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清风书斋 2019-06-18

一组老照片,真实记录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大板镇是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旗政府所在地,有369年的历史。1650年清顺治帝的姐姐固伦淑慧公主下嫁巴林右旗第一代王爷时,从燕冀带来了各种工匠三百余户,在王府附近自成部落,建造了许多砖瓦房舍,当地人称其为“伊和白兴”,即大房子之意。“白兴”与“板升”一意,因而大板镇即由此得名。巴林右旗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赤峰市北部,地处西拉沐沦河北岸,大兴安岭南段山地,辖大板镇等5个镇、4个苏木、2个街道,全旗总面积10256平方公里,人口约18.45万。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巴林,系明代蒙古族部落名,意为阵地、“要塞”、“哨所”、“军寨”。蒙古语称西为右。明末清初,蒙古巴林部于此驻牧。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分封诸藩牧地时定旗地域为巴林左翼旗、巴林右翼旗。清顺治五年(1648年)设治所,定名为巴林右翼旗,设札萨克衙门,会盟昭乌达。新中国建立后更名为巴林右旗,此名一直沿用。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巴林右旗是辽代的故土,契丹族的发祥地,红山、蒙元、巴林石、格斯尔等文化交织共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巴林右旗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比较优势。境内有赛罕乌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巴林石国家级首批地质矿山公园。农牧业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旅游资源独特。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图集:192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古镇风土人情影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