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0年元宵节,一位学生原本准备回姐姐家过节,却因为哈工大食堂

 Loading69 2023-06-10 发布于四川
1950年元宵节,一位学生原本准备回姐姐家过节,却因为哈工大食堂的红烧肉留了下来,没想到接下来的一个广播直接改变了他的一生!这个学生是孙家栋,中国的“卫星之父”。
 
1950年的元宵节,哈工大的食堂给学生们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因为很多学生离家远,为了缓解大家的相思之情,便给他们做了一份红烧肉。
 
孙家栋一直都很喜欢吃肉,尤其是红烧肉,他本来和姐姐说好,去她家过元宵节,在得知晚饭有红烧肉后,他决定先吃一些再回去。
 
然而就在红烧肉上桌的时候,他突然听到学校的广播里正在播放招收空军的消息,他一直都很向往航空专业,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他连肉都顾不上吃了,丢下筷子,就去了行政楼填表。
 
因为部队着急招人,在他填完表,做完相关检查就被校车送到了航空学校。他本以为这是一次好的学习机会,却没想到这一去,竟然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他在航空学校苦读一年,将很多航空知识都深刻的记在脑子里,学校认为他是一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于是便送他去往苏联留学,去学习苏联的技术。

刚到苏联的孙家栋,被这里的场景给惊呆了,这些都是祖国没有的场景,他知道自己身上的任务很重,只有他们这些人更加努力,才能让祖国变得更好。于是他在苏联上课的时候更加刻苦,在下课时间还要不停的追着老师问问题。
 
留学的时间一转即逝,他也收拾东西准备回国,本想着用自己一身本领,让祖国的航天事业发展的更快,却没想到回国后,他被调去研究了导弹。
 
 因为当时人才紧缺,他们从苏联回来的学生,大部分都调到了国防第五研究院,在钱学森的带领下,一起研发导弹。虽然他们的专业似乎和导弹没有关系,但大家对于祖国给的命令都毫不犹豫的接受了。
 
孙家栋并没有因为从研究飞机转到研究导弹而感到难过,他反而有一丝小小的骄傲,国家既然能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说明祖国相信他的能力,那他当然不能让祖国失望。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都一头扎进了导弹的研发工作之中,因为经验不足,苏联又撤走了他们的专家,研究导弹的道路十分艰难。
 
本以为自己会在导弹这个领域发光发热,研究导弹九年的孙家栋却又被调去研究卫星。

这种事情搁在其他人身上或许会气馁,自己的专业知识一直在变化,需要不停的学习新知识,是一件很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然而孙家栋却不以为然,既然国家让自己去做,那他就跟随指令去做就好了,只要能给国家带来帮助,他的工作就没有白做。
 
在钱学森的带领下,他和其他人组成了一个小队,他们白天黑夜的伏案工作,终于在1970年的4月24日,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正式发射升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以为第一颗卫星上天后,孙家栋会先休息一段时间,毕竟之前没日没夜的工作,也让他的身体苍老了许多。
 
然而他没有回家,继续前往实验室,和其他队友继续研究其第二颗卫星。他的不懈努力让中国的卫星研究变得顺利起来。
 
在2004年,孙家栋已经是一个七十五岁的高龄老人,本应在家享受安详的老年生活的他,却不肯呆在家里,他经常出没研究室,将自己的一些知识传授给那些新来的研究员,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帮助。
 
在探月工程开启时,他也踊跃报名,再次走进了实验室,成为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经过三年的研究,在2007年嫦娥卫星一号正式发射,看着遥远的月球上有着自己国家的卫星,他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
 
孙家栋的一生和航天息息相关,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他为祖国做出的奉献我们都清晰的看在眼中,记在心中。孙家栋院士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榜样,是我们倾佩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