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羡鸳鸯不羡仙

 刘沟村图书馆 2023-06-10 发布于河南

闲来无事翻旧书,看到一句“只羡鸳鸯不羡仙”。

这话大家都熟,形容爱情的。

鸳鸯,自古以来就被当做爱情鸟。古代女子绣嫁妆的时候,鸳鸯戏水的图样,是最常出现的。

01

自古以来,这个词我可没有用错。

最早用鸳鸯指代爱情的,是写《搜神记》的干宝。

《搜神记》里有个故事叫《韩妻》,原文记不得了,大意就是一对小情侣感情挺好,但是家里不同意,最后给俩人逼得双双殉情了。

这下两家人后悔了,给两个人合葬了,合葬之后坟墓上长出了树,树上有对鸟,就是鸳鸯。

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里,写到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之后的事,几乎全盘照搬了这段情节。可见洗稿这事,古已有之。

扯远了,我们说回鸳鸯。

最早在诗歌中用鸳鸯比喻爱情的,是唐朝的卢照邻,他在《长安古意》中写道:“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后来,“愿作鸳鸯不羡仙”这句,常常被人化用作“只羡鸳鸯不羡仙”。

再往前推,鸳鸯是被用来比喻兄弟的。

南朝萧统编著的《文选》中,收录的《苏武李陵赠答诗》中,有一句“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商。”

这话显然说的是苏武和李陵的兄弟情。

曹植在《释思赋》中,也曾写道“乐鸳鸯之同池,羡比翼之共林。”

《释思赋》是曹植写给自己兄弟的,所以鸳鸯在这里指代的也是兄弟。

还有“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在《赠兄秀才从军》中写道:“鸳鸯于飞,肃肃其羽。”这也是写兄弟的。

02

用鸳鸯比喻兄弟合不合适,我不大清楚。但是形容爱情,其实是很不合适的。

因为雄鸳鸯是真真正正的渣鸟。

每年到了繁殖季节,雄鸳鸯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到处去招惹雌鸳鸯,一副花花公子做派。

雌鸳鸯呢,一身灰扑扑的羽毛,像个不谙世事的灰姑娘,大抵是抵抗不住雄鸳鸯的诱惑的。

然后露水夫妻,一夜风流。风流之后,雄鸳鸯抖抖羽毛就去找下一个雌鸳鸯了。

剩下的孵蛋带娃这些烂摊子,就全都扔给雌鸳鸯了。

我们看到的两只鸳鸯在水里比翼并肩,恩恩爱爱的场景,其实就是雄鸳鸯在搭讪。

也许是因为雄鸳鸯一直在搭讪,再加上鸳鸯们都长得差不多,这才给了人一种鸳鸯夫妻很甜蜜很恩爱的错觉。

顺便说一句,在很多鸳鸯戏水的刺绣作品中,绣的是两只五彩斑斓的鸳鸯,这其实也是有问题的,因为颜色漂亮的鸳鸯是雄鸳鸯,雌鸳鸯的羽毛颜色是很黯淡的。

这种现象在鸟类中挺常见,孔雀也是。这让我想起了某知名艺术家知名的两只公孔雀互相那啥的舞蹈。

03

又扯远了。

既然鸳鸯不是爱情鸟,那么有没有名副其实的爱情鸟呢?

有。

比如说大雁。大雁是非常专一的鸟类,终身都只有一只配偶。一旦其中一只意外离世,另一只也会郁郁而终,甚至自杀殉情。

所以古代男方到女方下聘时,大雁是聘礼中必不可少的。当然,这在一夫多妻的古代,其实也有点讽刺的意味。

再比如天鹅。雌雄天鹅认定彼此后,也是终生不离不弃的,它们会一起养育小天鹅,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天鹅一家几口的温馨画面。

再比如黑秃鹰。

如果说前两种鸟对伴侣的忠贞是出于本心,那么黑秃鹰的忠贞除了本心,还有出轨成本太高的原因。

在黑秃鹰的族群里,如果一只黑秃鹰被发现出轨,它不仅会受到原配的攻击,更是被整个族群孤立。

04

其实,古人因为观测能力有限,类似的失误还有很多。比如,松鹤延年,其实松与鹤根本不在同一生境。

但也没有事事较真的必要。

就说刺绣这事,当初薛宝钗低眉垂首,坐在贾宝玉床边给他绣肚兜,绣的是鸳鸯戏水,这就很有点旖旎。

要是薛宝钗给绣俩黑秃鹰干架,那不得把宝哥哥给吓出来心理阴影?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