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长工7年没工作,1975年写信给毛主席反映,朱老总:我替你转交

 在水一方2 2023-06-11 发布于浙江

前言

图|何长工

1978年春,原地质部部长何长工到上海后,第一时间就向市委申请,要去看望贺子珍。

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何长工乘车来到贺子珍家中,在贺子珍身边工作的护士小徐很早就得知了消息,但为了给贺子珍一个惊喜,她并没有第一时间告知,一直等到何长工进了院子以后,才指着何长工调皮的问贺子珍:

“姨妈,你看谁来了?”(当年在上海华东医院,上至院长下到护士都尊称贺子珍为姨妈,以表示尊重)

贺子珍一开始并没有看清来人是谁,只是微笑着客套了一两句“欢迎欢迎”,一直到何长工走近以后,贺子珍认出了眼前这个老人,当即泪如泉涌。

尽管已经四十多年没见,但贺子珍仍然认出了这个原来在井冈山上的老人。

贺子珍认出了何长工,何长工何尝又没认出贺子珍呢!

“她作战勇敢,机智灵活骑马打枪,都很在行是一个实实在在地带过兵打过硬仗的巾帼英雄。”

在井冈山这片土地上,曾有48000余名烈士长眠在这里,但是留下姓名的就只有15000多名,后来从幸存的人中,走出了56个开国将帅,其中十大元帅中就占有5人,另外还包括3名大将、15名上将、21名中将、12名少将。

何长工是最早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的老人,在多年革命战争生涯中出生入死,其实以他的资历,如果在建国后,最低是能够被授予大将军衔的。不过,建国后何长工并没有留在军队中,而是出任了重工业部副部长兼航空工业局局长,不久后又出任了地质部副部长兼党委书记。

从这一情况来看,何长工的职务不仅没有得到提升,反而还下降了不少。

可无论组织上如何安排,何长工始终泰然处之。

在那个特殊年代,何长工也曾受到过冲击。

从1968年开始,何长工就完全中断了工作,虽然1972年获得了自由,但始终没有工作,当时何长工也曾向中央提出工作的请求,但此事后来不了了之。

一直到1975年,何长工坐不住了,要求参加工作,不过何长工之前一直在国务院各部委工作,考虑到自己已经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因此决定还是重回老本行,搞军事教育。

为此,何长工专程写了封信给毛主席,但当时何长工已经没有办法再见毛主席,只好去找了朱老总帮忙。

朱老总看到自己昔日的老部下,十分高兴,见他有所诉求,当即表示:“我替你把信交给毛主席。”

毛主席后来看到信以后,在信上直接批示:“同意安排到军政大学工作,任副校长。”

不久后,何长工正式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当时任军政大学校长、政委的分别是萧克、唐亮,值得一提的是,萧克也是当年从井冈山上走出来的将军,对何长工这位老干部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何长工是1900年12月8日出生于湖南华容县一个农民家庭,参加过五四运动,赴法勤工俭学过,1922年在法国加入了中国少年共产党(不久之后改称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就从这个入党时间来看,在绝大多数开国将军之中,也无人能出其右。

图|何长工

大革命时期,何长工在党组织指示下,在老家华容县筹建地方党组织,在华容县地方,何长工领导农民团以及农民协会,展开打击土豪劣绅的斗争,还肃清了洞庭湖地区的匪患。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与革命群众,到了5月以后,反动军阀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屠杀共产党人,何长工也遭到了通缉,不得不逃到了武汉。

那时,毛泽东也在武汉,与何长工碰面,两人一见如故。

何长工那时还叫做“何坤”,因为遭到反动军阀的通缉,毛主席就给他改名叫何长工,并鼓励他“为民众扛一辈子长工”,从何长工后来发展情况来看,他的确是一辈子贯彻了毛主席这一寄望。

八七会议后,毛主席领导了秋收起义,何长工也一同跟随前往。

根据中央的决议,秋收起义的部队要亮明工农的旗帜,当时前敌委员会指派何长工与师参谋长陈树华、副官杨立三设计制作军旗。何长工原来曾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见过苏俄的镰刀斧头旗帜,于是在一张方纸上,何长工简单了勾勒了几个线条,画出了第一面工农革命军的军旗,之后图样被送到修水县城几家裁缝铺,连夜赶制了100面军旗。

1927年11月初,毛主席与参谋长张子清偶然谈到了南昌起义,想起了这支起义部队南下潮汕,许久已经没有听说消息,毛主席那时提出:“这支队伍可是革命的火种啊!我们已经找到了生存发展的地区,不知道他们作何打算?我想找个人和他们建立联系,有事也好相互呼应。”

图|秋收起义

张子清对毛主席的提议完全同意,但对于人选问题则是拿捏不准:“您觉得派谁去比较合适?”

毛主席指出:“卫生队党代表何长工你觉得怎么样?”

就这样,何长工作为秋收起义的代表,从井冈山出发一路南下,去寻找南昌起义部队了。

需要指出的是,当时毛主席派何长工下山,无疑是下了极大本钱的,毕竟秋收起义的部队才上井冈山,部队人员混杂,正是需要意志坚定的党员干部的时候,可在当时情况下,何长工无疑是最合适到山外的人。

临别时,毛主席还半开玩笑的说了一句:“长工,你可以自由活动,但要记住白皮红心哟。”

孤身一人到井冈山外,无疑是危险重重,当时何长工担着两只猪猡下山,才不久就被何健的民团抓捕,这群老兵油子也根本不管不顾,就要杀何长工,关键时刻,何长工谎称和何健是同族,这才唬住了这群人,不仅如此,何长工还利用这一身份,骗取了民团开出的路条。

何长工一路走一路打听南昌起义军的下落,从长沙一路辗转武汉、上海、广州,然而当时南昌起义军已经兵败潮汕,所以几番打听毫无线索。

一次从广州经韶关,何长工在一间澡堂子里洗澡,偶然听说了一个消息:“王楷的队伍到达犁铺头了,听说他原来叫朱德,是范军长的老同学……。”

图|朱老总

何长工打听到这一消息后,不顾天黑路远,一路走了20多公里赶往犁铺头,与朱老总碰了面。

这也是何长工与朱老总的首次见面。

那时,南昌起义的部队被打散,朱老总率领残余的队伍艰难生存,尽管他们也打听到了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的队伍上了井冈山,但当时双方仍然在各自发展,朱老总那时接到湘南特委的通知,决定发动湘南起义,在井冈山的工农革命军则负责接应。

何长工到了以后,朱老总以“王楷”的名义修书一封,让何长工带着信到井冈山。

1928年4月29日,朱老总率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的队伍开到了井冈山,与毛主席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红四军成立后,何长工历任红28团党代表、红32团党代表、红五军第五纵队政委、红八军军长。

无论是从事地方工作,还是在部队中,何长工无疑都是老资格。

为了中国革命,何长工付出了很大的牺牲。

要知道何长工是留学出身,学历很高,即便是不投身革命,他仍然有很多选择,但他坚持跟着党走,从井冈山开始,一路南征北战。

1929年1月4日,毛主席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决定红四军跳转外线作战,红五军守山,当时红五军军长彭老总提出:“红五军不熟悉井冈山的情况,何长工要留下来。”

图|彭德怀

其实就从何长工本心来论,他是很想跟着大部队一起走的,可彭老总这么一提要求,何长工也不好明确表示意见,只好以手捂脸。

毛主席很了解何长工,当即笑着调侃了一句:“长工同志,不要蒙着脸,留下来吧。”

何长工点头答应:“为革命做长工,有担子就挑吧。”

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以后,何长工担任宁冈中心县委书记兼红32团党代表,并指挥周边六个县的赤卫队。

当年冬天,敌集中21个团的兵力大举攻山,何长工率领红32团配合彭老总的红五军与敌鏖战了七个昼夜,打退了敌人数次进攻,但因为敌众我寡,关隘很快失守,彭老总当即决定撤离,留下红32团断后。

当时红32团基本上已经弹尽粮绝,仍拼死为大部队争取突围的机会,激战中何长工和一个敌兵纠缠在一起,摔下了山崖,等到醒来以后发现,敌人已经摔死了,何长工也断了一条腿,因没有得到及时救治,何长工从此以后跛了一条腿。

敌人打进井冈山后,杀害了小井红军医院的200余伤员,并烧毁老百姓的房屋进行报复,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何长工与王佐率部坚持斗争,趁着蒋桂战争爆发,敌人兵力削弱之际反攻,又打回井冈山,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

彭老总率领红五军与红四军在瑞金会师后,毛主席拿着张报纸给彭老总看:“你看:《一股恶匪何长工又重新盘踞井冈》。这说明井冈山又回到了我们手中,你们赶快回去,进一步发展井冈山根据地。”

图|图中前排左九为何长工

考虑到红五军损失惨重,毛主席在让彭老总率领红五军回去的同时,还给何长工写了封信,希望红32团能够与红五军合并,何长工接到信以后,毫无怨言,后来红32团编为红五军的一个纵队,总兵力达到了3000多人,壮大了井冈山的声势。

如果说瘸了一条腿也只是很小牺牲的话,那么为了中国革命,何长工一家付出了三十几口子的生命。

1930年6月,根据中央的指示,何长工率领的红五军第五纵队扩编为红八军,下辖三个纵队,何长工任军长。同月,红五军、红八军合编为红三军团,根据中央以及军委指示,攻打敌人中心城市长沙。

当时蒋桂大战,何健站在蒋介石一边,追击张发奎、李宗仁的联军至湘桂边境,长沙兵力空虚,红三军团趁着这个空档,兵峰直指长沙。

在长沙的敌人惊慌失措,他们抓了何长工全家三十几口子人,其中包括何长工的结发妻子孟淑亚和两个孩子、哥嫂、堂兄弟等一大家,企图以此要挟何长工就范,何长工坚持不为所动,结果全家都被敌人杀害。

听闻消息的何长工当即跪倒在地,泪如雨下。

其实,何长工的的妻儿本来是可以逃过一劫的。

早在三十年代初,作为红军的高级将领,何长工赴上海参加苏区红军代表大会,随身携带着上交中央的黄金,但因为农村的土秤与实际有差距,黄金比预定的数额还多出来一部分,当时组织上就考虑,把何长工的妻子接到上海,两个儿子都送到苏联去留学。

可何长工坚决予以拒绝:“妻儿是湖南人,不懂上海话,上海是白区,容易暴露。而且,这些经费都是公款,不能用于私事。”

就在攻打长沙之前,组织上又一次提出,将他的妻儿接来上海,但被何长工以同样的理由婉拒。

一直到何长工晚年时,谈到被反动派杀害的妻儿老小时说:“我们的党和人民为革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岂止我何长工一家!”

据说在建国后,组织上进行调查,查出了当年杀害何长工一家的反动派的儿子在内蒙古工作,当即就要拘捕,何长工听说此时后,立即向中央组织部反映:“我们能搞那种个人的冤怨相报吗?他父亲反动,是他父亲的事,他父亲杀我妻儿时他才两岁,(他)没有责任,应当允许人家走出家庭干革命。”

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何长工的职务就忽高忽低起来。

秋收起义前,何长工任中共华(容)南(县)地委常委兼军事部部长、洞庭湖西区农民自卫军总指挥,掌管着几十万人口,可参加完秋收起义后,何长工就变成了个班长。

上了井冈山以后,何长工也只是个卫生队党代表。

一步一个脚印,何长工干到了红八军军长后,又在党组织命令下,筹建红军学校,也就是从这天开始,何长工就与军事教育分不开关系,许多土地革命、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乃至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名的将军,如韦国清、方强、方正、文年生、康克清、孙继先、吴信泉、吴烈、吴忠、罗贵波都是毕业于红军学校。

后来周恩来看了这所红校后,高兴的对何长工说:“长工,这所学校比当年黄埔办得好,军政素质高,都是从战场上调下来的骨干,有这么一个好学校,我们的腰杆子就又粗又硬了。”

到解放战争时期的时候,有许多原来同何长工平级甚至是下属的人,都已经比他还高,可是何长工毫无怨言。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是如此。

何长工生平节俭,他时常叮嘱家里晚辈的一句话是:“勤俭节约,不能搞特殊化,不能有优越感,要听政府的安排。”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何长工还经常同侄孙儿何贤一起到公共澡堂去洗澡,那时祖孙两人随身揣着10元钱,去澡堂洗完澡,半路上吃顿饺子,10元基本上就花完了,偶尔有些时候,何长工路上碰上田里的农民,还会上前闲聊几句。

因为穿的很朴素,几乎没有人能认得出,何长工是国家级的干部。

值得一提的是,何贤虽然同何长工感情很深,但自始至终也没有依仗爷爷的关系,何贤自己老老实实的在家种了八年地,自学考上了湘潭大学,靠着自己的努力走出农村。

何长工始终把百姓放在心里。

据何长工的女儿何光瑞回忆,原来他们家和领居家挨在一起,屋子共用一堵墙,当时邻居家里非常闷热,就提出想在共用的院墙上做一个窗户,但是工作人员考虑到安全问题,予以拒绝,是何长工听说此事后,与警卫局沟通才得以解决。

何长工的原话是:“人家只不过要求开个窗户通通风,有什么了不得的呀!就给人家送点凉风嘛!……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我的安全,可是不也已经做了调查研究了吗,难道我们当了官了,就害怕人民群众了吗?!害怕人民群众的人,绝当不了人民的好官!”

最让何长工难忘的,是当年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经历,在他的晚年,仍始终牵挂着哪里的百姓。

1977年,何长工曾回井冈山,去探望王佐的后人,还说要给王佐、袁文才立一座雕像,何长工晚年也不止一次两次的提出,要安葬在井冈山。

1987年12月29日,何长工在北京病逝,享年87岁,中共中央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何长工同志功勋卓著,德高望重。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践了为拯救和振兴中华民族“扛一辈子长工”的夙愿。他的功绩将永垂青史!”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