫评语:

仲景并不是不说病因病理。中风就是因为邪风乘虚而入,仲景说“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这不是在说病因吗?营卫不和,导致自汗出 。肌肉中风,是在营分,而不伤卫气,所以卫强而营弱。卫气运行水液,所以卫气不伤,毛孔就能正常出汗。营气运行血液,所以营气受困,肌就不能作汗。导致皮毛与腠理明显分隔,而不能相合,所以称“不和”。所谓的“不和”,其实就是不合。用桂枝汤去发肌理的汗,这样营卫自然就和了,这不就是病理吗?读书若能看得通透,那么代表思考得非常深入了。

原文:

余尝于某年夏,治同乡杨兆彭病。先,其人畏热,启窗而卧,周身热汗淋漓,风来适体,乃即睡去。夜半,觉冷,覆被再睡,其冷不减,反加甚。次日,诊之,病者头有汗,手足心有汗,背汗不多,周身汗亦不多,当予桂枝汤原方:

桂枝(三钱) 白芍(三钱) 甘草(一钱)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

又次日,未请复诊。后以他病来治,曰:“前次服药后,汗出不少,病遂告。药力何其峻也?”然安知此方乃吾轻剂乎?

【按】或谓仲圣之“脉证治法”似置病因、病原、病理等于不问,非不问也,第不详言耳。惟以其脉证治法之完备,吾人但循其道以治病,即已绰有余裕。故常有病已愈,而吾人尚莫明其所以愈者。

曹颖甫曰:仲景非不言病因病理也。夫邪风外乘,乃病中风,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此非病因乎?卫不与营和,乃自汗出。风中肌肉,着于营分,而卫气不伤,故卫强而营弱。行水之卫气不伤,故毛孔自能出汗,行血之营气受困,故肌不能作汗,致皮毛与腠理显分两,而不能相合,故曰不和。不和者,不合也。用桂枝汤以发肌理之汗,而营卫自和矣。此非病理乎?读书能观其通,则思过半矣。

点评:

曹颖甫就是个笨蛋,哪有什么病因病理。历代那么多的伤寒论注解家,给仲景添足了病因病理,都认为自己是对的,难道就没有想过其中原因吗?因为根本就没有病因病理,所以随你怎么加,都解释得通。

反而是姜佐景解说中有人一言道破了天机,真想知道那个“有人”是谁啊。

桂枝汤中发汗的应该是生姜,不是桂枝。解怕冷的也是生姜。用桂枝解决怕冷效果不行。

胡老认为,伤寒论里提到的发汗特指的是麻黄剂,其实不是,也包含生姜剂。

这样就能解释很多问题,比如想想看,为啥芍药甘草附子汤里没有生姜呢?

获知更多伤寒论观点,可以参考伤寒论入门书籍:《我在东汉末年学中医的日子——另辟蹊径读伤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