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汇聚微光,重燃心火”助力精障康复者社会再融入 | 社工课

 社工客 2023-06-10 发布于广东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李蹦 邓洁

    单位 | 重庆市民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今年,重庆多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精康融合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对今后三年我市全面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做出部署和安排。社区康复服务是改善和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与参与能力和就业能力,促进其回归和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

重庆市南岸区花园路街道辖11个社区,现有属地在管精神障碍病人336人,其中严重精神障碍病人46人,除长期住院、居住于养老院及疗养院和长期不在辖区内居住人员外,仍有200余人需日常关注和管理。

精神障碍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低治疗率、低康复率的“三高两低”特点,患者一旦发病往往就需终身治疗康复,且因病致残、因病致贫情况十分突出,患者及家庭需要承受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2022年6月,重庆民悦社工在南岸区民政局、花园路街道支持下,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采用“1+3+N”的多方融合介入模式,“1”指依托街道渝康家园开展日常康复服务,“3”指围绕社会、家庭和个人三个层面开展“社区重构”,“N”指构建社区、社工、精防医师、心理咨询师、社区民警、社会志愿者等社会化康复支持网络。

而作为模式中“N”之一的社会工作者,在其中体现“为他发声,与他重构”的专业服务,号召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与支持,通过持续建立健全社会化康复支持网络,将社会、家庭和个人紧密联系起来,使精康人群体更好融入社会大家庭。

截至目前,项目为康复对象提供服务500余人次,走访100余人次,开展心理疏导20余次,就业咨询5次,政策咨询50余人次,为其举办生活技能培训、文娱及社会融入活动、病理健康知识及照护培训等相关服务活动15场,并协同街道、社区、医院开展精神障碍患者入户探访评估及危险性排查6次,累积服务290人次。

社工带领精康对象外出参观博物馆

联合行动,破解“融入”难题

社工首次接触并从事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项目,会有种种顾虑和难题。抛开社工职业身份的普通人视角来说,第一个念头是曾经在新闻媒体报道中听说的某某精神疾病患者伤人事件,从而多少带一些人身安全方面的考虑;

拾回社工职业身份后,作为常人的这部分顾虑在多方工作了解中被打消,但是不得不面临一个作为精康项目方面的新手社工的首步难题“融入”。

社工专业价值观讲六个原则,讲接纳与尊重,也是作为社工的基本功,给予服务对象宽容和尊重的态度,不因服务对象的年龄、性别、种族、生理及心理状况、宗教信仰、政治倾向等对他们采取歧视或者拒绝提供服务。

但接纳和尊重并不代表“融入”,在接触其他服务对象时,可以按照社工专业技能从建立关系一步步进行。

社工对精康对象开展就业咨询服务

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来说这样的方法是存在阻碍的,因此在这里格外要注意的其实是“服务对象及家庭对社工的接纳程度”,哪怕在开展工作之前,做了大量准备,了解政策、了解病理知识、了解药物知识,甚至是查阅该方面的专业论文或者书籍企图在这一系列中去“融入”精神障碍患者的身心状态,往往收效甚微,仍是困在“融入”难题中,在拒接中屡遭碰壁。

破局之法当在“精康融合行动”中,社工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职业并非是单打独斗的存在,在各个领域中,在各个体系模式中是“桥梁”、“行动者”、“联合者”,“五社联动”如是,“精康融合行动”亦是。

进入一个社区、一个家庭的精康联合工作小组是重中之重,是打开工作的敲门砖,在小组中能够得到探寻不到的信息,可以是社区精防医生的视角、可以是社区工作人员的视角、也可以是专业精神科医生的视角,在众多视角中去获取,科学专业的规整众多信息,完成社工对服务对象的初步“融入”,随后再去与服务对象面见,建立关系更深入融入。

进入联合工作小组是身份的获取,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因长期的疾病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认知偏颇,对于陌生人群的介入显得格外谨慎,但对于长期接触的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医生的信赖度相对较高,哪怕对社工的职业身份不甚了解或是根本不知,但是只要跟医生和社区工作人员一同与之接触,那份小心谨慎也会有所减轻,随后徐徐图之,在精康患者家庭中时常“刷脸”并开展工作,如此可联合行动可破难题。

社工链接医院针对精康对象家属开展知识培训

理性看待,营造“正常环境”

提到精神障碍患者,绕不开的是“病耻感”话题。精神疾病和高血压等疾病都是慢性病,短时间难以根除,但是并不代表这类疾病没有治愈可能,但是在过往管理体系不健全、健康意识较为缺乏等各种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使精神疾病被异化、妖魔化、耻化,随之而来的便是不同程度的社会排斥、歧视、疏离等。

精神疾病的“病耻感”成为压在病人头上的大山之一,紧紧萦绕,挥之不去,对病人心理上造成极大的负担。社工往往会说“病耻感”是烙印在病人心理的疤痕。不可否认“病耻感”对病人造成的伤害,但“病耻感”同样是烙印在家庭心里的疤痕,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中的系统和场域与之相对应。

抚平伤疤、消除伤疤的重点在于关于正视伤疤,应对“病耻感”。应对“污名化”则先消除“自我污名化”。如辖区内A在初中阶段被诊断为精神疾病,在前期积极治疗和坚持服药下,逐渐稳定,但在医生多次探访要求下均拒接。

社工随后邀请家属及患者在社区约见了解情况,而患者父亲来到社区表示患者病情痊愈,得知患者为在管人员需面见了解情况后强烈表示不同意本人约见,因为目前患者正值大四,在准备毕业和找工作事宜,担心上门约见谈起病情恐引起复发。

同时,家属疑问是否对孩子以后造成影响,社工及工作人员表示,在册管理人员病情恢复对其生活不存在较大影响,但是在某些方面会有一定限制,对此家属希望能够将其移出在管人员之列,但是怎么也不接受本人面见。

社工协同街道、社区、医院上门对精康对象进行身心评估

社工与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发病起因、治疗情况、现状等等内容后,沟通过程中家属从父亲角色带入,即希望能够移出又不希望本人约见,多次提及只要在患者处提及精神疾病就等于是在“揭伤疤”,皆有可能出现复发情况。

针对该情况,社工进行问题界定,澄清其中疑惑,运用理性情绪理论希望本人能够重视此举并非“揭伤疤”而是解决服务需求。社工基于沟通了解的信息来看,家属对患者曾患精神疾病存在一定“病耻感”,为患者着想,去片面的营造一个“正常环境”,回避有关精神疾病的各方面内容,但问题症结和权能不该在家属身上,因此建议家属能够注重患者本人的想法。

“揭伤疤”可能是直视问题根本,不能全然由家属做主,不然看似营造的“正常环境”也可能成为一个“病耻感”逃避的牢笼。尊重患者本人意愿、树立患者在对抗该问题上的抗逆力才是长期有效的方法。

真正的营造“正常环境”,家属首先要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患者生活质量,要主动帮助患者恢复原有的人际关系,发展新的人际关系,促进患者与家人、邻居、朋友,甚至陌生人的交流,才有利于增强患者自信,使生活“正常”。

人社共融,打破社交壁垒

精康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其回归和融入社会,精神障碍患者社会融入存在种种困境,有来着个人层面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退化因素,也有家庭层面的心理负担、病耻感等因素,更有来自社会层面的污名化、社会危险性顾虑、社会支持网络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

从事精康服务应着重抓好个人和家庭层面的建设,项目服务开展以来,社工在个人层面:首先从心理入手,打开精神障碍患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挖掘属于个人内心世界对外部世界的渴求和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种下自主接触外部世界可能性的种子。

其次针对社会融入能力薄弱环节之处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培育,服务开展以来累计多次开展社交技能训练、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以期达到部分社会功能的再建设,树立患者自尊、自信的心理机制;

在家庭层面:经过较为全面的走访,家属对于患者的后续生活表示担忧,但是对于成长期望多为正向态度,社工对此不跨“大步子”注重循序渐进,多数家庭表示希望患者能够“走出去”,但是又担忧“走出去”后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社工在此方面积极为家属做心理建设,肯定循序渐进原则,分析和打消“不理性”念头和看法,尝试从同伴融入开始,再到邻里融入、社区融入,最后融入社会。

服务期间,在活动中积极鼓励患者认识其他同伴建立联系,开展文娱活动,邀请社区居民与患者共同参与,发展服务对象作为社工的志愿者,在其他类别项目中建立与社会的融入机制,走出社交最具挑战性的一步。

优势视角,打通资源桥梁

资源对于精康患者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医疗资源、政策优惠、司法援助、心理建设等都包含其中。

社工在精康服务中要善于运用优势视角理论服务患者,秉承“助人自助”理念,不可忽略的是要让家属及患者构建优势视角,用优势视角寻找患者康复中的资源。

如B患者家属的困境是传统的“问题视角”思维模式,最看重的是患者有没有吃药?有没有“幻觉”?有没有“妄想”?甚至认为患者“就这样了”,“不出门最好”。

但是,精康患者要回归社会,除了自身发挥其自身价值外,更需要家属看到患者的优点,相信患者有学习、成长和改变的能力。

社工在服务中一是善于发现家庭和患者内在动力,把生活的主动权交还给患者,通过支持面对、克服生活中的困境来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抗逆力,加强对疾病和自身认识,并适时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调动其内在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培养自信与价值感;

二是帮助患者及家庭寻找康复中的资源,寻找专业性康复服务机构及过渡性的康复平台,为患者提供社交机会,充实生活内容;

三是沟通联动整理社区资源,从精神专科医院、心理咨询平台及热线、辖区内各救助管理单位信息板块等内容入手,积极打通资源桥梁,助力辖区内患者的资源获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