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世纪20年代内蒙古巴林右旗,蒙族儿女骑在马上,气势恢宏

 泊木沐 2023-06-10 发布于辽宁

这是由日本著名的鸟居龙藏先生所为,他于1920年代在内蒙古巴林右旗所拍的一系列旧相片。鸟居龙藏是日本一位著名的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其毕生致力于野外考察,并出版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鸟居龙藏于1895年来到中国,他在中国做过几十次实地调查,并拍下了许多有价值的旧相片。这些旧相片都是他多年前在内蒙古进行科学研究时所拍。

20世纪20年代,内蒙古巴林右旗,一群牧人正在草地上饲养着一群羊群。巴林是明朝蒙古族的一个部属名字,在蒙语中,它的含义是阵地,要塞,前哨,军寨。蒙古人把西部称为“右边”。明朝和清朝初期,蒙古人巴林人曾在这里定居。清顺治5年(一六四八年),于此地建城,改名巴林右翼旗,并设有扎撒克部,与召乌达会盟。

20世纪20年代,巴林右旗一个黄色宗教的寺院里,有两个很大的柱子插在寺院门口。内蒙古的游牧民族信仰“黄教”,也就是汉语中常说的“黄教”,因为他们的和尚头上都带着一顶黄帽子,所以被称为“黄教”。

20世纪20年代的巴林右旗,一片由黄教道观组成的建筑,呈现出一种古香古色,古香古色的屋顶,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

20世纪20年代,巴林右旗,一位蒙古族牧人搭起了自己的帐蓬。这些帐蓬又被称为“圆顶”、“毡房”或“毡房”,既便于施工,又便于迁移,非常适宜于牧民的迁徙。

20世纪20年代,巴林右旗,一户蒙古放牛人家的照片。可见,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来,巴林右旗地区的牧户生活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部分牧户已进入了安身立命的阶段,他们主要是靠着农耕为生,而不是靠着丰富的水源和丰富的草地才能勉强维持生计。

一张192年代巴林右旗的照片,照片中的一对青年男女,他们的背后就是他们的帐篷,一个温暖而又幸福的家庭。

20世纪20年代在巴林右旗拍摄的一组蒙古族妇女照片。这两个女孩皮肤黝黑,透着一股淡淡的红润,五官周正,长得也不错。

20世纪20年代的巴林右旗,一对年轻男女在他们居住的小院里拍照留念。这两个小孩说不上是姐弟,也说不上是夫妇,因为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两人都很早熟,所以看起来更象一对年轻的夫妇。

巴林右旗20世纪20年代的巴林国王官邸。巴林国王的住宅又被称为巴林国王的住宅。元天聪二年,蒙古巴林部落被后金收服,到顺治年间,共分为左右两个旗,其中左右两个旗分别是左右两个旗,左右两个旗分别是左右两个旗,其中左右两个旗分别是札萨克,一个是亲王,一个是“大巴林王”,另一个是贝子爵,一个是“小巴林王”。巴林右旗王府是蒙古王室中最重要的一股势力。

能刷到我的文章也是一种缘分呀,谢谢各位的观看,如果你也喜欢这些老照片的话,就给我点个赞吧,我会继续加油好好创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